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0月28日是个星期六,重阳节。</h3><h3>一大早,吴园园就起床了,她准备去自己所驻的孟寨镇吉米张村贫困户家"走亲戚"。</h3> <h3> 吴园园在县政协办公室工作,半个月前被组织抽调,成为舞阳县数百名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中的一员。</h3><h3> 刚开始她心中很是不安,不知道怎么才能干好脱贫攻坚工作?不过,很快她就不再困惑,不再茫然。为打赢2017年底舞阳脱贫攻坚这场战役,县委、县政府动作迅捷,力度之大,方法之妙令人称道。动员大会,誓师大会,重点工作推进会,学习培训,经验交流,专家讲座...从县里开到了市里,从镇里开到了村里;各种扶贫政策,文件汇编,知识读本,宣传资料发了一本又一本;"舞阳驻村"、"孟寨第一书记"等微信工作群,把扶贫工作部署,工作动态进行及时发布,给广大驻村干部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市县督导组的严格要求,镇村干部的热情帮助,贫困群众的信任和理解,让她意识和感受到了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h3> <h3> 通过学习培训,她知道了"3026元""两不愁三保障",""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工作法…这些扶贫数字和专业术语。通过走入村查阅档卡,察看危房,访贫问苦,与村组干部党员座谈…她清楚了了吉米张村的基本情况,知道了村上11个贫困户每家的致贫原因和收入,知道了他们到2017年底是不是能够脱贫?她很快调整好了心态,并适应了这种快节奏的扶贫工作模式。</h3><h3> 镇党委书记孙涛,镇长罗中兴多次到村上看望驻村队员,指导工作。而让她感到更踏实的是所在单位,县政协办这个"娘家人"的关心和支持。驻村工作刚开始,陈乐民主任就带着各种物资到了村上,"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不少,"牙膏牙刷洗脸盆"应有尽有,由"新表新里新棉花缝制的"八斤重的被子,六斤重的褥子",让她从身上暖和到了心里。当"扶贫日"住在村上的陈青枝主席一边和她淘米做饭,一边商讨村上脱贫工作时,她觉得工作有方向,有动力,有信心,浑身充满了力量。</h3> <h3> 因为自己驾车还不太熟练,吴园园叫上了同样正在驻村扶贫,也是第一书记的丈夫开车。"五天四夜工作法"实行以来,两人都是周一下村,周五晚上才到家。两个人掂着新鲜蛋糕和水果,捧着一盆杜鹃花来到吉米张村低保贫困户王清坡的家里。</h3> <h3> 王清坡的遭遇令人唏嘘,老伴患病多年,独生子在几年前突然病故,儿媳远走他乡,撇下了一个小孙女跟着年迈的老两口相依为命。</h3><h3><br /></h3><h3> "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党和政府没有忘记困难群众,时时刻刻关心着贫困人口。"享受低保,大病救助,金融扶贫,香菇种植分红,危房改造,让他家"增加了收入,看得起病,住上了安全房子",为确保到2017年底他家能够脱贫,乡里又给67岁的王清坡安置了公益岗位,让他每月又增加了300元收入。</h3><h3> 令人高兴的是,小孙女王美乐今年又考上了郑州一所大学,给这个贫困家庭带来了希望和安慰。得知消息后政府派人送来2000元助学金,乡村积极协调帮她申请助学贷款。</h3> <h3> 王清坡家的大门敞开着,他的老伴正在给93岁的母亲梳理头发,院子里摊的,房檐下挂的,墙角里垛的到处都是金灿灿,黄澄澄的玉米,一派丰收景象。他居住了几十年的旧瓦房,经过"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变成了漂亮的粉墙红顶,"温馨家园行动"也让他家有了一间明亮的厨房。农家小院显得格外温馨和喜庆。</h3><h3> </h3> <h3> 从王清坡家出来,吴园园又和村干部一起带着刚入村的志愿者们,开始了对贫困户逐一慰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