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重阳后

惠风和畅

<h3><font color="#010101">  重阳节,这个仿佛黄昏色调、染尽秋意菊香的节日,是祭祖节、是登高节、是敬老节、是菊花节。</font></h3><div><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在古代,每逢九月初九,都要举家登高望远。</span><br></div><div><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望远,当然是为了观赏美景,观赏漫长的寒冬到来之前、最后的一瞬绚丽秋景。</span><br></div><div><font color="#010101">  在祭祖心理和敬老意识中,有“人间重晚晴”的生命情怀,在登高望远和菊韵秋香里,“有暗香盈袖”的 生活诗意,而在“我言秋日胜春朝”的重阳节,更可以有一份“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壮志豪情与天高地阔</font></div><h3><font color="#010101">比如孟浩然唐诗里写“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与友人把盏对菊、共话重阳;所以, 在独属于菊瓣长长的重阳深秋,菊花与重阳活动形影不离,重阳与菊香飘摇融为一体。</font></h3><div><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阳,就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在里面,重阳节由此有着为老人祝寿吉祥、祝祷长寿安康的节日寓意。</span><br></div><div><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尊亲孝亲,该是任何家庭里永恒不改的话题;</span><br></div><div><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敬老爱老,这是任何社会中体现文明的标度。</span><br></div><div><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在人生暮年,心境不免走向苍凉,身体不免走向老态,生命不免走向衰落。但是,依然可以有“夕阳无限好”的另外一种人生状态里的美,依然可以有“为霞尚满天”的另外一份璀璨光华绽放给人间,那是蓬勃朝阳不及的大器晚成,是正午日头不懂的成熟厚重。</span><br></div><div><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处在一年秋尽、行至岁末的重阳,如同经过一天运转、行至暮时的夕阳,提醒着人们去关爱、去感谢、去敬重,那些经历一生奉献、行至晚年的老者。</span><br></div><div><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div> <h3>  今年的重阳节于我们家而言将是个永远难以忘却的日子,重阳节的前夜,九十八岁高龄的爷爷离开了我们!爷爷曾经浑身使不完的力气,用自己的勤劳能干养育子女,在一贫如洗的岁月,用脚板,用双手,用肩膀撑起一个家!一个贫苦农民父亲培育出两个名牌大学的儿子(一个兰州大学,一个北京大学)。曾经因为我的父亲上学时回来要一块钱家里拿不出,我的爷爷犁着地从地这头到那头流了两眼泪!就是这样也没有让他的儿子辍学!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是何等的不易!我的爷爷是何等的吃苦受累又是何等的有智慧!如今他的孙子们也在不同领域有所建树。爷爷依然不离故土,不辍劳作,年初还会照顾自己,会种菜,春天以来身体健康状况不太好,但生活还能自理,前几天不舒服要回老家,回去不久就永远离开了他所热爱的人生。</h3> <h3>  丧事一般都是戴上白色的孝布,可是爷爷的葬礼重孙辈却有幸戴上小红帽!这在我们老家的村子里也是第一次,因为爷爷的高寿,给了后辈带小红帽的机会,爷爷您看到这一幕的话是不是悄悄的笑了呢?</h3> <h3>  流着泪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内心里有不舍也有释然。爷爷无愧于自己的人生,坚强乐观的度过人生百年,给后辈留下宝贵的努力奋斗的精神财富,我们实在应该于泪水里微笑,在心里默默为他喝彩。</h3> <h3>  房前树木高大苍翠,屋后干渠碧流微波,田埂上蒿草依旧,只是少了您的身影。。。</h3> <h3>  您一身力气,挖了一辈子的地。我的奶奶曾经说你是耙地欢,如果是,您也是咱们村最厉害的耙地欢!因为您刨地下力,产量高!您这个耙地欢耙了一辈子的地,最终躺在自己最热爱的土地里,可以安心酣睡了。</h3> <h3>  送您最后一程,我们还是哭红了眼睛,在您的身边我们像小时候一样依偎在一起,是您送给我们的最后礼物。</h3> <h3>  家人们再坐在一起,我们笑着谈我们记忆里的美好,还有美好记忆中的您。身边小孩子们在玩耍,气氛温馨有爱 ,仿佛您不曾离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