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米汤沟位于山西省平陆县三门镇寨后村东,三门峡水库北岸,与河南省三门峡市隔河相望,距平陆县城约二十公里。因沟里两岸皆为红色土壤,下雨流的水为红色酷似米汤而得名。</h3> <h3>相传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当他把三门峡的河道疏通后,看到南北两岸百姓来往不便,就决定在此造桥。故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大禹家就在北岸山上,娘娘心疼他,就不辞劳苦天天送饭到河边。大禹看娘娘天天跑远路来送饭,心实不忍,便想了个办法,在半山腰凿了一个挂鼓石,在石上挂了一面鼓,约好娘娘每天把饭送到这里,敲响鼓,大禹听到鼓声,就上来吃饭。</h3> <h3>一天,山上成群的屎壳郎正在推屎蛋蛋,忽然一阵大风把屎蛋蛋吹落到河边的大鼓上,发出响声。大禹听见鼓响,以为家有急事,急忙就往山上跑。同时,娘娘也听到鼓响,以为大禹饿急了在催送饭,便急忙将熬好的红豆米汤装进瓦罐里向山下跑去。走到沟里,一不小心,被路边的枣刺挂住了,身子一晃,米汤全洒到沟里了。从此,这条沟的山坡及山坡流下的雨水下都变得像红豆米汤一样红,故名米汤沟。</h3> <h3>11月5日,和几个影友们一起饱览了这一独特的地貌奇观。穿行在米汤沟的幽谷中,两岸红崖林立,高低错落,奇崖异峰,千姿百态,谷中蒹葭苍苍,溪水潺潺,野果挂树,鸟语花香,真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h3> <h3>图为米汤沟大桥断桥。米汤沟大桥位于平陆县三门镇三门村东约20公里,三门峡水库北岸,是平(陆)曹(川)公路的一部分,是平陆县垮水连陆的生命线。始建于1995年,1997年建成通车。2014年7月6日凌晨2时许大桥发生垮塌。</h3> <h3>垮塌前的米汤沟大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