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登王莽岭,焉知太行山。

一片羽毛

<h1><br></h1><h1> 山西晋城市陵川县东40公里的崇山峻岭中,有一座巍峨挺拔的大山名叫王莽岭,相传西汉王莽追赶刘秀到此安营扎寨,故名。</h1><h1> 王莽岭风景区由王莽岭、锡崖沟、昆山挂壁等景点组成。最高的主峰海拔1700余米,最低处跌入谷底海拔仅300米左右,与河南省辉县接壤。这巨大的落差,造就了云海、日出、奇峰、秀谷、飞瀑,形成了八百里太行最著名的自然景观。这里风光秀丽,景色诱人,有 “清凉圣境”、“避暑天堂”“世外桃源”、“太行至尊”之美誉。</h1><h1> 我们经晋城、临川抵达王莽岭,在景区内营盘村的一农家客栈投宿。听客栈老板娘说,前几天阴天下雨,明天可能会放晴。休息一晚,第二天果然天气晴朗,我们庆幸自己的好运气,一早就乘景区交通车上了王莽岭。岭上较平缓,有四通八达的游览步道,是一个山地徒步的绝好地方。</h1><h1></h1><h1><br></h1> <h1><br></h1><h1></h1><h1> 太行山从北向南逶迤绵延800多里,伸展于河北、山西、河南三省。位于山西南部与河南交界的王莽岭属于南太行。它有着太行至尊的王者风范,几座主峰壁立千仞、高耸挺拔,其它五十多坐小峰高低错落,罗列于旁,虎踞龙盘、仙气袅娜。</h1><h1><br></h1> <h1><br>  王莽岭有着“太行天上脊”之美誉。站在山上望下去,四周绝壁如削、苍松翠绿、云海浩瀚、大气磅礴。</h1><h1></h1><h1><br></h1> <h1><br></h1><h1> 走在太行屋脊,眺望远方,层层山峦尽收眼底。</h1><h1><br></h1> <h1><br></h1><h1> 王莽岭壮观之处,莫过于云雾。每逢晴日,峰峦沉浸在茫茫云海中,其磅礴辉煌之势,一如泰山之顶。登上太行云顶,观望四周,有时这里能见到比大海还壮阔的太行云海。今天虽没有看到云海,但浓浓的云雾从山谷中、险峰后涌出,在天空中云卷云舒,瞬息万变,如云山幻影一般。</h1><h1><br></h1> <h1><br></h1><h1> 四围的山峰一直被云气遮掩,若隐若现,景象随云雾的变化而变化万千,这就是王莽岭的神奇之处。</h1><h1><br></h1> <h1><br>  沿着崎岖的小道前行,每次停下来抬头观望,四下的景色都让人感到惊喜。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一幅幅变幻莫测的水墨山水画。在山上俯瞰峡谷,云雾缭绕其间,韵味更为浓厚,令人神往不已。</h1><h1><br></h1> <h1><br></h1><h1> 千姿百态的峰峦群山如同一幅美妙绝伦的画卷映入眼帘,如写意山水,泼墨渲染,似真似幻。细看千姿百态的山峰,勾勒分明,形态逼真,活灵活现。这些石峰高低不同,大小不一,拟人似兽,惟妙惟肖,当地人按其形起了不同的名字。<br></h1><h1><br></h1> <h1>  </h1><h1> 登上一峰顶,俯瞰山下:茫茫浓雾滚涌向上,云蒸霞蔚,颇为壮观。由于王莽岭处于黄土高原与中州平原断裂地质带最险要处,巨大的落差,产生了绝壁千仞、群峰林立、危岩相跌、峡谷纵横的地质奇观;同时冷暖气流在此交汇,形成在北方罕见的四季云涌雾腾的气象景观。</h1><h1><br></h1> <h1><br></h1><h1> 中午时分,云雾渐渐向上扩散。 群山依然为雾笼罩,不过雾已不是那样浓了。</h1><h1><br></h1> <h1><br></h1><h1> 天空逐渐放晴,但远方无数层峦叠嶂之上,依然是迷蒙云雾。</h1><h1><br></h1> <h1><br></h1><h1> 我曾徒步穿越并走过北太行的许多地方。令人称奇的是,这里与太行山其他地区多是光秃秃的石壁和赤裸裸的土坡不同,这里的高山深谷中遍布浓密的茅草、翠绿的苍松、茂盛的丛林。一路上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游览于此,既有高山行止的感觉,更有“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之感慨。</h1><h1><br></h1> <h1><br></h1><h1> 顺着陡峭的石壁,往下看是万丈深渊。这时你才真正感觉到“万壑树参天”的“壑”是什么意思了。</h1><h1><br></h1> <h1>  </h1><h1> 山顶上有一处袖珍石林,它集五岳雄、险、奇、秀于一身,千姿百态,万象包容。看解说这是远古地质变化,海底抬升隆起后又历经亿万年风化剥蚀而形成的。大自然真是神奇!</h1><h1><br></h1> <h1><br></h1><h1> 沿途高山和峡谷随处可见。王莽岭所处这种平原与高原的分水岭式的特殊位置,造成了它罕见的地质景观,一面是丛山峻岭,一面是平畴沃野;巍峨中蕴含着灵秀,秀丽中又不乏大气。<br></h1>   <h1><br>  刀削斧劈般的悬崖拔地而起,上顶云天,危峰兀立,令人望而生畏。