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口古道👉的山西河曲到大口古渡口---台子墕西口古洞---至陕西古城到口外的部分图片。

西口古道的烂浆米罐子

<h3>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移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内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h3> <h3>那时,迁移只是马车与徒步。一路的泥泞与颠簸,一身的仆仆风尘,艰辛和泪水的徒步带来了北部地区的互通与交通,带来了整个区域的共同繁荣。</h3> <h3>古渡口的护宁寺</h3> <h3>古渡口进入古洞的西口古河道</h3> <h3>走西口的路上人烟稀少,相隔大约五十里才有一个大车店可以住宿,</h3> <h3>西口路上如果在天黑前赶不到大车店,就会很危险,要是迷了路遇上狼群就更麻烦了!</h3> <h3>走西口道中山高路险容易迷路,野,兽出没匪盗横行,可以想象走西口的人是何等艰难!</h3> <h3>西口古洞残留</h3> <h3>台子焉烽火古台!烽火台是历史产物,只有这古台才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悲欢离合和从它眼前走过了多少西口迁移人的艰辛,也见证了沙圪堵杨家湾奇家奇寿山(我村叫奇如海)在1932年第二次流血政变的遭杀事迹!</h3> <h3>走西口古洞的西出口!看见这小小的洞口让我想起了走西口时无数人的艰辛和泪水!!!</h3> <h3>西口路上五十里才有个大车店!正如古人说的从山西河曲走开!头一天住古城,第二天住纳林,路程不远,跨了三省,走西口是黄金路啊!</h3> <h3>明清时期`,和内蒙古人进行商品贸易的山西商人要到口外做生意,就得出口外,所以后来叫走西口。</h3><h3> 此文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高师指教谢谢!</h3><h3> 作词:王飞</h3>

西口

古洞

大车

艰辛

渡口

---

台子

河曲

口外

五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