<h3> 秋末冬初,带着憧憬和期待,来到上海,开启了由上海铭师培训中心承办的“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省外研修为期9天的集中培训。聆听专家讲座、互动研讨,实地参观的学习不仅结识了不少的教育同行,更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这次培训给了我知识上的提升、心灵上的触动、思想上的洗涤,培训虽然结束,学习永远在路上。</h3><h3> 开班典礼上,铭师中心的黄丹院长致开幕词之后,分析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要做有情怀的教育人。</h3> <h3><font color="#010101"> 受省培项目办委托,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师培训部副主任贺燕丽老师就做好本次研修提出具体要求。贺主任就如何提高理论素养,学科素养明确了此次学习的主旨,明确了研修期间的纪律,提出了培训要求,希望每位学员都能学有所获。</font></h3> <h3> 在教育界享有盛名的冯恩洪老师为我们做了《聚焦课堂改变课堂享受课堂》的精彩讲座。冯老师指出教育是有差异性的,不恰当的教育就是不恰当的课堂,如何备教材,如何备学生,如何变革教学的组织形式,给有差异的学生合适的教育,他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引起了在坐每一个人的思考。</h3> <h3> 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附属中学的吴金瑜校长,从专家型教师的专业特征,如何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做了具体分析和讲解。他指出教师专业知识的形成是非常艰难的,但也从自己的两个案例分享了他的成长经历。 </h3> <h3> 胡小勇教授用他幽默风趣的需要像我们介绍了互联网+时代的新课堂的要求,也清晰的指出技术是为了更好的应用,没有教学理念指引的技术还不如不用,而技术的应用却能促进学生有质量深层次的学习。</h3> <h3> 李海林教授的讲座紧紧围绕《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与备课》讲解,理论与案例结合讲述,头脑风暴之后就是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活动设计,既有理论的指引又有操作的指导,在场每个老师都受益匪浅。 </h3> <h3> 小语界大咖人物薛法根老师的到来,让我着实兴奋。薛老师生动风趣的讲座就如他的课堂总给人春风拂面的温暖。薛老师说课品就是人品,好的人品才会成就好课,而理解了孩子,理解了学科,再去打磨好课,这才是成就好课的关键。</h3> <h3>能与薛老师合影留念,着实让我激动。</h3> <h3> 接下来的参观考察,听课评课,学习活动安排的紧锣密鼓。</h3> <h3> 蓬莱第二小学的余桢校长向我们介绍蓬莱小镇的课程。</h3> <h3> 化学特级教师陈寅分享了他的成长之路,是学生和学习让他一路成长。</h3> <h3> 特级教师兰保民向我们讲述了他的成长故事,沉潜是优秀教师的基本姿态。</h3> <h3> 黄埔区教育学院奚院长,则从国际视野的角度阐述了基础教育转型发展关键是教师的观点。专业的教师就是要沉下心来从量的积累做到质的飞跃。</h3> <h3>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的鲍传友院长专门从《教育研究选题与方案设计》做了具体的讲解,并根据合作学习后学员的课题提出了修改的意见。</h3> <h3> 本次研修活动意义深远,相信在名师的引领熏陶下,我们一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潜心学习,砥砺前行。学习永远在路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