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写在前面)</font></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 </font></h3><h3> 一直想为安康小城写点什么,总因为种种原因一再搁浅!2009年9月,因为误抄高考志愿,阴差阳错来到这里,同时读了我并不十分喜欢的专业——汉语言文学。四年大学时光,我感慨良多也收获颇丰,曾是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2013年7月,本科毕业,随着滚滚人流将四年梦想打包成行囊,踌躇满志,向往远方!</h3><div><br></div><h3> 回到西安半年,因为种种不适,其实我明白,更多的是疯狂的思恋着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又在家人质疑和不解的眼光中,于2014年3月将所有行囊一并带回,决意留在安康!随后在工作稳定情况下常常觉得“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因为需要继续求学,所以经常往返于西安、安康两座城市!每次去西安都是来去匆匆,学习结束逃离式的迅速离开!一过秦岭顿觉神清气爽、浮世清凉!曾很多次感慨“此心安处是吾乡”!</h3><h3><br></h3><h3> 彼时年轻,以为我可以跨越命运的山高水长并常常憧憬能够在这青山绿水间与一人白首!2014年9月,我有了人生第一次爱恋,当然,印象至深,仿佛在安康安家落户的梦想一步步接近现实。奈何造物弄人,因为家人极力阻挠于2016年7月在我被“苦口婆心”劝说无效后不由分说强行遵从父母之命被带回西安!当时正是暑假,我也处在失恋的痛苦中郁郁寡欢! </h3><h3><br></h3><h3> 2016年9月,开学在即,我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只身来到安康继续投身我深爱的教育事业。我的全部家当,于同年11月在家人的无可奈何和叹息失望中被全部送回安康!我却从此心安理得,生活惬意,舒心爽气!人生总是有太多的无常,有些变故让你唏嘘不已却又无可奈何,更不容你选择!2017年6月因为工作调动在一个飘雨的下午我来不及与好友一一道别便随家人“轻装”回省城。所谓的轻装就是家人在旁边一再唠叨“只选重要的拿,西安能买到的一律不拿!”我反反复复犹豫不决,八年时光,西安——安康两座城,四次搬家,我的青春我的爱恋我的梦想,怎么是区区一个后备箱就可以容纳得下?在家人一再催促中我拿了三箱书和一些衣物很快离开!陪伴我八年的被褥也在妈妈嫌弃的目光中被冷落被搁置!</h3><h3><br></h3><h3> 窗外远山如黛,细雨微蒙!我的心头也翻江倒海剧烈撕扯!八年,我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座小城,诺大一个城,可终究容纳不了一个小小的我!</h3><h3><br></h3><h3> 回西安后,工作顺利,家人和睦,同事热心,生活也算顺心顺意。有句话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安康小城无数次闯入我梦,有时醒来竟是泪湿枕席!无数次我想着有时间我一定回去看看,奈何回忆太汹涌,我心已悲伤!脆弱的我不敢想象那个生活了八年的城市再回首我会是怎么样的心境!</h3><h3><br></h3><h3> 2017年11月初,因为一个非去不可的理由,我在阔别安康150多个日日夜夜(<font color="#ed2308">八年来除过毕业那次这是分别最久的一次)</font>之后,忐忑不安心事重重的再次踏上了这条路!那天正是周五,下班一路飞奔跑去熟悉的城南客运站,排队买票。上车已是晚上六点!在无数个隧道的穿梭中,在无数次黑暗与光明的飞速更替中,<font color="#010101"><b>苍穹如盖,巨山如笼,孤月高悬。我的心再一次剧烈疼痛,这条我走了八年的路,如今我不是归人,却成了过客!</b></font>9点,再次看到高速入口处熟悉的“安康”两个字竟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有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怯懦与脆弱!我暗暗告诉自己,此行,我必须放下儿女情长,我必须狠心以旁观者的姿态,以挑剔的眼光审视这座城!可是,路过汉江大桥,灯火辉煌江水滔滔,这熟悉的夜景将我的故作坚强一下子吞噬;将我的虚张声势一下子击败,溃不成军!