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一一我看小戏骨版《红楼梦》

空谷幽兰

<h3>国庆期间,一部小戏骨《红楼梦》电视剧闹得沸沸扬扬,虽然豆瓣评分超高,但因为是一群平均年龄10岁的孩子出演,所以褒贬不一,讨论的焦点则在于《红楼梦》适不适合孩子演出。</h3><h3><br></h3><h3>这部《小戏骨红楼梦》单从创作层面上来论,实在没有任何新鲜,只算得上是纯粹的“怀旧”与“致敬”。服装、道具、人物造型全部采用八七版电视剧样式,小演员们模仿八七版的人物表演。</h3><h3><br></h3><h3>平心而论,虽是模仿,但孩子们也是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的,表演可圈可点。那眼波流转,风采神韵,举手投足,无不诠释着人物内涵,有些情节演绎得令人动容,让观者落泪,让你不得不为这些孩子点赞。而小戏骨们的年龄接近于原著,这也是许多观众认可他们的原因之一。</h3> <h3>在这部剧逐渐冷却下来时,我们去掉浮躁,重新审视这部剧,冷静地思考一下,那些十岁左右的孩子是如何赢得成人世界的欣赏,他们如何成为“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的?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小戏骨,他们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思考?</h3><h3><br></h3><h3>这些小戏骨都有八七版的影子,他们既有颜值又有演技,但最为关键的是他们还是孩子,有孩子的单纯,他们演戏就只是为了演好戏,没有太多世俗目的。他们这种纯粹的态度,是现在很多成人演员都比不上的!</h3><div><br></div><div>他们的精彩演出,或许可以使我们重新定义“表演”:“表演”应该是用心去琢磨所演人物的内涵,表演也需要匠人精神,细雕慢琢,演活人物;表演不应是演员的孤芳自赏、自我表现,它需要演员舍弃“自我”的狂妄,用心体会旁人的人生,演绎出观众满意的角色。</div><div><br></div><div>即使是模仿,小戏骨们也是敬业的,他们每一个闪动的泪光都饱含情感,所以他们的表演才获得大家的好评。当大家质疑时下的有些演员抠图表演、面瘫脸时,看看小戏骨们那全身上下都是戏的表演,能不为他们喝彩吗?在我们面对褒贬不一的看法时,不如去感受作品背后的努力。</div><div><br></div><div>我比较赞成《人民日报》上的评论:“这些00后,不折不扣的后起之秀,用实力证明了后生可畏。”也就是这群小戏骨,用实力展现了大观园的“辛酸泪”。</div> <h3>有人说,《红楼梦》不适合孩子读,所以让孩子来演是摧残孩子,把孩子往成人世界靠拢,催促孩子早熟。果真如此么?</h3><h3><br></h3><h3>宝玉挨打,放在孩子身上不是更贴切么?一个已长大的孩子,父亲会随时随地训斥打骂么?宝玉不喜读书,是不喜欢成人推荐的书,他有自己想读的书,这是不是有我们小时侯的影子?</h3><h3><br></h3><h3>宝玉写不出诗,黛玉帮写,是不是像我们小学时,要好同学写不出作业,我们心无城腑地帮忙,把自己的作业给他抄,才不管会不会被老师发现了要挨骂?成人会互相作弊么?</h3><h3><br></h3><h3>大观园中结诗社写诗,如果是一帮大人在做这件事,那是文人雅士聚集在一起吟诗作对,风月无边;可如果是一群小孩子在一起,那就是在练习写诗,然后比比谁写得更好,充满童真童趣。</h3><h3><br></h3><h3>薛宝钗向薛姨妈撒娇,是小孩子的举动才可爱吧,在大人身上会显得矫情吧?林黛玉的“尖酸刻薄”,在大人身上是耍性子、不懂事,在小孩子身上那才是真性情、不做作吧?而黛玉葬花,我感觉这更像小孩子玩的游戏,因为小孩子似乎天生喜欢接近自然,如我们小时候,喜欢玩抓石子。</h3> <h3>黛玉和宝钗,她俩更像两个小姐妹,好时推心置腹,不好时闹闹小脾气。宝玉和黛玉,真是两小无猜,即使闹别扭,也很快和好,他们之间的感情,纯粹,美好。</h3><h3><br></h3><h3>而宝、黛、钗之间的纠葛,黛玉的含酸,是不是有我们小时候的样子:你原本和我玩,和我要好,突然来了一个小伙伴插进我们中间,你似乎疏远了我,我便不高兴了。</h3><h3><br></h3><h3>看着大观园的女儿们,勾起了我不少童年往事。想起了小学生活,想起了曾经的小伙伴们,我们曾经也如大观园中的他们,活泼,无拘无束,该笑就笑,不高兴就闹;即使吵架了,也会很快和好如初。</h3><h3><br></h3><h3>不觉得小戏骨版好的人,也许是太过于执着《红楼梦》中的悲剧,太注重成人、情爱的那一面了,忘了红楼梦其实还有纯真,还有美好,还有善良的那一面,而这些孩子诠释得比大人好。</h3> <h3>《红楼梦》作为一部经典文学著作,本就应该有千万种阅读和阐释的切入点,那么又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拥有一个阅读《红楼梦》的角度呢?