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尽绚烂,慕名金陵毓秀紫金山......

镇日长闲

<h3>  在每一个清晨醒来时,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感受每日生活的别样; 在每一个落日的黄昏,珍藏一抹夕阳温暖黑暗的夜空; 在深秋,赏红叶、晨霜; 做那有心之人,深情的拥抱世界,世界也会还你一片光明和温暖。</h3><h3> 2017.10.29一个明媚之秋,南京,我们来了。</h3> <h3>清晨的玄武湖畔,热闹非凡。举目过处,是晨练翩舞姿态优美的舞乐悠扬,是健美操韵律四射的伸展挥舞,是太极拳的柔中带刚,凌厉迅捷,翻飞宛若游龙......</h3> <h3>带上一份安静淡雅, 寻世间美好之物。</h3> <h3>  玄武湖,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北邻南京站,是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也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被誉为"金陵明珠"。</h3><h3> 玄武湖古名桑泊、后湖、北湖,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玄武湖距今已有两千三百年的人文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六朝时期辟为皇家园林。</h3> <h3><br /></h3><h3>南京明城墙,整体包括明朝时期修筑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墙,现多指保存完好的京城城墙,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现完整保存25.1公里。</h3> <h3>荷叶已觞,落一池寂寞。</h3> <h3>紫金山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又称钟山,江南四大名山之一,有&quot;金陵毓秀&quot;的美誉,是南京名胜古迹荟萃之地,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地、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首批国家5A级景区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紫金山南麓。</h3><h3><br /></h3> <h3>感谢热情的南京老哥牺牲个人休息时间给我们带队,走捷径欣赏紫金山中的精华部分,户外驴友是一家!</h3> <h3>户外中最好的装备是和你一起的伙伴。最好的伙伴,是在关键时刻,愿意并有能力帮助对方的那些人。这种帮助来自精神上的鼓励、装备上的分享、体力上的帮衬,在遭遇危险时协助对方渡过难关,安全出山。</h3> <h3>勇攀好汉坡,又陡又高,还好路面是坚硬嶙峋的怪石面,不滑。</h3> <h3>上来就是紫金山天文台了,山顶空气清新宜人,大伙好不欢喜。</h3> <h3>山林中渐现红,黄,橙各色叶瓣飞落,斑斓秋色尽现。</h3> <h3>正气亭</h3><h3>浩气远连忠烈塔,紫霞笼罩宝珠峰。</h3><h3> —-蒋中正</h3><h3>正气亭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钟山风景名胜区紫霞湖东岸,紫霞洞前,中山陵和明孝陵之间。亭为方亭,重檐攒尖顶,覆蓝琉璃瓦,花岗石基础,大红立柱,彩绘顶梁,虽经多年的风吹雨打,仍可见当年的金碧辉煌。正气亭意为&quot;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quot;。</h3><h3> 此处山川雄胜,林壑秀美,蒋中正深为喜爱,以至有意在百年后将此处作为安息之地。于是建亭做标,以示观瞻。正气亭正面刻蒋中正题书&quot;正气亭&quot;匾额和一副楹联&quot;浩气远连忠烈塔,紫霞笼罩宝珠峰&quot;(上款&quot;民国三十六年九月&quot;,下款&quot;蒋中正&quot;。)正气亭后花岗石挡土墙中央镶嵌一块碑刻《正气亭记》,碑文由孙科撰写。</h3><h3> 蒋介石曾对幕僚表示,希望自已百年之后也能安葬在中山陵附近,永远陪伴总理。但墓址的地理位置很讲究,相传当年蒋介石自诩,比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高明一点,这里应高于明孝陵;但不能和孙中山先生相比,此址应低于中山陵。&quot;正气亭&quot;所在地正合乎此标准。</h3> <h3>  紫霞湖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钟山风景名胜区明孝陵东北部,是个深藏于山间林海中的人工蓄水湖泊,因与紫霞洞相连而得名。有"林海中的明珠"、"南京第一无污染湖"之誉。</h3><h3> 紫霞湖修建于1930年代中期,由爱国华侨胡文虎捐资建造,用来汇聚紫金山泉水,面积约5万平方米,最深处 6米多,湖水清澈,周围林木蓊郁,山青水碧,风景佳丽。</h3> <h3>在这个金色的世界里,秋像这幅画,一首歌,一首诗,一个绚丽多彩的梦。秋天很美,美在一份清澈;秋天很美,美在深沉、含蓄、静谧,让人犹为欢喜。</h3> <h3>秋,带着别样的清欢,与一泓碧水相拥,依了山的金红斑斓点缀,这些色彩调和到醉美的景致。</h3> <h3>临水羡鱼,沐浴着清风暖阳,水碧波光滟潋,色彩纷呈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敞怀舒畅。</h3> <h3>静静看这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绚丽;看碧空万里,白云飘飘的晴朗。或看见妖娆的红,或丰硕的黄,都会让人沉思,觉悟到万物只要经过世俗的磨砺,才会有秋的这般安静的美丽。</h3> <h3>紫金山主峰海拔448.9米,周围约30公里,三峰相连形如巨龙,山、水、城浑然一体,古有&quot;钟山龙蟠,石城虎踞&quot;之称,早在三国与汉朝就极负盛名。紫金山囊&quot;六朝文化、明朝文化、民国文化、山水城林文化、生态休闲文化、佛教文化系列于一山之中,是为&quot;中华城中人文第一山&quot;。</h3> <h3> </h3><h3>文武方门是孝陵的正门,庑殿顶上盖黄色琉璃瓦。</h3> <h3>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h3><h3>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于去世,礼葬孝陵。