远远地望去,那悬崖是那么高,那么陡。</h1><h1><br></h1> <h1><br></h1><h1> 站在此处不禁感叹:八百里太行山不仅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中州平原的天然分界线,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从古至今,两千多年间烽火不息,战火不断。尤其是抗日时期,太行山作为八路军创建的根据地而彰显的太行精神,一时成为中华民族脊梁的象征。</h1><h1><br></h1> <h1><br></h1><h1> 尽管已经是深秋,但山峦苍翠依然,微风吹动绿叶松针,仿佛传来了大森林的密语,向你轻声诉说古今沧桑。</h1><h1><br></h1> <h1><br></h1><h1>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分布呈三个阶梯。位于第一阶梯的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第二阶梯分界线有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的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h1><h1> 太行山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处于我国版图第二、三台阶的边缘。站在王莽岭山顶俯瞰,既可感受高山大川的宏伟气势,又能体会宽阔平原的非凡气魄,完全是一派威武雄壮的粗犷景观。行走其间,大有群峰脚下立、一览众山小之感。</h1><h1><br></h1> <h1><br></h1><h1> 太行山的秋色很有特点,每年到十月中、下旬是山上最美的季节,红的像火,黄的像金,绿的似翠,层林尽染,如诗如画,让人流连忘返。<br></h1><h1><br></h1> <h1><br></h1><h1> 沿着这条小道下山就能到营盘村,路旁悬崖石壁仰面压来,高得像就要坍塌下来咄咄逼人。</h1><h1><br></h1> <h1><br></h1><h1>  西崖沟是王莽岭的另一景区。乘车去西崖沟,汽车沿蜿蜒曲折的锡崖沟挂壁公路下行。这条挂壁公路是当地农民历经三十年才修通的,全长七千多米,在锡崖沟与河南的路连通。这段路山西人叫“下界路”,河南人称“登天路”,可见其路之险。短短几公里的距离一路下坡,公路从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度,直下到几百米高,真是摄人心魄。</h1><h1><br></h1> <h1><br></h1><h1></h1><h1> 锡崖沟因传说仙人道士曾在这里冶锡炼丹而得名。在锡崖沟的大山谷中,从北到南分布着十几个村子。我们在西崖沟到处走走看看。十月底已经是这里的旅游淡季,来这里的游客不多。周边红岩绝壁大峡谷、瀑布等都值得一看。</h1><h1> 正是收获的季节,尚未采摘的山楂透着诱人的色泽,令人垂涎不止;金黄色的柿子挂满枝头;村庄里一串串、一垛垛金色的玉米装点着家家户户简陋的院落。</h1><h1><br></h1> <h1><br>  大瀑布直泻而下,落差有一百多米,声宏如雷鸣。尚未见其真容,轰鸣声已撞击着耳膜了。</h1><h1><br></h1> <h1><br></h1><h1> 昆山挂壁公路是王莽岭的另一看点。站在山谷一边小路上,对面悬崖上的挂壁公路历历在目:岩壁上大小不一的窗洞一字排开,公路从悬崖中当腰穿过,真可谓“上罩危崖、下临深渊”。经过与公路洞口的工作人员交涉,得以进洞拍照。这条公路长度约有三千多米,是太行山区七条挂壁公路中最短的一条,也是最窄、最险的。从营盘村穿过这条公路,就可到达河南辉县万仙山景区的郭亮村了。</h1><h1><br></h1> <h1><br></h1><h1> 挂壁公路是当地最有特色、在峭壁上人工开凿而出的奇险公路。<br></h1><h1> 为了施工方便和开通后取自然光照明,挂壁公路多贴壁而凿,相隔十余米旁开一侧窗。从远处望去,这一线侧窗勾勒出隧洞的走向。因其内部道路不甚宽,这些壁挂公路一般都是不允许游人步行通过的。</h1><h1><br></h1> <h1><br>  由洞中窗口朝外望去,景色真美。有趣的是这些美景绝大多数都是河南省的。山西人开发了王莽岭,把主景区布置在山顶上。站在山顶看风景,看的是河南的山,河南的景,还有河南的云,收钱的是山西人。王莽岭著名的云海日出,河南这边不下雨,王莽岭就没有云海,更没有云海日出。</h1><h1><br></h1> <h1><br></h1><h1> 山里黑得早。吃过晚饭信步走到广场,那里已是灯火辉煌,稍近处的山上星罗棋布的灯光,为夜幕下的大山深处增添了些许亮色。</h1><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