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徒步鞋。</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徒步,是指有目的的在城市的郊区、农村或者山野间进行中长距离的走路锻炼,徒步是户外运动最为典型和最为普遍的一种。由于短距离徒步活动比较简单,不需要太讲究技巧和装备,经常也被认为是一种休闲的活动。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徒步也是平民的代称。见《汉书·公孙弘传》:“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答案:徒步乃平民百姓的运动。</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比较正规的徒步,是从青岛的海滨步行道开始的。</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海滨步行道西起团岛路,东至石老人,全长约四十公里。</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般来说,成年人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五公里左右,这样说来,这段路徒步下来,大约需要八小时左右,但是徒步运动不是竞走比赛,中间需要有休息补充的时间,我是分三次完成的。</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然,哪天一定要尝试一下一次完成的感觉。</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海滨步行道西端的起点,是团岛的西南角,团岛的一大块宝地由海军占领,原来是水上飞机场。</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水上飞机,是指能在水面上起飞、降落和停泊的飞机,简称水机。主要用于海上巡逻、反潜、救援等等。我们小时候还见到过这种飞机,现在有没有了,也未可知。</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海滨步行道,也叫木栈道,根据沿途各段岸线的景观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几大景观区。</h1><h1> </h1><h1> 由西向东依次为:团岛湾景观区、 青岛湾景观区、汇泉湾景区、太平湾景区、浮山湾景区、石老人旅游度假景观区。 途经多处旅游景点,如八大峡公园、栈桥,海军博物馆、小青岛,鲁迅公园、八大关,五四广场,奥运帆船比赛基地、雕塑园,石老人海水浴场等。</h1><h3></h3><h1> </h1><h1> 我就是从这个点开始,徒步向东。</h1> <h1> 这里就是团岛湾,也是青岛港的锚地,经常停着大型的轮船等待进港。</h1><h3></h3> <h1> 团岛湾沿线,是八大峡小区,以中国著名的八个峡命名道路。</h1><h1><br></h1><h1> 青岛还有以中国八个关命名的八大关,以八个湖命名的八大湖,当然也有八个山命名的道路,不过不是集中的小区。</h1><h3></h3> <h1> 团岛属于西镇地区。西镇这块儿的居民喜好赶海。像这两位划着冲锋舟出去网鱼钓鱼,每次也小有斩获。</h1><h3></h3> <h1> 刚刚捕获的大乌贼,要价四十元一只。</h1><h3></h3> <h1> 这一盆里有牙片鱼,黄鱼,加吉鱼,八带鮹,小海螺,要价一百五,说实话也不算贵,真正野生货。</h1><p class="ql-block"><br></p> <h1> 这边的居民潜水功夫也了得,主要是捞海参,鲍鱼,不过今天的收获不佳。</h1><h3></h3> <h1> 这里是八大峡居民争相活动的地方,前些日子大爷大妈的暴走军团,雄赳赳,气昂昂,横扫千军,搞得交警也很狼狈;经央视报道,闻名全国,走向世界。</h1><h3></h3> <h1> 天气晴朗,八大峡的居民到广场外边的防浪堤上垂钓,其实收获寥寥,玩的是个心情。</h1><h3></h3> <h1> 中苑码头,是海监一支队所在地,这里也有船通往灵山岛,竹岔岛等岛屿。</h1><h3></h3> <h1> 这个湾子边上的小楼不大,可是个国家级的大机关:中国海事局小港海事处。</h1> <h1> 海上皇宫,当年令人望而却步,我等也进去高消费几次,饭菜一般,让你消费的是在水上吃饭的感觉。这皇宫早早就关门大吉,跟八项规定没有关系,那皇帝也不知跑哪去了。</h1><h3></h3> <h1> 不经意间,就走到了第六海水浴场。小时候也来此游过泳,规模小,水脏,不如第一浴场。</h1><h3></h3> <h1> 这对夫妻,在海边憧憬未来。