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干肾活检病理两年多,渐渐的开始喜欢上了这个微观世界,常常惊叹如此微小的结构竟然会有如此强大的功能。一说起肾脏病,大部分医生可能想到的都是蛋白尿血尿水肿等症状,殊不知,这些症状的背后有着各不相同的病理表现和病理机制。在此和大家分享下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微观世界。</h3> <h3>免疫荧光 :用带有可发光物质的已知抗体去检测肾组织中的抗原,此图展示的是肾小球上免疫球蛋白IgG 沉积( x100倍)</h3><h3><br /></h3> <h3>免疫荧光 :IgG ( x200倍)</h3><h3>免疫球蛋白IgG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上细颗粒样沉积</h3> <h3>免疫荧光 :IgG ( x200倍)</h3><h3>免疫球蛋白IgG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上细颗粒样沉积。</h3> <h3>免疫荧光 :补体C3( x100倍)</h3><h3>此图展示的是肾小球上免疫球蛋白补体C3沉积( x100倍)</h3> <h3>免疫荧光 :补体C3 ( x200倍)</h3><h3>免疫球蛋白补体C3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上细颗粒样沉积</h3> <h3>免疫荧光 :补体C3 ( x200倍)</h3><h3>免疫球蛋白补体C3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上细颗粒样沉积</h3> <h3>特殊染色:PASM(六胺银+马松三色染色)观察肾小球基底膜病变。I期膜性:肾病增厚,可以见到空泡变性; II期膜性肾病:基底膜弥漫广泛钉突形成(见图示);</h3> <h3> III期膜性肾病:可见基底膜链环形成,也称之为假双轨(见图示)。</h3><h3>真双轨:在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插入到内皮细胞和基底膜之间,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双轨或多轨,称为真双轨。</h3><h3>假双轨:在膜性肾病时,以为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基地膜上,基底膜反应形成凸起(钉突)逐渐包绕免疫复合物,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双轨,称为假双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