我记得我喜欢《红楼梦》就在小学,无意中在邻居家看到了当时被我们称作“小人书“的那种图画配文字的《红楼梦》,我翻着翻着就喜欢上了,然后把它们拿回了家,再没还回去,而且保存到了现在。</h3><h3><br></h3><h3>一部《红楼梦》,洋洋大观,总有适合孩子读的内容,如何阅读,则需要成人指导了。</h3><h3><br></h3><h3>小戏骨版《红楼梦》总导演潘礼平说:“翻拍《红楼梦》,我们是想把它做成一部小孩读红楼的启蒙作品。把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变成少儿喜欢看的,所以用了儿童自身出演来做一个桥梁。”</h3><h3><br></h3><h3>于是我们看到了小戏骨版《红楼梦》剧组在选择内容上是有自己的标准与定位的,他们以刘姥姥三进大观园为主线串起了红楼故事,剔除了不适合孩子演出的内容,诸如情爱部分。</h3> <h3>导演和编剧在内容上是作了筛选的,突出了如下内容:</h3><h3><br></h3><h3>一、姐妹情深。小戏骨版《红楼梦》在突出宝黛之间的感情时,也更加突出钗黛之间的姐妹情深,让孩子们感受小伙伴之间的友情。</h3><h3><br></h3><h3>二、父母之爱。本版红楼,突出了贾母对孩子们的呵护,王熙凤对女儿巧姐的爱护,角色互换,让孩子们体会父母之爱,增进孩子们与父母的感情。</h3><h3><br></h3><h3>三、众生平等。刘姥姥是一穷人,在贾府里,虽然有逗趣的成分,但贾府众人对刘姥姥是真好,刘姥姥离开时,上至贾母,下至丫鬟,都送钱送物,刘姥姥是高兴的离开。</h3><h3><br></h3><h3>四、心存感恩。刘姥姥就是因为在困难时得贾家帮助,所以贾家败落时王熙凤把女儿托付给她,她便不遗余力地救助巧姐脱离苦海。</h3> <h3>兹以为,导演作此处理是恰当的,找出适合孩子们演的来演,让这个年龄的孩子接受利于他们成长的内容即可。</h3><h3><br></h3><h3>就如总导演潘礼平说的:“穷、富、苦、甜,实际上有些东西是循环的。作为一个富人,作为现在衣食无忧的人,你不光是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享受里面,而是牢记着要看得见穷人,同时要看得起穷人,多去做一点善事,多去帮助他们,多有责任感。这其实对孩子们有一种很好的现实教育意义。”</h3><h3><br></h3><h3>这样的《红楼梦》,难道对孩子来说不是最好的么?让孩子阅读经典,喜欢经典,这是好事。</h3><h3><br></h3><h3>现在有多少孩子喜欢《红楼梦》,大人们知道么?据我的接触,现在的孩子,大多不喜欢《红楼梦》,读到高中,看过看完《红楼梦》的没几人。</h3><h3><br></h3><h3>我不赞成商业炒作,如果小戏骨版《红楼梦》真的能吸引更多孩子喜欢红楼,阅读红楼,那真是功德无量了。</h3> <h3>对孩子最好的保护和教育,不是将他们与成人世界隔绝开来,不是给他们开辟一片净土就是爱他们,我们应该看到,孩子也是跟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人”,他们有权利以自己的方式去看去体验我们的人世间,而我们也应该完全乐于去分享他们的视角,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这才是真正地陪着孩子长大。</h3><h3><br></h3><h3>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往往忘了我们小时候是什么样子了,于是我们常以成人的认知去强迫孩子接受我们对他们的安排,我们很少从孩童的角度去思考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h3><h3><br></h3><h3>为人师长,不要总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等长大了就好了;如果孩子从没经历过什么,你让他长大出社会如何自处?而人的阅历,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阅读体验。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来说,儿童也是有思想有认知的,我们老话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有一定道理的;人的良好习惯是从小培养的,人的价值观也是从小树立的,我们能做的是引导孩子体味人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h3><div><br></div><div>而小戏骨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应该是:在面对经典时,我们如何指导孩子们接受并喜欢;当孩子因一部戏出名时,为人父母能否抵住虚荣的诱惑,不要让孩子陷入商业炒作中;媒体不要揪住这些孩子不放,还孩子一份属于他们自己的平静生活,让他们按照自己原有的轨道成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