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山东、江苏之行,是今年八月份和李兰杰、孙明勤在汉中商定的,主要任务:一是看望伤病痊愈的洪指导员;二是走访拜会淮安战友,寻找三十多年未曾联系见面的吴干成、徐亚冲、黄建中、汤子群等战友;三是协商明年战友聚会事宜,因工作原因,行程时间一直没有确定。</h3><h3> (一 )</h3><h3> 初秋的安康,绵绵秋雨一直下个不停,气温急骤下降至10度左右,北方的兰州还下起了小雪,今年的秋季是短暂的,快的让人忘记了秋的存在。不管季节怎么变化,酷暑和严寒都阻挡不了战友相聚的约定,这不,天刚放晴,太阳刚露出那久违的笑脸,就收到了群主李兰杰发来的出发通知,首站淮安,然后北上临沂看望洪指导员。</h3><h3> 十月十九日早上七点,李兰杰、孙明勤夫妇、刘其宾和我一行五人,分別从兰州、安康齐聚西安咸阳机场,登上了飞往淮安的航班,踏上了难忘的战友之旅。</h3><h3> 飞机在蓝天上飞翔,我的思绪也回到了去年蒲城战友聚会的现场,三十多年后的战友重逢,那激动人心的场面、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虽然每天都在微信战友群里聊天,问寒问暖,但仍期待着再次相见!</h3><h3> 二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了淮安涟水机场,淮安战友王鹤啸、王福淮、马小文、徐进、潘宏俊己早早等候在机场出口,迎接我们的到来,看到他们熟悉的身影,开心的笑容时,特别感动,急步上前紧紧握住战友的双手,互致问候,亲爱的战友我们又相聚啦!</h3><h3> 金秋十月,正是淮安收获的时节,在通往市区的道路两旁,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里,满是金灿灿的稻谷,稻穗低垂,等待收割,又是一个丰收年。这个秋季,淮安也是一个多雨的季节,昨天才雨过天晴,马小文说你们来的正好,一来雨也停了。我说这是战友的深情感动了上苍,送给我们一个阳光明𣈲的艳阳天。</h3><h3> 王鹤啸和王福淮将车开到了河下古镇,带我们参观古镇风光,他俩还当起了导游和解说员,讲解淮安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使我们对淮安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认识。邵寿珍、董万金、殷建标也来到河下古镇,同我们一起参观游览。</h3><h3> 河下古镇位于淮安市淮安区北隅,曾名北辰镇,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护区之一,这里曾诞生巾帼英雄梁红玉,大文学家吴承恩等历史名人,有“进士之乡”之称,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古镇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建于公元前486年,是淮河和京杭大运河的重要商埠。有“扬州千载繁华景,移至西湖嘴上头” 的美誉,现为国家重点文保单位京杭大运河文物遗存。走在古镇的街头,脚踩橙黄色的石板路,眼观青砖黛瓦马头墙的苏北民居,耳听当地居民不大听懂的淮安话,被古镇厚重的历史文化所感染,仿佛看到了古人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溶入现代文明的滚滚洪流中。</h3><h3> 下午,我们参观了吴承恩故居、淮安府衙、周恩来同志故居。参观周恩来故居,我是怀着一颗对伟人无比崇敬的接受教育和心灵洗礼的心情去的,站在周总理故居前,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深感国家富強,人民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当看到王鹤啸恭敬的向周恩来同志故居深深的躹躬时,我的眼眶泛起了泪花。</h3><h3> 晚上,淮安战友在酒店举行了丰盛的接待晚宴,在医院看病的李富春来了,刚忙完一天工作的吕海、刁祝富、张正西来了,三十多年没有联系见面的严宏兵来了,十七位战友围座在大园桌前,个个脸上笑容满面,谈过去,说现在,放下了在家做家长的威严,重回十八九岁当兵的年代。孙明勤的妻子也被现场战友之情打动,端起酒杯和战友们举杯畅饮,一声嫂子,道出了所有老兵对军嫂的敬意。李富春的同学现任淮安区工商局副局长的陈尚林也从隔壁的房间赶了过来,他也是八0年入伍的老兵,看到甘、陕、淮三地战友相聚,他很高兴,做为曾经的军人,很珍惜战友之情,他端起酒杯,致祝酒辞和大家举杯共饮。</h3><h3> 宴席一直进行到晚上十一点多结束,回到宾馆,睡意全无,继续在李兰杰的房间里谈天说地,一些深藏在内心多年的往事和不为人知的秘密,也在酒后的闲谈中道了出来,细想起来那时的想法和做法是多么的幼稚。</h3><h3> 第二天早上,吃完早点,由王鹤啸、王福淮开车,马小文、李富春和我们一起到山东临沂看望洪指导员。</h3><h3> </h3><h3> (二)</h3><h3> 指导员洪德志是一九七三年入伍的老兵,山东临沂人,曾任三炮连指导员,他性格开朗,待人热情善良,关心爱护下属和战士,做政治思想工作方法灵活,善于从细微处观察战士的思想变化情况,有针对性的做思想政治工作,在连队大家喜欢听他的讲话和报告,有什么想法和难处,愿意找他诉说,是一位很受战士们尊敬的领导干部,他在三炮连的任职时间并不长,可在战友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影响。去年战友聚会,在身体有病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协助李兰杰等其他筹备组战友的工作,使战友聚会园满成功。