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一)术后第1天:</b>主要以减轻疼痛和肿胀为主。</h3><h3>1、将患肢抬高,但不要过伸,以减轻肿胀;</h3><h3>2、如果有疼痛,可以采用冷敷、口服或肌注止疼剂等;</h3><h3>3、护士指导下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h3><h3>4、医生评估后下床活动,但要使用双拐,避免负重;</h3><h3><b><br></b></h3><h3><b>(二)术后第2天至第2周:</b>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及关节活动度恢复;</h3><h3>1、患肢伸直位固定,韧带重建患者在下地行走以及睡觉期间佩戴支具;</h3><h3>2、进行CPM训练(器械训练),膝关节活动度逐步达到:(韧带重建)0—90度;(半月板手术)0——135度;</h3><h3>3、进行股四头肌有限收缩训练,小腿肌肉训练;</h3><h3>4、半月板手术患者一般可不用拐行走,韧带重建患者扶拐部分负重行走,距离不要太远,活动不宜过多,避免上下楼梯;</h3><h3><b><br></b></h3><h3><b>(三)韧带重建术患者术后第2周至第4周 :</b>关节活动度达到0—120度,进行肌肉功能锻炼,4周内完全负重;</h3><h3>1、膝固定支具保护:根据医生建议佩戴支具5—6个月,在行走以及睡觉时应佩戴。</h3><h3>2、继续CPM训练,3周达到120度,第四周后达到135度。</h3><h3>3、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在床边使关节逐渐从90度伸直,并使大腿抬离床面,然后停留10秒。</h3><h3>4、必要时进行髌骨活动度训练(由外向内推动髌骨)。</h3><h3><b><br></b></h3><h3><b>(四)韧带重建术患者术后4周至6周康复训练:</b>关节活动度达到0——135度,加强肌肉功能锻炼。</h3><h3>1、可以去拐行走,侧身上楼梯,手需扶梯。</h3><h3>2、进行CPM训练,关节活动度达到0—135度。</h3><h3>3、继续进行肌肉功能锻炼。 </h3><h3><b><br></b></h3><h3><b>(五)韧带重建术后6周至12周:</b>在此期间,重建的韧带会有一个溶解松弛阶段,应避免过多的上下楼梯,禁止作负重下蹲练习,从座位上起立时应扶物减负,不宜爬山行走,前三个月避免过伸关节。 </h3><h3><b><br></b></h3><h3><b>(六)韧带重建术后3个月后:</b>仍以下肢肌肉锻炼为主。可做一般日常活动,利用非负重健身器械进行功能锻炼,也可进行游泳。</h3><h3><b><br></b></h3><h3><b>(七)术后6个月:</b>可进行慢跑训练。</h3><h3><br></h3><h3><b>(八)术后9—12个月:</b>可根据康复情况参加较剧烈的体育比赛。</h3><h3><br></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