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有百花秋有月,</p><p class="ql-block"> 夏有凉风冬有雪。</p><p class="ql-block"> 若无闲事挂心头,</p><p class="ql-block"> 便是人间好时节。</p><p class="ql-block"> 人生亦如四季:走过花季童年少年,经历热烈奔放的青年,秋风缓缓吹起,迎来了满眼金黄的中年。人到中年心最累情最真。</p><p class="ql-block"> 重阳节第二天,放下杂念,放松心情,享受着深秋初冬的阳光,单人单骑,沿韩江而上,目标阴那山下的万福寺,沿途看江、看水、看佛寺、看梯田、看名人故居。</p> <p class="ql-block"> 早餐是大曲溪粿汁,草根阶层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 晨风有点凉,阳光有点暖。走过万水千山,还是小城独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路中央绿化带盛开的异木棉,有点象樱花,有点象紫荆花。</p><p class="ql-block"> 双向6车道的公路又在修路了,暂时有点脏乱,应该不久就会修好,路宽好走景好车少,一定会羡慕死潮州和汕头的车主。</p><p class="ql-block"> 一直都觉得在潮汕三市中,揭阳的交通环境是最好的,不仅路宽景靓,揭阳人也厚道,许多车友都有共同的体会,在其它二个市开车,分分钟都可能会危险掺队、加塞。</p><p class="ql-block"> 单就开车而言,许多人认为还是我大揭阳人文明。</p> <p class="ql-block"> 一天行程规划:早上七点从揭东出发,计划沿韩江而上,到达大埔万福寺。考虑到潮州至留隍有载沙货车经过路况不好,此段路改经过古巷、茶背到留隍。回程绕大埔县城,经饶平到凤凰回来。总路程约355公里。</p><p class="ql-block"> 沿途景点:留隍大桥欣赏江景及江边吊桥楼、万江古庙、惠仁圣寺;高陂镇李光耀故居;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大麻镇小留村(花);万佛寺、梯田。三河坝红军纪念馆,三江源雕像,泰安楼。</p> <p class="ql-block"> 通过古巷的搓板路,在登塘的公路边看到“粤东第一泉”的招牌,里面估计是游泳池。</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看过很多号称粤东第一的称谓,如粤东第一峰铜鼓嶂,粤东第一漂龙鲸河,粤东第一瀑布龙归瀑……</p><p class="ql-block"> 第一总是让人向往,比如说广东第一峰,一直想去……</p> <p class="ql-block"> 跑了很长一段无人烟的山路,忽然就进入一个热闹的集市,看见路边的茶背幼儿园,原来传说中的茶背已经到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刻意不使用导航,企图锻炼一下大脑防老年痴呆。</p><p class="ql-block"> 然而这些年习惯了单跑的时候有林志玲耳边轻语,为我指路,离开导航一下子耳边就只有风声,在没有路牌的地方便难以辩认了。</p><p class="ql-block"> 在古巷问一个清洁工阿姨茶背怎么走,阿姨思索了一会,告诉我这条路转过去一直走就是了……并提醒我,阿弟,你要骑摩托车去么?茶背很远的!</p><p class="ql-block"> 在老人家看来茶背是很远的,这个年纪的人大多一辈子辛苦,为了生存,为了养儿育女终日省吃俭用辛苦劳做,不象我们可以到处去旅行。或许老人家这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家乡,茶背对她而言只是个传说中很远的地方,只知道目标和方向,所以问起茶背才有开头的思索。</p><p class="ql-block"> 同样是问路,有过完全不一样的经历:在汕头问路曾碰到二个年轻人,一个给我指错了方向,一个看我一眼不理我……后来问了一个老人家,他热情给我详细指了正确方向。