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灵精怪的小可爱——鬼鴞

一帘幽梦

<h3>这个 古灵精怪的小可爱,冬季生活在新疆西北边陲的阿勒泰山,是山城中拍鸟者们最喜爱的小猫头鹰即鬼鸮(xiao)。</h3><h3> 2016年 立冬的那场初雪将这些小可爱带到了农田的林子里,小城里热衷观鸟者们便开始寻找它们的行踪,不几日那小可爱的倩影便在鸟群中亮相,一时间惊动了山城家里所有的爱鸟者,我便是这些热衷者其中的一份子。几年前曾在张前辈的图片库里看见:圆脸盘、大眼睛、萌萌哒,喜爱至极!</h3><h3>今日听闻《鬼鸮来兮》,岂有不动心之理。每日里我坐卧不宁,只想亲临现场,零距离的目睹这小可爱。我的好奇心让我付诸行动,休息日我的另一半陪同着我按照获取的信息寻找了十几个条田林,估摸着徒步行程可达三、四十公里,一连几天杳无踪影。绝望之际只得坐在家里玩耍戈壁石,鸟群里不时地看见小可爱的炫拍照,无聊至极便在群里以戈壁石的炫拍照悬赏:凡引领我拍到鬼鸮者,赏石一块儿!&nbsp;</h3><h3> 不几日,那鬼精灵还真显了灵气儿,竟派了一 位L仙弟前来相约。 隔日天晴,便随L、Z两位贤弟前去寻找我渴望相见的小可爱鬼鸮。说来也怪:那日与两位贤弟到达条田林,Z安排了寻找方案,三个人便 按左、中、右一字排列纵穿田林,没走几步便听到林子里传出 一声惊叫,叫声穿过树梢回旋到上空,还真有点渗人!我听到叫声正在疑惑?没等回神就听的走在前面的L、Z惊喜道:发现鬼鸮了!原来这叫声是出自那个小可爱,这一切来的有点太快了吧!不容细思,它就在眼前。真应了那句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我瞬间整理好凌乱的思绪,激动的冲上前去,迫不及待地去实现心存已久的愿望。只见那小可爱身依大树,爪扣细杈, 瞪着两只圆溜溜的大眼睛,萌萌滴站在那里,模样可爱极了。我被它那副萌态惊喜的不知所措,毫无选择的就地一坐。转头对着Z说:Z总,我想亲一下这小可爱。Z说 :亲?它抓破你的脸;你称我Z总?不和你玩了!(呵!居然道出了儿语)抬头看看L 弟,只见他透着一脸的执拗和倔强, 嘴里嘟囔着说: 找你多日不见面,今儿个请来大姐你竟然迎上前来,还挺给面子。随又搬来所有的长短家把式围着那小精灵,忽近忽远,忽上忽下的团团转。再看那一拃高的小可爱,挤眉弄眼的向我们炫着技,蛊惑的大伙神魂颠倒、童心稚语的。 &nbsp;</h3><h3> 眼前的情景让我想起诸多有关鬼鸮的各种传说,这也许就是傳說中那些个古灵精怪鬼魅效应的再现吧。</h3> <h3>鸮形目鸟类大约有130多种, 鬼鸮是其中的一种。该目鸟类头部长相与猫极其相似,面形似猫,故俗称猫头鹰。别名神猫鹰。 有趣的是它们的大眼睛固定在眼窝中不能转动,四处观察靠头部转动,头部转动角度为270度。其行动迅速安静,大部分是夜间活动。食物以鼠类为主,也吃昆虫、小鸟、蜥蜴、鱼等动物。它们都有吐&quot;食丸&quot;的习性,其素囔具有消化能力,食物常常整吞下去,并将食物中不能消化的骨骼、羽毛、毛发、几丁质等残物渣滓集成块状,形成小团经过食道和口腔吐出。因为其视网膜中没有锥状细胞,无法辨认色彩,它们还是色盲,但也是唯一能分辨蓝色的鸟类。它们通常都是一夫一妻制,但也有说鬼鸮配对是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制。</h3> <h3>我们所见的这只鬼鸮体长大约二十多厘米,一双圆眼占面盘面积约三分之一,中间的小钩嘴让我误认为小尖鼻。站在小树杈上不轻易挪动,眼睛有时一睁一闭,若有干扰只转动头部,对周边的动静反应迟缓,视觉比较弱。看着它那不惧一切的样子,怜惜 的情绪替代了我的好奇心,心里不由得盼着它能离开,此时大伙都有同感,不约而同的收拾起家把式毅然离开。这个物种非常稀少,造物主又将它制作的如此精美,要想使其延续就需要我们人类来保护。这也将是我们每个人,每个观鸟者义不容辞责任!</h3> <h3>这是只综纹腹小鴞</h3> <h3>综纹腹小鴞的幼崽</h3> <h3>雕鴞,也是最大的猫头鹰,</h3> <h3>这是长耳鴞,</h3> <h3>红隼鴞,身高十几厘米,与鬼鴞的个头差不多,</h3> <h3>雪鴞,我们通常称它白猫头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