</h1> <h1> 这对恋人,要感受一下风浪的考验。</h1><h3></h3> <h1> 美丽的栈桥。</h1><h1> </h1><h1> 青岛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h1><h1> </h1><h1> 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兵驻扎青岛,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建了两座码头,其中一座就是栈桥, 1893年竣工,长200米,宽10米,石基灰面,桥面两侧装有铁护栏。</h1><h1> </h1><h1> 1897年,德军以演习为名,从栈桥所在的青岛湾登陆,武力占领了青岛,栈桥成为德军侵占青岛的见证。</h1><h3></h3> <h1> 每到冬天,大批的海鸥飞到了栈桥周边,游人争相喂食欣赏。</h1><h3></h3> <h1> 晴天,站在栈桥向外海望去,薛家岛郁郁葱葱。</h1><h3></h3> <h1> 栈桥周边,景色秀丽。</h1><h3></h3> <h1> 在栈桥东侧,老市政府前的青岛路最南端,笔直的石砌海岸有一处半圆形突出,现在是一个普通的花坛。每天熙熙攘攘的游客从此经过,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里埋藏着一段历史沧桑。 </h1><h1> </h1><h1> 100年前,德国殖民者在此建了一座东洋舰队司令棣利士的铜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取了青岛,战后国民政府几经周折,从日本手中收回青岛,拆除了德国殖民者铜像,在此建立了一座“接收青岛纪念碑”。抗日战争爆发,日寇占领青岛,摧毁了这座纪念碑。</h1><h1> </h1><h1></h1><h1> 抗战胜利后,青岛市政府在此建立了一座抗战胜利纪念碑,由当时的青岛市长李先良题词 “山海重光”四个字,左侧刻有“民国三十四年九月十五日”字样。</h1> <h1></h1><h1> 此碑于1949后遭新政府砸碎,仅剩下密密麻麻刻满抗战烈士姓名的花岗岩基座。</h1> <h1> 文革开始后,因为刻有大量“不应该有的”国军抗战烈士姓名,碑座也被红卫兵彻底砸烂,夷为平地。</h1><h3></h3> <h1> 我们小时候,经常到纪念碑这里玩,记得那时还是有个大牌坊似的东西。</h1><h1> </h1><h1> 纪念碑的两侧,是斜斜的护坡,我们经常与小伙伴从这个石梯跑下去,直接跳到沙滩上。那时的海滩上还有小虾小蟹可以抓,还有蛤蜊可以挖。中学时上劳动课,把海里捞起的海带也晒在这斜坡上。</h1><h1> </h1><h3></h3> <h1> 沿青岛湾岸边一直向东,再往南,就到了我的母校青岛二中。记得坐在教室里,向西边一瞥,就是栈桥,那是在风景里上课啊!</h1><h3></h3> <h1> 学校的南面,是莱阳路八号,海军鱼雷快艇支队。现在被开发成房地产了,那价格不是平民百姓所想象,还是不忘初心吧!</h1><h3></h3> <h1> 步行道从这里拐到莱阳路上,莱西路只有一百米长。</h1><h3></h3> <h1> 莱阳路上这家公寓酒店,九十年代曾经是歌舞团的一个哥们在此经营,生意惨淡,经常打电话让我们过去捧场,现在不知谁人在干,生意如何?</h1><h3></h3> <h1> 青岛湾畔,还有一个青岛市著名地标,这就是小青岛。</h1><h3></h3> <h1> 从小青岛向岸上望去,风光旖旎,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就是青岛!</h1><h3></h3> <h1> 小青岛也叫琴岛,通向小青岛的路叫琴屿路。</h1><h3></h3> <h1> 秋天时节,岛上很安静。</h1><h3></h3> <h1> 小青岛是和海军博物馆挨在一起的。海军退役的军舰大炮,都放在这里供游人参观,门票不便宜。北京的军事博物馆好像不收门票。</h1><h3></h3> <h1> 1929年日本第一次侵占期间,将此地的黑松林带改建为“曙滨公园”。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改称“海滨公园”。</h1><h1> </h1><h1> 1950年,为了纪念鲁迅先生,经青岛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批准,公园改名为“鲁迅公园”。</h1><h3></h3> <h1> 青岛水族馆地处青岛鲁迅公园中心位置,依山傍海,景色宜人。<br> </h1><h1></h1><h1> 被蔡元培先生誉为“吾国第一”的青岛水族馆于1931年2月28日奠基动工,1932年2月建成,同年5月8日举行了开馆典礼,9日起正式对外开放。