有一次在潮州问路一个老人家,他说刚好也要去附近,直接带我过去……年少的时候第一次骑自行车去黄岐山半路找一老人家问路,老人左看右看思索很久一脸歉意跟我说,不好意思我不知道怎么走……在那之后很多年里,伙伴们常拿老人这个表情开玩笑,靠,不知道就不知道嘛,还哦哦哦,摇头晃脑最后居然说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想说,老人家们,给你们点赞了,你们都很真诚。阿姨,您的提示很温馨,茶背其实不远。黄岐山问路的老人家我欠你一个真诚的谢谢……</p> <p class="ql-block"> 茶背至留隍,全是大山,路是新建的很好走,风很大很冻。一路上哆哆嗦嗦浑身冰冷,到了留隍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风也停了,阳光晒着后背暖和了,那种感觉怎么说?或许就是避风港,温暖的家的感觉。中国人崇尚风水,有温馨感觉的地方风水上肯定错不了。</p><p class="ql-block"> 从一路荒无人烟的山区进入留隍视觉上落差特别大,银行、宾馆、电信,车水马龙突然就繁华起来。路牌上有一个字很特别,字库里没有。关于"阝留"字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相传南宋末代皇帝赵昺被元兵追击,他带着一批大臣在一个雨夜里躲进宫汶头的万江古庙的一株大榕树下避雨。过了一阵,雨歇天晴,君臣们欲走,雷雨又至,只得缩回树下,连续几次都是如此。一近臣向皇帝进言:"万江庙小,可留皇上,天助我也!"皇帝听其言,便在庙里夜宿。临走,在香案上用香灰写下"留皇"两字。虽然是一个落难的小皇帝,但他的到来,却成为万江这个小地方的人们经历见闻中的一件大事。事后,当地的人们为纪念此事,便将万江改称"留皇"。后来,蒙古人统治中国,是谓元朝,当地人们害怕因地名"留皇"引起祸端,故将"留皇"两字的左边各加上耳旁,便成为今日之"阝留隍"。这个"阝留"字,是阝留隍这个地名所专用的。而今字典还没有收入这个字,新旧中国的新旧版本《辞源》和《辞海》都没有这个字,由此可反证这个传说的可靠性。</p> <p class="ql-block"> 韩江边上的吊脚楼。房屋分上下两部分,下部分用立柱架空,上部分楼上为客堂与卧室,四周伸出走廊,可一览韩江秀色。楼前面街开铺,楼后临江揽水。</p><p class="ql-block"> 十多年前来的时候吊脚楼还保持着比较古朴的外观,破旧的木构楼,临江伸出的走廊下面有零乱木柱子支持着,看上去让人特别担心楼的安危。零乱密麻的柱子谈不上美感,却与破旧的吊脚楼形成一个与现时代完全不同的印记,记载着风雨飘摇的绵绵经历,诉说着寻常百姓的悠悠往事。如今看到的已经全然是崭新的钢筋水泥加瓷砖结构,难觅旧貌了。社会进步是好事,如果旧的东西能保留下来,形成对比,对孩子们是很好的教育,会让人们更珍惜安定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据说,吊脚楼群的形成,是贫苦民众的群体杰作。旧时城里住的多是商贾富人,贫穷者找不到栖身之处,只能在城郊想办法立足。他们于是在江边狭长地带筑屋,一半陆地一半水面地凌空架起简易住宅。</p> <p class="ql-block"> 留隍是丰顺县第二大镇,主要资源有水力、河沙、瓷土……路上汽车掉下的砂子也多,开摩托车要特别小心。</p> <p class="ql-block"> 沿途是这样的道路,夹道有竹林,左边竹林外侧是韩江,右边偶尔经过村庄。</p><p class="ql-block"> 有骑车的老人,有玩耍的小孩,有狗……风景一般,没有春天的滋润,也没有夏天竹林茂盛欣欣向荣生命力旺盛的样子……,对于出行,自我感觉只是沿途风景不讨厌就好,四季皆有自己的美,存在就是合理,平凡的地方总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所在。</p><p class="ql-block"> 对我而言,这个季节,这样的行程,有暖阳,有爱车,有人,有温馨便已知足。</p> <p class="ql-block"> 这图片好象是潭江镇附近的水利枢纽,在高陂上游也看到一个在建的大型水利工程。</p><p class="ql-block"> 摩旅一个很大的优点是与环境零距离接触,阳光,雨露,空气,风都是汽车旅行所无法拥有的。尽管是戴着全头盔,山区清鲜凉爽的空气还是不时钻到头盔里面。就这样一路享受,背后是暖阳,迎面是新鲜的凉风,四周是山,是韩江,是村庄,看到好的风景就停下来拍拍照片,喝喝茶,渐渐忘了自己身处的具体位置。