朱元璋及其皇后合葬的地宫俗称"宝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h3><h3> 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h3><h3>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玄烨下江南拜谒孝陵,题&quot;治隆唐宋&quot;碑于碑亭。</h3> <h3>  &nbsp;明孝陵神道的主要路段是"石像路"与"翁仲路",长约600米。</h3><h3> 石像路的尽头是一对高达6.52米的白石望柱,其上雕刻云龙纹,又称华表。神道在此由东西向改为南北向。路旁两侧,松柏掩映,翁仲肃立,因此而得名"翁仲路"。翁仲有八尊,分成四组,相对而立,高4米,身躯魁梧。两对身披甲胄、手持金盾的武将。另两对为头戴朝冠,手持朝笏的文臣。前人有诗:"石马嘶风翁仲立,犹疑子夜点朝班。"说到"翁仲",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叫阮翁仲。</h3> <h3>  &nbsp;石像路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6种石兽,每种2对,共12对24件,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这些石兽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各有寓意: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它既是皇权的象征,又起到镇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一种神兽,独角、狮身、青毛,秉性忠直,明辨是非,它能用角抵触有罪的人;骆驼是沙漠与热带的象征,它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即麟、龟、龙、凤之首,它是披鳞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兽,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明孝陵神道的6 种石兽中,以象为最大,重达80 吨。<br /></h3> <h3>石像路的秋景好像很短,红色的榉树、黄色的银杏、橙色的乌桕、棕黄的法国梧桐、常绿的圆柏,在这600多米的石像路上尽情地绘画,装点着庄严的石像路,让秋天的石像路倍添妩媚与妖娆。</h3> <h3>明孝陵神道的石兽采用整块巨石圆雕刻成,线条流畅圆润,气魄宏大,风格粗犷,既标示着帝王陵的崇高、圣洁、华美,又起着保卫、辟邪、礼仪的象征作用。</h3> <h3>秋,像个素净温婉的女子,不动声色地穿过时光的罅隙,晕染了季节的眉梢。</h3> <h3>秋,更多的是那诗情画意般的韵味。那纷纷而落的叶儿,依依不舍,飘飘洒洒像是在告别人生,做一个谢幕礼!而大地却因你顿生了锦绣,接续转承了沉甸甸的厚托......</h3> <h3>东坡在诗里写道: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h3><h3><br /></h3><h3>王维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h3><h3><br /></h3><h3>李白眼里的秋: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h3><h3><br /></h3><h3>秋天似乎就是为诗歌而诞生,每一景一物都是一诗一歌。</h3> <h3>当第一片落叶落下的时候,一叶知的不是秋,而是又一轮岁月的碾过。</h3> <h3>  南京广种法国梧桐 ,始于1920年代。1917年,孙中山发表《建国方略》,盛赞南京&quot;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quot;,决心营造一个理想中的首都南京。孙中山的宏愿,正是六朝古都20世纪民国范儿的历史源头。</h3><h3> 1928年,为迎接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南京市政府辟建了中山大道(以下关码头为起点,经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到中山门道路的统称)和陵园路,并在两旁栽种行道树。</h3><h3> 夏日炎炎里火炉城市的一抹绿意盈盈的阴凉,可惜随着城市建设的火速发展,早先2万多株的高大威仪悬铃木已剩3000不到。</h3> <h3>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8万余平方米。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1961年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6年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h3><h3> </h3> <h3>中山陵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h3> <h3>  祭堂融合中西建筑风格,门楣上方镌刻孙中山手书&quot;天地正气&quot;和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手书&quot;民族&quot;,&quot;民权&quot;,&quot;民生&quot;。大厅正中有法国雕刻家保罗.朗特斯基所塑孙中山汉白玉座像一尊,东西两壁镌刻有孙中山遗著《建国大纲》全文。</h3><h3> 墓室中有捷克雕塑家高祺所塑的孙中山卧像,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就深埋在其下的紫铜棺内。</h3> <h3>正是天光晴好,游客黑压压的一片,人潮如织,免门票后的中山陵,敞开胸怀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瞻仰,纪念,缅怀。</h3> <h3>走进一座城市,走进一段历史,在记忆的年轮里辗过,风蚀日炙,这些凝固的建筑,这些风华中浸染雨露中滋养的植物,是永远的见证,如火枫丹凛烈四季,绚烂曜目。</h3> <h3>走进秋的尽头,</h3><h3>与梦幻般的秋作别</h3><h3>与这收获的秋</h3><h3>绚丽的秋</h3><h3>多情的秋</h3><h3>依依不舍的道别</h3><h3>美丽动人心弦的秋</h3><h3><br /></h3><h3>秋是一本禅意深远的经,一首浪漫高远的诗,辽阔、静谧、怡淡、绚烂和寂寥。</h3> <h3>继续行走,下一站里有春花秋月,繁华锦绣,微小的愿望,浅淡的美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