</h1> <h1></h1><h1> 青岛水族馆是我国第一座中国人设计建设的水族馆,是中国现代水族馆和海洋科学研究事业的摇篮。</h1><br> <h1> 水族馆和海产博物馆是一家。</h1><h1> </h1><h1> 我们上小学时,每年都集体到这里免费参观,及至进了中国海洋大学,对海洋里的生物动物都不陌生,与那时的启蒙不无关系。</h1><h3></h3> <h1> 现在水族馆有了更生猛的名字,叫海底世界,每到旅游旺季,青岛的各个路口都有人截住外地车辆,生拉硬拽,往这世界里拉客,门票一百多一张呢。</h1><h3></h3> <h1> 鲁迅公园的东边,就是第一海水浴场,金色的沙滩,赭色的礁石,风光迷人。</h1><h1> </h1><h1> 青岛第一海水浴场位于汇泉湾畔,拥有长580米,宽40余米的沙滩,曾是亚洲最大的海水浴场。这里三面环山,绿树葱茏,现代的高层建筑与传统的别墅建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景色非常秀丽。</h1><h1> </h1><h1> 海湾内水清波小,滩平坡缓,沙质细软,作为海水浴场,得天独厚,自然条件极为优越。</h1><p class="ql-block"><br></p> <h1> 我们从七八岁开始,每到夏天,就穿着小裤头,蹬着“呱哒板”,一路呱哒呱哒走到这里,一头扎进大海里,然后趴在沙滩上,皮肤晒得一层一层爆皮,火辣辣的疼,仍乐此不疲。</h1><h3></h3> <h1> 浴场对面的这座建筑非常漂亮,据说最早是德国人的一个俱乐部?</h1><h3></h3> <h1> 从团岛走到这里,已经用了三个小时。</h1><h1> </h1><h1> 海滨步行道的木栈道,是从中国科学院海洋所这一段开始。</h1><h3></h3> <h1> 北面,,小鱼山居高临下,浴场一览无余。</h1><h3></h3> <h1> 木栈道和水泥地相比,走上去确实令人舒服。</h1><h3></h3> <h1> 八大关,位于汇泉东部,太平山南麓,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著名的风景疗养区,面积70余公顷。</h1><h1></h1><h1> </h1><h1> 十条幽静清凉的大路纵横其间,主要大路因以我国八大著名关隘命名,故统称为八大关。</h1><h1><br></h1> <h1> 进去八大关,这是著名的花石楼。</h1><h1> </h1><h1> 花石楼坐落于八大关景点南端的岬角,花石楼背靠八大关,面临第二海水浴场,风景独特,环境优美。 建于1930年,外墙由花岗岩石砌筑,塔楼顶部为雉堞式女儿墙。</h1><h1> </h1><h1> 花石楼是一幢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欧洲古堡式建筑,既有希腊和罗马式风格,又有哥特式建筑特色。</h1><h1> </h1><h1> 蒋介石曾经在这里住过。</h1><h3></h3> <h1> 解放前,这里是官僚资本家的别墅区。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八大关进行了全面修缮,使其为中国重要的疗养区之一,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重要的国际友人,曾在这里下榻。</h1><h3></h3> <h1> 这里是海洋大学的太平角养殖基地。多年前,结合养殖河豚鱼,搞了一个“庆理河豚酒店”,生意曾相当红火。</h1><h3></h3> <h1> 木栈道上,喝一杯咖啡,也很温馨。</h1><h3></h3> <h1> 转眼间,来到了第三海水浴场,这沙滩多么漂亮!</h1><h3></h3> <h1> 第三海水浴场,也叫山海天浴场,在湛山湾畔,规模虽不大,但海水却异常清澈。</h1><h3></h3> <h1> 东海路,据说是俞正声主政青岛时开发的,相当气派。</h1><h3></h3> <h1> 步行道沿线的音乐广场,地上还有一个硕大无比的钢琴,要有几个人在上面跳舞才能演奏起来,哪天去补拍一下。</h1><h3></h3> <h1> 五月的风,是青岛的新地标了。</h1><h1> 五四广场源于青岛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h1><h3></h3> <h1> 2008年,青岛大出风头,原因是承办了奥运会帆船比赛。</h1><h3></h3> <h1> 这里就是奥帆基地。奥运结束后,这里每年都有国际国内的帆船比赛,国内外游客对此地趋之若鹜。</h1><h3></h3> <h1> 情人坝上的灯塔,情人谈情说爱的好去处。</h1><h3></h3> <h1> 奥帆基地的前身,是设在燕儿岛的交通部北海船厂的地盘,为了奥运,船厂迁到了黄岛。</h1> <h1> 与奥帆基地遥相呼应的是东边的银海大世界,这里是国家水准零点。