</p> <p class="ql-block"> 韩江水,一路上最大的印象是干净清澈。曾经何时,我们老家的水也这么清澈过。</p><p class="ql-block"> 期待绿水青山,创文我是举双手赞成。</p> <h3>潭江镇镇区。</h3><h3></h3> <p class="ql-block"> 很多年前跟老柯走过这条路,还在大堤上停留过。大堤加高加宽加护栏俨然就是一条观景长廊。</p><p class="ql-block"> 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成效是环境变漂亮了。</p> <p class="ql-block"> 公路边的大树,一下子勾起八十年代的记忆。那时候大树开花的季节到处漂着一种带香又辛的味道。小时候为了收集燃料还跟姐姐在公路边捡过树叶……满满的怀旧。</p> <p class="ql-block"> 稻谷成熟了,满眼金黄。此刻大东的坪山村梯田应该又成了黄金色的海洋。自从大东开始收费之后只去过一次,门票60元,对我这样的工薪收入真的是太贵太贵了。</p> <p class="ql-block"> 环境好,空气好,水好,短时间旅游出来见见世面确实是不错。</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都有很深的落叶归根的情节,哪怕漂洋过海,客死他乡都想办法在老家做点什么事,修修祠堂,建建学校……大埔号称“客家的香格里拉”除了环境原始之外,历代华人华侨留下的各时期建筑也是非常可观,在许多老祠堂宗族牌位上仍然给海外族人留了位置。</p> <p class="ql-block">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故居。实际上故居是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于公元1884年建造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李光耀本人并没有在那里居住过。</p> <p class="ql-block"> 李光耀与邓小平握手的雕像。</p><p class="ql-block"> 不管你喜不喜欢他,你都得承认他是一个少见的明白人。</p><p class="ql-block">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他都明确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以及如何得到它。</p><p class="ql-block"> 到治国的时候,他也非常明白新加坡需要的是什么,以及如何得到它。</p><p class="ql-block"> 他用管理企业的方式管理国家,让一个不毛之地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p><p class="ql-block"> 看到他会联想到自己虚度的半生。苦也一生,乐也一生,成功也一生,失意也一生,只要努力了拼了就无愧今生。想想自己,读书的时候每学期老师评语总有二个字“好耍”(现在想起来那些年老师评语可能都是抄袭前学期的),上课跟同学翻墙出去校外吃油饼,拍拖的年龄里只有拍球的记忆,工作几十年一直是最低层的草根……每一个阶段都是在混日子。</p><p class="ql-block"> 不过今年给自己定的目标倒是基本实现了:买一辆车,换一套房,环世界旅行……只有改掉爱吹牛的目标没有实现。</p> <p class="ql-block"> 李光耀与夫人柯玉芝塑像。</p><p class="ql-block"> 据说他们是同学,李夫人是学霸,班里成绩最好的两个人,夫人第一,李第二……两人互相较劲,最后却一生相伴……。当年歌曲《白狐》推出后好多人感触良深,特别是深夜听歌,那句“我爱你时你正一贫如洗寒窗苦读,离开你时你正金榜提名洞房花烛”让人唏嘘不已。茫茫人海,哪个是我千百年前放生的那只白狐……?李是幸运的!</p><p class="ql-block"> 文字介绍中最感人的是那一段:柯玉芝已中风卧床两年,但是他不但不弃不离,每晚还会陪在她身边,读她最喜欢的诗给她听。每天都会坐在床边,看着身子无法动弹及讲话的妻子,诉说自己今天做了什么事。