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重纪念杨文娣女士创始“木兰花架舞拳”四十周年

木兰颂

<h1><b><u><br></u></b><b><u><br></u></b><font color="#010101"><b><u>隆重纪念杨文娣女士创始“木兰花架舞拳”四十周年<br></u></b></font><font color="#010101"><b><u> 四十周年前,上海民间拳师杨文娣女士在沪创始名为“木兰花架舞拳”的新拳种,马上受到最先求学的“七仙女”们的青睐,之后便在沪上慢慢传开。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杨文娣因身患疾病过早谢世,但她不仅留下了宝贵的“木兰花架舞拳”三个基础套路和一批得意弟子,而且成为名副其实的把“木兰”两字引入武术健身拳种的中国第一人!<br></u></b></font><font color="#010101"><b><u> 在杨文娣离世后,其弟子们禀承师教,继续将“木兰花架舞拳”发扬光大。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个木兰小派系,她们除了积极传播杨文娣留下的三个基础套路外,还推出了各自的新套路。如以杨文娣大弟子王倩娥为代表形成的王式派系,最早推出了木兰花架“蝶恋花”套路;以杨文娣生前武术指导老师之一的施慧鹤为代表的施式派系最早推出了木兰花架“双棍”套路;以杨文娣后收弟子应美凤为代表的应式派系最早推出了木兰花架“单剑”套路;以小师妹凌洁为代表形成的凌式派系最早推出了木兰花架“敦煌舞剑”套路等等。而杨文娣的大弟子之一的卓文键先生则最先走出国门,将木兰花架舞拳传播到日本,并形成国外最早出现的“木兰花架拳协会”。后经原上海武术院太极拳教研室主任冯如龙先生提议,杨文娣的众弟子们一致同意将“木兰花架舞拳”简称为木兰拳(详见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木兰拳最新套路教学指导书之二》)。<br></u></b></font><font color="#010101"><b><u> 由于木兰拳在发展初期既目标不明,又遇困难重重和矛盾不断,故杨文娣的骨干弟子们都先后投奔到上海大世界加盟“中国大世界武术竞技交流中心”。之后,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和竞争因素的不断增长,原来的木兰小派系有的则停止不前,有的则自然淘汰。唯有王倩娥的师妹应美凤坚持“十年磨一剑”,磨出了个富有发展前景的应式木兰拳(当年上海各大媒体对此均有报道)。而处于当时牵头掀起上海民间武术热潮的中国大世界武术竞技中心主任李钢先生,也借鉴木兰花架舞拳的风格趁热打铁地领导创立了“异军突起”的中国木兰拳(俗称大世界木兰拳,当年上海各大媒体对此均有报道)。并拍摄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科教电影,中国木兰拳于1996年就被国家十部委确立为全民健身首推项目而入选《中华体育健身方法.征集第一卷》,并荣获该项国家证书。中国木兰拳同时1996年和国家武术院合作,在北京演武大厅隆重举办规模空前的首届全国木兰拳教练员、辅导员大型培训班,为全民健身普及推广木兰拳运动打下坚实基础。中国木兰拳最早于1998年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颁发的“为木兰拳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证书,这是其它任何民间协会(团体)所没有的。</u></b></font><font color="#010101"><b><u><br></u></b></font><font color="#010101"><b><u>木兰花架舞拳的“破土而出”,到中国木兰拳和应式木兰拳的最终形成,直至木兰拳国家规定套路的正式确立,说明木兰拳已真正从杨文娣最早初创的原始阶段进化到了如今的定型发展和腾飞阶段。同时也进一步说明木兰拳确实是伴随着健身武术和全民健身的客观需求而诞生,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杨和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br></u></b></font><font color="#010101"><b><u> 2017年第十八届中国木兰拳暨民族传统文化展示国际大赛在江苏省南通市的隆重举行,这本身就是对杨文娣四十周年前第一个为木兰拳“播种”的最好回报和纪念。同时也更加证实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至理名言。木兰拳不但在中国家喻户晓和广泛普及,而且早已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四十周年过去了,地球村的每位木兰拳健身爱好者们都应该了解这段木兰拳发展的真实历史和崇敬这位在真正意义上创始木兰拳的历史人物。杨文娣在木兰拳发展史上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而能否尊重和正视这一历史事实,则是鉴别我们自身武德、人品的一面最好的 “镜子”!让我们永远记住和缅怀这位早已不在人世却为木兰拳健身事业作出最早奉献的木兰拳先师吧,要让她的英灵在这面“鉴别镜”里继续散发和折射出关爱人们健身健美的引领之光!!!<br></u></b></font><font color="#010101"><b><u> 注明:本文作者:木兰颂<br></u></b></font><font color="#010101"><b><u>(根据各种历史书籍记载以及木兰拳前辈历史老人留下的回忆整理)</u></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