</h1> <h1> 小麦岛是青岛市区东部海岸边的一座小岛,与青岛隔海相望,通过一条栈道 与陆地相连,原属青岛大麦岛村,现隶属于青岛市崂山区。</h1><h1> </h1><h1> 2008年10月16日,迪拜世界集团利曼斯有限公司联合所属香港分公司,以43.68亿元人民币,竞得青岛小麦岛开发建设权。这里将建设一个标志性超五星级酒店及旅游、会展等高端综合项目,世界闻名的棕榈岛盛景将被复制。青岛沿岸这座最大的岛屿也有望成为中国沿海最奢华的地方。</h1><h1> </h1><h1> 但是,九年过去了,现在小麦岛是啥模样呢?</h1> <h1> 这座毗邻闹市的小岛如曾经是废墟遍布、荒草丛生,几乎变成了一座“荒岛”。</h1><h1> </h1><h1> 但早在2008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热闹景象,当时岛上建筑物密集,多是平房和二层小楼,有百余名居民长期驻岛。由于临近渔港,大量海鲜从小麦岛附近上岸,岛上海鲜饭店的生意也格外火爆。</h1><h1> </h1><h1> 海洋大学在2008年之前在小麦岛也有一席之地。</h1><p class="ql-block"><br></p> <h1> 过了小麦岛,就到了极地海洋世界,这家生意也是火爆,与鲁迅公园的海底世界有的一拼。</h1><p class="ql-block"><br></p> <h1> 雕塑园里雕塑多。</h1><h1> 这是老子,和崂山里的老子判若两人。</h1> <h1> 有些雕塑,你并不知道它的含义,要看铭牌上的注释。</h1> <h1> 其实,雕塑园是个走路减肥的好地方。</h1> <h1> 这个漂亮的建筑是青岛市展览总体规划的地方。</h1> <h1> 石老人海水浴场,比第一海水浴场还要宽阔。</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晨练的人很多,窈窕淑女,君子好逑。</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就是海滨步行道最东端木栈道的终点,位于石老人海水浴场的东端。</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就是著名的石老人,老人家长年累月的坐在海中,我看倒像个中国猿人。</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民间流传着石老人的传说:</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很早很早以前,崂山西侧的海边上,住着一家姓石的父女俩:爹爹石老人,一年到头驶着小船下海打鱼;女儿海花,日夜在家纺线织网,料理家务。</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天,石老人一早就出海打鱼了,傍晚海花在海边等着爹爹回来,一边等一边唱着渔歌:大海青啊大海蓝,大海就像镜一面,早照海花织渔网,晚照海花织线线,哎嗨哟,哎嗨哎嗨哟,渔家日夜不得闲。</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歌声被龙王听到了,就派龟相上岸把海花抓进了龙宫,龙王要娶海花,海花誓死不从。石老人打鱼回来找不到海花,就在海边等,等啊,等啊,只等到自已变成了石老人,如同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海边山坡下,当年石老人的小屋旁,安上了渔村,人们便把村名定为“石老人村”,把海边浅水中石老人化成的那块高大的石头起名叫“石老人”,又把远在250公里外大海中海花化成的那块礁石叫作“美人礁”,并编了首渔歌儿唱道:海风刮啊海浪翻,海涛滚滚涌天边,女儿想爹日夜喊,爹想女儿心想穿,哎嗨哟,哎嗨哎嗨哟,父女啥时得团圆?</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海花誓死不嫁也变成了礁石和爹爹站在一起,风吹不倒,雷打不散,火烧不化,刀枪不入。浪高一尺,他们长高一丈,雷打一次,他们反而坚强二分。他们越长越高,越打越硬,最后变成了两尊顶天立地的大石头。</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到这里,四十公里的海滨步行道全部走完了!</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改天,您也试试啊?</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7年11月1日写于青岛,欢迎转发。</p>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