他一直守着基督徒的结婚誓言,“无论病痛或健康,无论结果如何,都要爱他、照顾他、珍惜他,直到生命的尽头”。</p> <p class="ql-block"> 中午之后气温急升,只要车一停下来一身骑身服马上就要冒汗。</p> <p class="ql-block"> 中午,大麻镇进午餐。小胖今天表现很棒。长途摩旅好伙伴。</p> <p class="ql-block"> 从大麻镇到万福寺,沿途10多公里共有小留、大留、中村、下村、坑尾和桃石六村,当地政府投资打造30里美丽田园风光带,打响“千年万福寺,百年康美村”的美丽乡村品牌。</p> <p class="ql-block"> 6个村各有特色,小留村十里荷花,大留村紫薇,中村数十亩花色各异的玫瑰,坑尾村百万葵园,让30里田园长廊分外妖娆……这个季节有点遗憾,荷花、玫瑰和向日葵都没有看到。</p> <p class="ql-block"> 老房子的墙上仍然可以看到毛泽东时代的标语。</p> <p class="ql-block"> 大麻镇小留村有着“大埔华西村”之称。由外出乡贤出资建设后无偿提供给村民居住的现代化社区, 是梅州市首个广东省“宜居村庄示范点”。</p> <p class="ql-block"> 坑尾村座落在险峻雄伟的阴那山下,以“神山、群峰、奇石、浮云、梯田、特产”著称。目前游客稀少,开发空间巨大。</p> <p class="ql-block"> 这地方露营不错,有水有电,还有亭子避雨。梯田也是不错的选择,想想晚上在那里搭起帐篷,亮起帐篷灯,万山俱寂中,几张帐篷独亮,第二天一睁眼就已经身处千亩梯田之中……想想都新鲜!</p> <p class="ql-block"> 万福寺始建于公元834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为韩江水系四大名寺之一,坐落于阴那山东边,是大埔县的主要风景旅游区之一。</p><p class="ql-block"> 图片这效果一看就让人不由自主深吸一口气。壮观,够气场,透过图片似乎可以呼吸到高山密林的负离子。</p> <p class="ql-block"> 山后面有一条水泥路,远处是最高峰玉皇顶高拔1297米。可以考虑徒步。</p> <p class="ql-block"> 佛前,不敢奢求太多,你若安好,便是晴天。</p> <p class="ql-block"> 阴那山下,万福寺里,观音阁前,泡上一杯工夫茶,吹吹山风,晒晒暖阳,听听鸟声,惬意。</p> <p class="ql-block"> 脱靴,踩地,轻松。</p><p class="ql-block"> 幸福的感觉有时候是比较出来的:穿着骑行服,穿着高帮靴,奔波了大半天,又渴又累;在千米高山下,悠静寺庙里,卸下装备,喝上一口甘醇醒脑的工夫茶,幸福,是必须的。</p><p class="ql-block"> 小憩一下,下午又要赶路,半天200多公里的路程啊,有点归心似箭了。想家人,想家里的窝,想沐浴之后靠在床上看电影的惬意……每 一个驴友都是恋家控。</p> <p class="ql-block"> 回程,大埔到新丰导航走了一条新路,一时大意,没料到这一路上道路被大车给压坏了,水泥地面完全破碎,速度只能在20公里左右龟速前进。</p> <p class="ql-block"> 导航模式选择了“逃避拥堵”,以前遇到路上修路塞车是挺好用的,系统总会提醒和绕行,没想到遇到烂路完全不起作用。</p><p class="ql-block"> 想想也对,这一路上除了偶尔的泥头车基本连人都难见到,确实是不拥堵啊。好痛的领悟!</p><p class="ql-block"> 所以长途出行除非路况熟悉,否则还是不要选择省道以下的县道乡道。这种路如果途中遇到车坏了连找个救援都成问题!!!</p> <p class="ql-block"> 因为计划中没有烂路,这段路开得很辛苦而且比预算了多开了近一个多小时。为了在天黑前赶回家分秒必争,平常是能不超车就不超车,今天是能安全超车就要超车。</p><p class="ql-block"> 经过凤凰,路上修路造成大塞车,幸好开的是摩托车影响不大,晚上6点30分安全到家。</p><p class="ql-block"> 虽然前方塞车,车辆排成一道长龙,却没有一辆车逆行加塞,整个左道完全空出来,驾驶员的素质值得点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