他很关心退伍战友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是大家的好领导、好战友、好兄弟!</h3><div> 洪指导员从部队转业后,分配到临沂市人民银行工作,负责金银珠宝交易方面的工作,从军队到地方工作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切都的从头开始,他从学习专业知识入手,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很快成为临沂黄金珠宝领域的权威人士。退休后,他不甘平傭,合资创办了二家公司,从事黄金珠宝期货生意,业务做的很成功,去年因身体原因,他退出了公司管理层,放手让儿子和年轻人去干。知道他的腿不幸摔伤住院的事后,战友们很是挂念,就应约来临沂看望他。</div><div> 听说我们来临沂,指导员很高兴,不停地打电话询问车走到了那里?从那个地方下高速,他在啥地方接等事情。看到我们的车出现在高速出囗时,他兴奋地从等车的地方,一路小跑向我们走来。开车门、握手很感人的场面,我迅速的拿出摄像机,拍下了这温謦感人的瞬间。</div><div> 指导员把我们接到了他家里,这是一个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他家的房子是一栋独立的三层小楼,小区道路直通楼下,临路的一层有车库,一楼客厅的后门外是一个小花园,种有花木和蔬菜,房屋装修古色古香,简朴大方,在楼顶的阁楼上有一间书房,是指导员平时学习的地方,书架上整齐有序摆放着文学、经济、法律、社科类书籍,书案上放着笔墨纸等学习用品和朋友赠送书画作品,墙上挂着几幅装框的合影照片,其中一幅战友聚会的合影照最为显眼,指导员酷爱学习的精神,令人敬佩,值得我们学习。</div><div> 在指导员家里,我们边看战友聚会时的视频,边亲切交谈,看到指导员健康幸福的生活,我们很高兴,衷心祝福他家庭幸福,健康快乐!随后,我们来到临沂电视塔,站在二百米高的观光台上,整个城市风景尽收眼底,令人遗憾的是所有景物都笼罩在灰濛濛的雾霾中,忽隐忽现,恰似仙境。</div><div> 晚上,指导员在酒店热情的招待了我们,原副团长、转业后在临沂国士局工作的李局长也应邀参加了宴会。</div><div> 晚宴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回到了住宿的蓝海国际饭店,李兰杰召集我们在他的房间里,商量明年战友聚会的事宜,经过综合考虑,最后确定聚会地点放在湖北宜昌,李兰杰立即和宜昌的何先华战友通了电话,说明了聚会的事,何先华电话里表示同意在宜昌举行战友聚会,并马上和卢卫国战友商量,拿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征求各片联系人的意见后,确定日程和有关事项。</div><div> 第二天上午,我们和指导员的家人告别,离开临沂向海安进发,指导员一直把我们送到高速路口,握手道別,马小文看着指导员难舍的表情,动情的说“指导员你一定要保重身体,一会打个车回家”,指导员笑着说“不用,我有老年证,搭公交车就回去了”。听了这句话,一股暖流直冲眼眶,我强忍着不让泪水流出来,一头钻进车里,关上了车门,王鹤啸说“咱们走吧,咱们不走,他也不会走的”,车慢慢起动了,指导员站在路边还在向我们招手,直到汽车消失在他的视线里……</div><div><br></div><div> (三)</div><div><br></div><div> 淮安到海安共二百六十公里的路程,我们是乘火车去的,到了海安天已经黑了下来,在出站的路上,老远就看到汤子群等在出站口,向我们招手。他的像貌基本没有什么变化,高高的个头,清瘦的身材,穿着浅黑色的夹克外套,说话的语气和腔调同当兵时一样,棱角分明的脸上多了些世事的沧桑,没有了当兵时的稚嫩和天真,走路的姿势仍保留着军人的洒脱和英气。在相见握手的那一刻,他的眼神先是一怔略显惊讶,继而变为兴奋,满脸的微笑。是啊、三十多年过去了,当昔日的战友,从千里之外一下出现在面前时,那种情感的表达是一下难以适应的。</div><div> 到了宾馆,汤子群忙着为我们办理住宿手续,这时,大厅沙发上的一名中年男子,也站起来帮我们收拾行理,他中等个头,园脸庞,浓眉大眼,头发有些斑白,略显发福的身体,穿着园领长袖T恤衫,浅色外套。看他忙前忙后的样子,很是过意不去,我想和他打个招呼,表示谢意,当俩人的眼光相碰,我还没来得及张口说话,他的眼睛就转移了目光,头也偏向另一方,几次想和他搭话,都没有机会。办完登记后,我们一起上楼,他拿起孙明勤的旅行箱朝电梯口走去,因没带身份证,被保安拦住不准上楼,他很生气的说“家就在附近,难道上街也要带身份证”,这是自与他见面后听到的第一句话。在电梯内我问汤子群那是谁?汤子群说“陈汉平,八一年的兵,你不认识,刚才也忘了介绍”,李兰杰说“就是,你们都是八一年的兵,二排的”,陈汉平这个名字很陌生,我真的记不起来了。</div><div> 在去吃饭的路上,我对陈汉平说“我是李文军,陕西安康的,八一年兵,你还记得吗?”他笑着说“当然记得,刚才不敢打招呼,怕认错人,我们都老了,你的头发也少了,我的头发也白了。”陈汉平是个很健谈的人,他用海安普通话说出了三十多年的艰难历程,从部队复员后,在村上当了几年村主任,卸任后,组织了一个工程队,专门从事建筑装修工程,由于工程做的好,人又豪爽大气,在本地小有名气,平时除了在工地上班,回家后就领孙子,日子过的很幸福。孙明勤即刻加了他的微信,将他拉入了战友群,又一位战友、兄弟回家了。</div><div> 汤子群,是三炮连八一年兵唯一一位参加中越轮战的参战老兵,任一班长。