换之而来的满是亲切与感动!</h3><h3><br></h3><h3> 这时,我才明白,八年!我对你的爱已深入骨髓,渗进血脉!八年,浓的化不开的情,何止是青春?随后轻车熟路开心快乐而又仓促不舍的度过了安康两天的周末时光!现搜集安康八年的一些老照片,是为旧事重提,更是朝花夕拾!同时我郑重的写下了这样几行字</h3><h3><br></h3><h1> <b>你存在时,要有人关注<br> 你离去时,要有人牵挂<br> 你归来时,要有人守候</b></h1><h1><b><br></b></h1><div> 谨以此篇小文献给我的第二故乡——安康小城,以此缅怀安康八年的那些过往,并真诚的祝福这座小城安宁康泰,这儿的朋友永远幸福!</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汉江边</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3 style="text-align: left;"> 汉江作为长江最大的支流奔腾不息。沿江两岸的人们享受着这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江边吃饭、喝茶、纳凉。夏天的江边人更是密密麻麻。而我一反常态,常常喜欢在雨后或者深秋初冬这样的时候一个人去江边走走停停!张继在《枫桥夜泊》里有句话“江风渔火对愁眠”!写尽了一个落榜人的孤寂与失落!项羽自刎乌江留给了江东父老永远的叹息,而我,喜欢去江边,大抵内心深处有高考失意的深刻印记!也许,江水可以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h3> <h3> 2014年9月,一个心事重重的夏天傍晚,一个人江边散步,凉风起天末,大雨骤然而下,江边的行人步履匆匆,一个个都在返回自己的避风港,我却撑伞走近江心,坐在一个石头上,任凭黑暗将我包裹!江水肆流、无论八荒。夜是一面镜子,照出游子几多心酸与孤独!我用手机拍下了这样一副图。</h3> <h3> 大雨初霁,云蒸霞蔚,迅速拿出手机,定格下的美好一瞬</h3> <h3> 表妹王甜新婚后来安康玩,走在江边桥上意气风发</h3> <h3> 江边安澜公园旁夜幕下留念</h3> <h3> 本科毕业时和舍友江边拍照,此时我正对着一朵怒放的花朵贪婪的吮吸!仿佛空气里氤氲着全是青春的味道!一瞬间竟然忘了此刻我正穿着学士服!舍友蕾子抓拍下这一幕,我取名“心有猛虎,细嗅蔷薇”。</h3> <h3> 2015年3月,在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爱别离后于春寒料峭的夜晚一个人踏上了江边东堤,身穿羽绒服,月凉如水,光影斑驳。回眸,惊喜发现堤边摇曳着一缕迎春花!此时大部分地区还被寒冷裹挟,一如我的心寒索而冷峭!而在这时看到迎春花无疑给我带来欢欣与感动。遂于瑟瑟寒风中掏出手机记录下这动人心魄的一幕,仿佛有了川端康成凌晨看见“花未眠”的欣喜!随后开心返回并配图发朋友圈“春天已经到了”!那一夜,无梦,安稳</h3> <h3> </h3><h3> 2015年4月雨后江边散步,落英缤纷,没有“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绮丽,更多的是黛玉“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落寞与孤寂!所以手机定格了这一张。</h3> <h3> 2016年4月,杭州临行前一夜,舍友带孩子一起在金州广场边走边聊,结束时路过羽毛球场看到光线出奇的好,不爱自拍的我出其意料的拿出手机迅速按下这一张。</h3> <h3> 2017年11月再回安康时,周末早上江边等闺蜜。江风微凉,吹动我的发!一如我的思念,肆无忌惮,放浪形骸。</h3> <h3> 熟识我的人都知道我酷爱秦腔,江边上河街看到这个戏剧脸谱,自然是要留影的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高新公园</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3 style="text-align: left;"> 高新三大公园风景优美,绿草如茵,是人们休闲聚会的常去地之一!那些阳光如煦的午后,高新草坪更是备受青睐,因为住江南,所以我不是常去,但每逢有亲朋好友来,这儿都是必去地。</h3> <h3> 2014年8月,高新公园近距离拍摄一朵花。听,花开的声音……</h3> <h3> 和妹妹在高新公园合影</h3> <h3> 2014年5月,表妹王甜一家来安康时高新公园我的单人照</h3> <h3> </h3><h3> 2016年4月, 高新公园带学生英语课外实践活动。