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方向,最好的自己——走进草堂小学

王东峰

<h3>  和北京郝校长、马处一行共同走进成都草堂小学学习,收获颇丰。草堂小学因毗邻杜甫草堂而得名,是成都一流的学校,温家宝总理曾到校视察,学校的诗意文化颇具特色,经过多年打造,现已成为学校育人的一大主题。联想我校的诗联特色,草堂小学的许多地方可以借鉴学习,做了个美篇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所启发和思考。</h3> <h3>学校的大门口,左边是杜甫的头像,右边是现代化的校牌,预示着从古到今,中间孩子们是历史的延续和创造者。</h3> <h3>校门外的牌子:人谓浣花好,文宗百代高,草堂留圣迹,小学传大道。藏头:人文草小。</h3> <h3>学校围墙上的篆刻体校名logo</h3> <h3>“诗意的方向,最好的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校训。</h3> <h3>学校每个月会公投产生一位教师执行校长,参与学校行政管理过程。还在学生中竞选校长,共同管理学生,学校会发给荣誉证书。</h3> <h3>草堂,文化,古典,现代。</h3> <h3>诗句无处不在。</h3> <h3>博古架上的书简,诗好、意佳、字端的学生作品可入架。</h3> <h3>刻有诗词的石板铺成的路。</h3> <h3>诗意小品,精致。</h3> <h3>学生的作品。</h3> <h3>教室外面的绿化美化,诗意藏在其中。</h3> <h3>石头上的字是学生选的最能体现诗意的字眼。</h3> <h3>楼梯上写的是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h3> <h3>诗与景的结合。</h3> <h3>“丝路花语”</h3> <h3>每个班的孩子毕业时都会留下一个铜牌,上面是本班学生留下的最好的诗、最美的诗配画,还有本班每个孩子的签名。铜牌多铺设在校路上。</h3> <h3>一个小小的铜牌,会成为孩子的念想,若干年后,还想回来看看。</h3> <h3>颇具特色的宣传栏。</h3> <h3>学生的教室。</h3> <h3>四年级三班+仁达诗社,一室两牌,用意很明显。</h3> <h3>露天的草亭、书吧。</h3> <h3>长廊、对联。</h3> <h3>养殖园的孔雀。</h3> <h3>犬舍,有一只成为网红的狗狗,一只流浪狗,三次赶不走,只为闻书香,诗意心中有。狗狗也成为励志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教材。</h3> <h3>诗意的校园。</h3> <h3>小桥流水。</h3> <h3>请关注古书的造型和书上的文字,能否为我所用?</h3> <h3>随处可见的案几,水写书法,随时练习。</h3> <h3>杜甫在看着你。</h3> <h3>诗配画,融合。</h3> <h3>走廊文化。</h3> <h3>师生的楷书作品,让楼道成为艺术展厅。</h3> <h3>美术室。</h3> <h3>教室外面。</h3> <h3>厕所,污秽之地,却往往又恰是文化、文明的呈现之地。整洁、温馨的厕所文化,让人对这所学校会刮目相待。</h3> <h3>教师阅览室。</h3> <h3>学生阅览室。</h3> <h3>小书虫读书屋。</h3> <h3>一般的三间教室,被立体设计打造,变得活泼、生动,极具吸引力。</h3> <h3>我们也建一个这样的阅览室,如何?</h3> <h3>和学校领导座谈,深入了解草堂小学校园文化和课程建设情况。</h3> <h3>合个影,有人在抢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