战争结束后,同他一起参战的班长,不是提干就是上军校,他被转为志愿兵,从军十三年,一九九三年转业到地方,分配到供销系统工作,当时正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时刻,供销系统首当其中,成为第一批改制对象,基层供销社没有了,人员下岗分流了,上班之时也是下岗之日。工作安排上的不如意对一个参战老兵来说打击很大,二十多年来他承受了很多不公和委屈,坚强的走了过来,如今,政府也兑现了参战人员和志愿兵的政策补贴,他现在一家民营企业上班,女儿己经成家立业,妻子贤惠能干,家庭幸福美满!</div><div> 在和汤子群交谈的时间里,他说的最多的是参战时的经历,这也是他今生今世难以忘怀的记忆,说起战争,他的表情是凝重的,言语间表现出对逝去战友的无比怀念!作为一名军人,他为能参加卫国战争而自豪,为现在强大的军队和国防而高兴。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永远不要忘记那些保家为国流血牺牲的英雄们,不要忘记那些将美好青春奉献给国防建设的现役军人和退伍老兵们,他们才是这个时代值得尊敬的人!</div><div> 短暂的海安之行结束了,遗憾的是王善旺因在海南未能见面,罗希平没有联系上。我们的访友旅行没有结束,下一站我们继续前行。</div><h3><br></h3> <h3> (吴干成) </h3><h3> (四)</h3><h3> 吴干成,江苏淮安人,一九八0年入伍,退伍后,就到昆山发展,现全家都居住在这里。在从海安到昆山的路上,李兰杰就和他取得了联系,因儿子在苏州市买了房子开了一家美容美发店,需要人照看家务,这段时间他在儿子那边帮忙,晚上从苏州赶过来和我们见面。</h3><h3> 到了昆山,孙明勤、李兰杰的好友,七八年入伍的团通讯连战友张震林接待了我们,张震林从部队退伍后,就在昆山经商创业,事业干的很成功,与国内多家知名企业有业务往来,现己是昆山市的永久居民,家里的老人也从甘肃搬到昆山居住。听说我们到昆山来,他早早就开车到车站等候,接我们到他居住的千灯古镇住下,还在酒店热情的招待了我们,他的老领导好战友原通讯连薛连长也参加了招待。我和两位战友并不相识,座在一起后,听说都是当过兵的,并且同是一个团的,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相见恨晚的感觉,这种感觉一下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交谈饮酒,无话不谈。更使我深深的感到,战友之情是人世间人与人交往中,最纯真无私,大爱至上的友谊之情,它没有年龄之分、单位之分、地域之分、贫富之分、职务高低之分。因为我们曾经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军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是保家卫国!</h3><h3> 晚上九点左右,吴干成从苏州赶到了我们居住的宾馆,战友相见分外高兴,从一踏进房门开始,他的脸上就挂着开心的笑容,清亮的噪音叙述着人生的过往趣事,在这三十多年的岁月里,他有过㥬恍、挣扎,有过奋斗、拼搏,最终获得了今天幸福美满的生活。他很怀念部队的生活,很想念一起同吃、同住、同训练的战友,他万万没有想到能够在昆山和战友相见,在交谈中,孙明勤还将战友聚会时的照片给他看,很多战友他己经认不出来了,毕竟这么多年没有见面了,唯有见面,方能唤起曾经的记忆。我们一直交谈到深夜十一点左右。临走时吴干成激动的说:“明年的战友聚会我一定要去”,李兰杰对吴干成的儿子说,一定要孝敬好父母,父母给你们创下的基业很不容易,适当的时候多让他们出去转转。</h3> <h3> . 在淮安涟水机场前合影</h3><h3>左起:马小文、刘其宾、徐进、李兰杰</h3><h3> 孙明勤和夫人、 王福淮、潘宏俊 </h3><h3> 李文军</h3><h3>拍照:王鹤啸</h3><h3><br></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河下古镇参观游览</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河下古镇参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刘其宾、徐进、李兰杰、邵寿珍</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孙明勤的夫人、王鹤啸、王福淮、马小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兰杰(左)和董万金(右)交谈</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进(前)邵寿珍(中)潘宏俊(后)</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孙明勤、刘其宾、董万金、潘宏俊、邵寿珍、徐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河下古镇参观,左起:董万金、孙明勤的夫人、李兰杰、邵寿珍、王福淮</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在吴承恩故居前合影留念</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王福淮、徐进、殷建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观古镇民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潘宏俊家的院子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孙明勤和夫人、李兰杰、刘其宾</