此刻正在近距离进行英语口语突破训练中</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张滩镇赏油菜花</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3 style="text-align: left;"> 张滩镇离城区很近,13路公交车即可直达!每年我们都去看油菜花。那儿的油菜花一望无际,有种“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恍惚之感!每次来都是大饱眼福。</h3> <h3> 当时觉得拍的特别美急着晒朋友圈,从电脑上拍的翻片!至今也没有上传原文件!这张图片甚是喜欢,做了一段时间的朋友圈封面!喜欢这样的姿态,也许所有的优雅,都来自长久的准备。</h3> <h3> 有点大明湖畔夏雨荷的感觉,“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h3> <h3> </h3><h3><br></h3><h3> 这怒放的油菜花,仿佛一树一树的阳光,洒进游人的生命里。</h3> <h3> 还珠格格来穿越</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汉阴这座城</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3 style="text-align: left;"> 由于大学辅导员是汉阴人,加之汉阴县城景点繁多,每年我们都要去赏荷花,同时两河崖风景区也是去了很多次!所以在这儿留下了很多照片。</h3> <h3> 大学期间在汉阴两河崖景区内竹林里留下最青涩的一张照片。那时年轻,光阴慵懒而漫长。</h3> <h3> 因为喜欢这四个字,所以有了这张图</h3> <h3> 2012年与大学好友一起在汉阴双乳镇荷花池摆阵“千手观音”。</h3> <h3> 我的大学同学,也是老乡,更是男闺蜜,在一起总是嬉笑怒骂,那时,快乐如影随形!他在辛苦拍摄,我帮他撑伞。</h3> <h3> </h3><h3> 2014年和省作协副主席、安康市作协主席张虹老师双乳镇荷花合影!说是老师,对我而言,她更多的是妈妈。八年,视为己出,疼爱有加。她总是亲切的喊我“女儿”。我们经常相约一起玩,走走停停,也给了我很多文学方面的熏陶。所以,常常想念安康,她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也是我挥之不去深入骨髓的爱。</h3> <h3> 给张妈妈来张特写。腹有诗书气自华,大家能看出来她已是年过花甲的人吗?不,绝对不可能。她是我生活的导师更是亲人,愿她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飨读者。我也将一如既往的追随。就在刚才,我们通话,她一句“你走后我很难过”让我无限感伤!我将记住我们在一起的每一次美好。爱,永在心间。</h3> <h3> 裙摆随风起舞,一切的赞美之词都显得苍白无力!朱自清笔下“亭亭的舞女的裙”大概就是这样的吧!</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石泉实美</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3 style="text-align: left;"> 石泉县城景点很多,中坝大峡谷、燕翔洞、子午银滩、后柳古镇等等!这些景点也是反反复复去了很多次。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感受,每次归来都是不虚此行。</h3> <h3> 2014年4月, 子午银滩入口处留念</h3> <h3> 子午银滩瑜伽照</h3> <h3> 诗与现世,圆梦远方</h3> <h3> 妹妹跟我学</h3> <h3> 在这青山绿水间</h3> <h3> 姐两好</h3> <h3> 2013年8月,中坝大峡谷景区途中留念</h3> <h3> 景区内一角。“繁华尽处,与一无人山谷,建一木制小屋,铺一青石小路。与你暮鼓晨钟安之若素”!当时我就想到了这样一句话。</h3> <h3> 此水可与九寨媲美。</h3> <h3> 后柳古镇很有名的一棵树,从屋里长出来,据说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h3> <h3> 后柳古镇古街前留念。