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绣缎镇是古丝绸之路重镇

阿天哥

<h3> 连平绣缎镇有蚕神“马明王神庙”<h3> 陈仰天</h3></h3> <h3> 近期,在连平县忠信镇至和平县青州镇、热水镇等地,发现粤赣古驿道,经考古和文化士人实地挖掘,一大批诸如码头、古桥、古塔、古庙、古亭、古碑等文物相继发现,2017年国庆期间,在大湖寨竟意外发现“马明王神位”石刻牌匾,现场人员十分高兴,以为发现新大陆。</h3> <h3> 据考证,马明王是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蚕神。传说她是一位身披马皮的仙女,民间也有马明王、马明王菩萨、蚕花娘娘、蚕仙等说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桑种蚕的国家,千古流传的“马明王”的美丽传说,影响着人们在蚕桑习俗中生活和生产,堪称“世界丝绸之神”。</h3> <h3> 据大湖镇文化站严云飞站长介绍:“这次在大湖寨发现的“马明王神位”石匾并不是单一,据村子里的老人家说,绣缎镇境内早年还有一座很大的马明王神庙,上世纪大跃进时期拆毁,如今这地名还是叫马明王。”</h3> <h3> 这就说明旧时忠信一带土肥水美,气候适宜,应是桑蚕种植基地,早期的绣缎镇的得名,应是生产绫罗绸缎的名镇,加上大湖寨曾姓宗人精于织布,是著名大湖蓝世家,巧纺细织、多产贡品,忠信地区早期大面积植桑养蚕,抽丝织锦,然后将成品上贡,或远销国外,财源滚滚,车水马龙。供奉蚕神,是天经地义的事情。<h3>那时候,蚕农对马明王礼敬至上,每当孵蚕蚁、蚕眠、出火、上山、回山、缫丝等生产程序,都要对蚕神顶礼膜拜。据说为马明王做过生日庆典后,来年春天育蚕时,产岀的蚕宝宝身强体壮,不会发病,结出的蚕茧又大又结实。</h3></h3> <h3> 忠信地区人民为了表示对蚕神的敬仰,并希冀养蚕给他们带来美好生活,所以修建了多间马明王神庙,每年腊月十二日定为“马明王生日”,乡民们聚众对蚕神隆重祭祀,并衍生出忠信地区的民间风俗。绣缎镇因植桑养蚕、绣织绫罗绸缎,成为东江上游“一带一路”古镇,实属名符其实。</h3> <h3> 说起“马明王”,有一个凄美的传说:说是有一个妙龄姑娘,她的父亲突然被强盗掳走,女儿卧食不安,哭得十分伤心。她的母亲既要为丈夫担忧,又心疼女儿,于是对着苍天许愿:“若有谁能救出她的丈夫,就把女儿嫁给他。”正当众人无计可施之时,她家中的白马挣断缰绳,飞奔而去,千里迢迢将她的丈夫驮了回来,母女俩欣喜万状。父亲脱险觉得白马立了很大的功劳,就特别添草加料,精心喂养。谁知白马一反常态,每天不吃东西,见到女儿出入时,就会引颈长鸣,跳跃不止,父亲觉得很奇怪,就问他的妻子,妻子只好从实告诉丈夫。<h3>父亲听后暴跳如雷,说:“哪有让女儿嫁给牲畜的道理!”于是偷偷地用箭将白马射死,并把马皮晾在院中,谁知女儿看见白马死了,心有不忍,悲悯不乐,在去祭奠马的亡灵时,马皮突然卷了起来,瞬间将姑娘紧紧裹住,被狂风吹得无影无踪。几天后,人们在树林里找到姑娘,只见马皮缠绕着她,头已变成马头模样,粘在树上蠕动着身子,嘴里不停吐出亮晶晶的细丝,把自己缠起来。“缠”、“蚕”谐音,人们称之为蚕;说这蚕是姑娘变的。</h3><h3><br></h3><h3><br></h3></h3> <h3> 女儿不见之后,父母自然十分伤心。一天,忽见蚕女乘流云驾骏马,随着数十位随从自天而降,蚕女对父母说:“天帝因我孝能致身,心不忘义,封我为仙女,位在九宫仙嫔之列,封为马明王,我今在天界过得很自在,请二老放心。”说罢升天而去。</h3> <h3>绣缎尚岭是粤赣古道木材经销码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