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徐进、李富春、王鹤啸</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马小文、王福淮、吕海、殷建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李兰杰、刘其宾、邵寿珍</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徐进、李富春、张正西、王鹤啸、潘宏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严宏斌、董万金、马小文、王福淮</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兰杰(左)和王鹤啸(右)相互敬酒</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进、李兰杰互敬酒,中间俩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富春给军嫂敬酒</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富春(左)严宏斌(中)张正西(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李富春、张正西、王鹤啸、潘宏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潘宏俊、刁祝富、严宏斌、董万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王鹤啸、潘宏俊、陈尚林局长、严宏斌、董万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刘其宾、孙明勤和夫人、洪指导、李兰杰、马小文、李富春、王福淮、李文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孙明勤、洪指导、王鹤啸</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孙明勤、洪指导、王鹤啸、马小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李富春、刘其宾、王福淮、李兰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孙明勤的夫人、洪指导员的夫人和孙子</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洪指导员的小孙子</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孙明勤、李兰杰、洪指导、李团长、刘其宾</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洪指导员夫人、李富春、王鹤啸</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李兰杰、洪指导、李团长</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李兰杰、洪指导、李团长、刘其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右起:孙明勤的夫人、王鹤啸、李富春</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右起:马小文、王福淮、刘其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右起:李兰杰、孙明勤、汤子群</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兰杰(右)和汤子群(左)举杯畅饮</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汤子群妻子、孙明勤妻子、汤子群、孙明勤</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汤子群妻子(左)孙明勤妻子(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孙明勤(右)和陈汉平(左)举杯共饮</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汤子群(左)李文军(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刘其宾、李兰杰、薛连长、孙明勤和夫人、张震林、李文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李兰杰、刘其宾、孙明勤和夫人、张震林、李文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薛连长(左)和孙明勤夫妇相互敬酒</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右起:刘其宾、李兰杰、徐亚冲、李文军、孙明勤和夫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亚冲(左)李兰杰(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起:徐亚冲、李兰杰、孙明勤和夫人、刘其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