</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瀛湖</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3 style="text-align: left;"> 湖光山色美,诗话一卷秀。烟波浩渺一望无际是我对它最初的印象。</h3> <h3> 2013年10月,表姐来安康玩时我在瀛湖初次留念</h3> <h3> 2014年5月,瀛湖船上,突然感慨“风光不与四时同,”所以就有了这张自拍。</h3> <h3> 2016年3月陪家人于初春再游瀛湖,远山有积雪,近看柳吐芽!生命前仆后继,病树前头万木春。</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七、白河采风</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3 style="text-align: left;"> 白河县城因三苦”精神而闻名遐迩。唯一一次去是于2016年4月市作协组织的“云间桃花,水色白河”系列采风活动上。</h3> <h3> 与大学古代文学老师——安康学院孙鸿教授(左二)、著名作家王晓云老师(左三)合影。两位老师无论从气质还是才情,都让我敬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祝愿我的两位女神老师一直美下去。</h3> <h3> 在天宝山庄暮色中拍下的比较喜欢的一张照片</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八、旬阳太极城</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r></h1><h3> 从远处俯瞰旬阳县县城,呈现出典型的太极八卦图案。该城四周叠翠,峰高谷低,沟壑分明,八卦罗列,且绿水绕廊,阴阳回旋,故称“太极城”。我曾两次前往,每每都是惊叹不已。</h3> <h3> 2014年5月,再游太极城!这次是参加同事儿子婚礼,雨中俯瞰这座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再次感慨大自然鬼斧神工。</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九、紫阳是个好地方</b></h1><div><br></div><div> 紫阳万山综错,河溪密布,汉江自西北至东南横贯全境,任河由西南向西北注入汉水,两条河水将该县分割为东南部大巴山区、西南部米仓山区、北部凤凰山区,加上蒿坪河川道,从而形成了她<font color="#010101">三山两水一川”的地貌特点。紫阳是世界著名的志留系弓笔</font>石古生物化石裸露地带。因为大学舍友是紫阳人,所以09年开学伊始便知道这个地方。前去一睹芳容已是2013年以后了。</div><div><br></div> <h3> 紫阳县城全景!城水相依,水城互动。</h3> <h3> 紫阳真人广场留影。真人得道乘风去,游客慕名过江来。曾三游此地,感慨良多!</h3> <h3> “万丈红尘一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紫阳是出名的“茶乡”,被茶文明学家称为“史上最早的贡茶产地”。也曾有幸欣赏过茶山对歌的热闹场面,很受感染!当然,初识紫阳,还是在著名作家李春平老师的《郎在对门唱山歌》里,加之舍友大四毕业论文写的这个,所以那时山歌常常在耳畔飘荡,久久不能忘。</h3> <h3> 2014年11月陪张妈妈去紫阳红椿镇,初识盘龙茶业副总孙洪清女士!那天小雨如斯,山路盘旋,姐姐车技很好,带我们越过一山又一山。张妈妈深情讲述了她的《蓝岭纪事》等一系列文章写于此地。很清楚的记得细心的孙姐姐一直在循环播放“为什么总在,那些飘雨的日子,深深地把你想起”。让张妈妈很是感怀。图为姐姐带我们参观她们“盘龙茶业”时留影!也是那天,我才身临其境的理解了“杀青”等关于茶叶制作工艺的词!在她的英明领导下,所有盘龙人齐心协力共创辉煌。所以该企业闻名遐迩,享誉中外!这些当然不是套话,而是实至名归!为姐姐的勇气和魄力点赞,“福天下,盘龙茶”。祝姐姐事业越做越大!</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平利平利</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br></b></h1><h3> 初去平利是2010年9月西安朋友过来玩。大学同学全程导游,对广场那棵“千年紫薇”印象至深。后来去了两次,不过都没有去县城。