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堪培拉的外国使馆区倚势分布在一个叫做首都山的小山包上,离国会大厦不远。目前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在堪培拉派驻有外交代表。据说大使馆为堪培拉增添了多元的建筑风格,在这里似乎可以瞥见各个国家的面孔。所以使馆区已成为颇受欢迎的游览景点了。</h3><h3>我们也算慕名到使馆区走马观花地转了一圈,当然第一站是中国使馆。我们的使馆极富民族特色,飞檐琉璃的大屋顶金碧辉煌,棕红色的墙身端庄凝重,表现出恢宏的皇家气派。规模也是相当大的,仅次于美国使馆。中国使馆于1990年建成,照片为中国使馆正门。</h3> <h3>中国使馆内部长廊。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试探进使馆参观,不知道是否可以进去。</h3> <h3>中国使馆后院。这两张照片都是把镜头穿过铁栅栏拍的。</h3> 中国使馆大门前的马路。<h3></h3> <h3>英国使馆与中国使馆一路之隔,据说是1936年第一个建成的外国使馆。</h3><h3></h3> 新西兰使馆也与中国使馆一路之隔。<h3></h3> 巴布亚新几内亚使馆也与中国使馆一路之隔,其建筑具有明显民族特色。<h3></h3> <h3>接着我们便去美国使馆,其占据着首都山最佳的顶峰位置,呈俯瞰众国之势。据说“9.11”之后,美国使馆四周戒备森严,门前设置了防撞物,门外有澳联邦警察巡视,门里有海军陆战队员防守。听说以色列使馆前也有警员守卫,我们没有走到目睹,而其他使馆都未设置。</h3><h3></h3> <h3>美国使馆正门并不气派,听说使馆区不允许停车及时间关系,自美国使馆之后照片全在车里摇下车窗拍摄。</h3> 上、下午两次经过,都见两辆警车守候在美国使馆门外。<h3></h3> 加拿大使馆。<h3></h3> <h3><font color="#010101">德国使馆。</font></h3> 爱尔兰使馆。<h3></h3> <h3><font color="#010101">荷兰使馆。</font></h3> 比利时使馆。<h3></h3> 瑞典使馆。<h3></h3> 波兰使馆。<h3></h3> 欧盟使馆。<h3></h3> 日本使馆的侧面栅栏。<h3></h3> 印度使馆。<h3></h3> 印度尼西亚使馆。<h3></h3> 南非使馆。<h3></h3> 埃及使馆。<h3></h3> 萨摩亚使馆。<h3></h3> <h3>未知这两处为何国使馆,倒也庭院深深。</h3> 使馆区道路两侧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绿草如茵、碧绿青翠。<h3></h3> <h3></h3> <h3>看了二十多个使馆,给人留下印象深刻的不多,大部分建筑还是简朴素雅的,未产生“为堪培拉增添了多元的建筑风格”的感慨,也有可能因为我们看到的仅是使馆的局部,多数使馆的主建筑并未看到。不过整个使馆区倒是十分幽寂静谧,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与生活应是舒适安逸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