</h3> <h3> 平利绞股蓝很是有名,这是平利龙头村掠影。一个“茶”字醒目而亮眼。</h3> <h3> 平利琵琶岛因形似琵琶而得名,曾两次陪友人前往!第二次去时,湖面有些垃圾!我配图发了这样一个朋友圈“再好的景点也无法抵御人类肆无忌惮的污染,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h3><h3><br></h3><h3> 现在想起来,觉得有点夸大其词。当年发圈时义愤填膺。也许,人生,就是不断发现自己曾经多么执拗的过程。愿我永保敏锐永保孤独。<br></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一、关于岚皋</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br></b></h1><h3> 《诗经》载曰:山中雾气谓之“岚”,水边高地谓之“皋”,岚皋位于陕西省南沿,系北方地域,南方水系。海拔悬殊,“高山飘雪花,低山开桃花”;全县被山、河、沟支解破碎,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呈现出山地、古冰川地貌特征·。我对这个城,有着挥之不去的特殊感情,也将成为我永远的亲切的怀恋。</h3> <h3> 2014年5月初游南宫山。虽已是初夏,山上却是白雪皑皑。我当时想到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h3> <h3> 2015年8月再游南宫山,玻璃栈道处,我凝望远方!此时,我在海角;眺望,你在天涯。举起杯中酒,一杯敬自由,一杯敬远方!青春,终是一道明媚的忧伤。</h3> <h3> 2016年5月,去岚皋拜访一位长者。晚上凉风习习,驻足桥头,他给我讲述岚皋几年变化,让我怀念过去也憧憬远方。</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二、香溪洞</b></h1><div><br></div><h3 style="text-align: left;"> 香溪洞是我09年开学前查阅资料景点介绍中排名第一的。第一次去并不是很喜欢,这里香烟袅袅,钟声阵阵,出奇的静谧。树影婆娑,有时觉得有些阴森。随着时日推移年岁增长,慢慢的喜欢上了安静,也迷恋上了孤独。于是,毕业工作这四年里,这条路我几乎天天走,越来越熟悉的风景,越来越喜欢的感觉!岁月无悲喜,日常无新事!愿清明自在永相随,你我福德智慧皆圆满。</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9年11月宿舍全体出动初游香溪</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每日必走之香溪洞途中自拍</h3> <h3> 2015年3月,参加朋友保险公司活动,香溪洞旁农家乐留念</h3> <h3> 2015年4月,与好友漫步香溪洞后山沐浴阳光。山间的日色变得很慢很慢。但愿,慢到,一生,只够爱一个人</h3> <h3> 香溪洞散步途中发现这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h3> <h3> 香溪洞沿途之千树万树梨花开</h3> <h3> 每天从南环大道去往香溪洞,途中淘到八裂瓷,爱不释手。旋即跑到陈家沟广场捡了一朵玉兰一起拍照!对于绿,我总是无法自拔,不可抗拒的爱。图片应该是拍于2015年10月的</h3> <h3> 2017年初,重建香溪洞旅游文化广场,惊喜发现《道德经》。愿菩提与法,行于布施!</h3> <h3> 2017年2月,带几个学生香溪洞写作训练。已是寒冬,万物萧索。香溪洞却也依然苍柏翠竹,蓊蓊郁郁,很多树木已是亭亭如盖!我用手机全程拍照,孩子们像出笼的小鸟,这儿看看那儿瞅瞅。甚是欣喜。顺理成章的,当天也上交了较为满意的习作。图为天梯处留念。</h3> <h3> 2017年11月故地重游,感慨良多!人成各,今非昨。那天正是重阳节,游人如织,中老年居多!三三两两各得其所,似乎很快乐!此景该更好,倘若你在场……</h3> <h3>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h3> <h3> 百福图前留念</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三、大学那些事儿</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3 style="text-align: left;"> 大学四年,我活跃在社团文化中,大二下学期就已经曲径通幽成为整个学校的社联副主席,因此也成就了我的光辉岁月!也因为文采出众口才绝佳被一致公认为“才女”!(当然,这些话都是别人对我的评价,)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感谢母校栽培,感谢老师关照。愿母校越来越好。</h3> <h3> 09年第一次带领国学读书社全体社员去汉滨区早阳镇进行国学下乡活动!这张是活动结束后于破落的校园中找到较为生机的一个景,故留念。那次活动感触很深,当时还写了一篇题为《留守儿童之痛》的文章。也不知道那里的孩子现在怎样了,愿知识改变命运,也愿你们被岁月温柔以待!</h3> <h3> 2010年10月,我们国学读书社被评为“最具魅力社团”,我作为社长代表领奖。</h3> <h3> 2009年元旦晚会上,与安康学院中文系主任戴承元教授(左二)、著名作家李春平(左四)同台演出!戴主任唱紫阳民歌、李作家唱上海滩(李作家曾在上海生活十余年)、我唱秦腔</h3> <h3> “三秦书月,书韵安康”,当时我任国学读书社社长,前前后后组织同学反复排练,图为在市群艺馆演出。我作为安康学院学生代表做了激情洋溢的发言。当时安康电视台记者采访我,我竟然出口成章文思泉涌,那年,我刚大二!</h3> <h3> 2010年5月,安康龙舟文化节之江边诵读活动。演出当天,我帮班上男生化妆。说是化妆我也不专业,好在男生要求不高,我就在脸上乱抹一通!记得当时给班长刚化了一边脸便急匆匆去点名。他顶着画了一半的脸到处追着我补妆“哎,哎、不能把我画一半不管了嘛”!我戏回到“你底版那么好,不画都帅气”让他当时哭笑不得!回忆,将永远被珍藏!</h3> <h3> 2015年3月,中文系桃花诗会活动,老师带我们提前去考察场地!我和团支书途中合影</h3> <h3> 中文系“桃花诗会”活动,我荣获二等奖 。 </h3> <h3> 将我推为安康学院风云人物之顶峰的大事件——安康学院“金雀杯”辩论赛。我当时作为四辩总结陈词,也因此获得了“最佳辩手”等诸多荣誉 。那年大一,活力四射激情洋溢!此后,辩论年年有,黑马频频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纵使多易其主,那又如何?青春,每一个人都该绚丽绽放!</h3> <h3> 2010年5月,纪安玲老师带我们去江北城市规划展览馆进行思政课课外实践活动留念</h3> <h3> 2013年7月,二号教学楼前读书角留念</h3> <h3> 我们七号公寓楼下留念</h3> <h3> 安康学院门口留念。</h3> <h3> 2016年10月一个下雨的午后,一个人撑伞漫步学院,这是外语系教学楼前用手机拍下的。</h3> <h3> 外语系楼前之蜂恋花,拍这张图时距离很近,怕打扰了沉溺的蜜蜂,所以我屏息凝神,很轻很轻。</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四、安康居</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3 style="text-align: left;"> 曾经的梦想,也是文末这首诗歌的题目</h3> <h3> </h3><h3><br></h3><h3> 哪里也不去了,就在这个小城</h3><div> 坐南朝北,守着一条江</div><div> 这是我最后的地址</div><div> 一封信可以到达的地方</div><div> 守着江水和两岸的秋天与渔火</div><div> 看着寒风中的鹰、炊烟</div><div> 棉田和菠萝。守着</div><div> 麻雀的故事,老照片,邻居的旧生活</div><div> 春天,在安康,江南</div><div> 江北,慢慢悠悠地长着</div><div> 麦苗,水草在乡村、城池</div><div> 慢慢悠悠地长着</div><div> 这是我最后的地址</div><div> 一封信可以到达的故乡</div><div> 我一个人,慢慢悠悠地长着</div><div> 变老了,左边的秦岭,右边的巴山</div><div> 铁树,也在日复一日</div><div> 慢慢悠悠地长着,变老</div><div> 这是一个四季分明</div><div> 雨水充沛的城市,我的</div><div> 最后的地址,有樱桃</div><div> 燕子、诗行和自由</div><div> 两岸有一些和我一样的人</div><div> 走过平平仄仄的大街</div><div> 走过抑扬顿挫的小巷</div><div> 哪里也不去了,就在这里</div><div> 坐北朝南,守着一条江</div><div> 守着我的土地,我花园里的</div><div> 花,我的榉树和香樟</div><div> 这是我最后的地址</div><div> 一封信可以到达</div><div> 一封信也不再到达</div> <h3> 以这张图片作为结尾。我的爱恋给了这座城……</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写在后面)</font></h1><div> </div><div> 安康八年,感谢朋友的温情相向、感谢老师的悉心教导、感谢同学的陪伴与共、感谢领导同事的鼎力相助无私分享、感谢小城的温柔接纳,深情守候!感谢我的诸位文友,是你们让我有动力坚持写作,用文字记录美好,用文章再现时光!感谢我的亲人爱的供养,让我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和思考!最最感谢的还是您——我的读者朋友。有你们的品读我的写作似乎具备了某种仪式感!值得一提的是,特别感谢一个人——<font color="#ff8a00">“家在茶乡”</font>美友,是你的作品让我惊叹不已一时兴起下载美篇APP并且牛刀初试,感谢你无私奉图并悉心指导。愿你继续用影像记录生活、定格美好、演绎精彩!我会持续关注、学习。</div><div><br></div><div> 我一直喜欢看书,喜欢做笔记,但貌似什么都没有记住。也许,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中。写作也是断断续续,好在一直在路上。在我心中,文学始终神圣,我辈任重道远。记得省文联副主席——黄道俊先生,曾在一次培训会上给我们讲到“文学陕军阵容庞大,愿大家站在高原创出高峰”!贾平凹先生也对陕西作家寄予厚望——“文学阵地需要你们这些志存高远且又具备实力的作家”。当然,这话不是说给我。即便如此,我也会坚持我笔写我心,坚持在文字中行走,在写作中救赎!谁的一生,不是一边丢盔弃甲,一边重立山河?</div><div><br></div><div> 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在这里,我只是将八年过往做以诚恳的表达,是旧躯也是新生;是告别,也是下一场的序幕。愿未来,我们都有成长的无限可能!</div><div><br></div><div> 这篇文章,前前后后历时一周,数易其稿,甘苦自知!感谢美篇这样一个好的平台,能让我图文并茂将八年过往传神再现。再次感谢各位读者朋友,感谢你们耐心品读我的文字,也感谢自己苦心孤诣,认真记录!以此才能不负小城八年爱的滋养!当然,值得一说的是,我写文并非哗众取宠,刻意宣传。不料却拨动无数人记忆的神经,纷纷表示期待前往一睹小城芳容,很是开心。著名摄影师——焦波先生《俺爹俺娘》摄影纪录片展出后引起轩然大波,全国各地一时竟是万人空巷!这,也是一个传媒人的使命。当然,对于他,我深深佩服也一直追随;但能用文字这样的形式做以记载,我,也是很欣慰的!再次感恩,一并致谢!!!</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h1><h3 style="text-align: left;">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回西安后大兴善寺留念,总在这个时候,思念不听话,自己跑出来……</h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安康八年</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用六小时记录</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欲说还休</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却道天凉已是冬</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left;"><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文字:海水火焰</span></div><font color="#ed2308"><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片:海水火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微信:lnn1101587553</div></font></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