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座雪山—四姑娘山二峰

杨仔

<h3>一次深度的心灵的洗礼,真想就这样慢慢的走下去,自由自在···放空发呆···</h3> <h3>三年前开始计划爬雪山,装备和体能等原因一直未能如愿,2017年初正式和家里提出雪山计划,周末接到保险公司电话,保单签字,这样也好,如果真出了意外还能把贷款还上,最后能够顺利报名主要原因是找到了有共同爱好的小伙伴光哥!</h3><h3>和向导要了一份装备清单,训练体能,筹集装备。</h3><h3><br /></h3> <h3>十月九日抵达成都,宽窄巷子转一圈,和光哥小馆喝了一瓶啤酒,俩人竟然晕了···</h3> <h3>次日一早向导派车来接,一路风光无限好,汽车在崇山峻岭之间穿梭,从海拔700米到3500米,山间大雾能见度小于十米,已经开始看到路边的氧气房,多处塌方,经过3800米著名的巴郎山隧道,又急速下降到3300,下午抵达日隆镇向导东哥家,海拔3260米,简单收拾下东西,便出门适应海拔。</h3> <h3>日隆镇转了一圈,没有高反,小店买了一些路餐,冲上一泡六安瓜片(注:高原一定多喝水、多喝水····),看着满墙驴友留下的印记,憧憬着进山冲顶的喜悦!</h3> <h3>茶过五泡,东哥来到,和传说中一样英俊,比想象中年轻的多,嘱咐我们许久核心思想就是不要装逼,山就在那里,登不登顶无所谓,何时登顶也无所谓,想来就来想走就走!</h3> <h3>签了登山协议(生死状),加上东哥的各种吓唬,心里确实平静了不少,继续喝着茶等着山里的第一顿饭!</h3> <h3>一早到登山管理中心登记备案,办理好登山许可,又签了一份协议就进山了,起点到大本营全程19公里,计划徒步前行,马匹托运装备。</h3><h3><br /></h3> <h3>远眺四姑娘山,三年的期盼终于相见,穿过草地、丛林、翻山越岭却还是那么遥远!</h3> <h3>此处介绍一下眼前这几座峰的难易程度:</h3><h3>大峰,5025米,只要你有体力和经验都能上。难!</h3><h3>二峰,5279米,想上她有一定难度,前提是你得有恒心。很难!</h3><h3>三峰,5355米,技术型山峰,需借助器械上。特别难</h3><h3>四妹,6250米,全球悄悄上过的人掰着指头都能数清,攀登难度太大,看看就好了。无敌难!</h3> <h3>趁着还能笑得出来拍个照,此时向导不知走出多远,我俩心也算无限大了!</h3> <h3>露营🏕️一定要注意牦牛,天一亮,牦牛就会被这种鲜艳的颜色刺激到,疯狂冲向你的帐篷!</h3> <h3>这种挂着树绒的树叫什么挂面树,没记清楚,里边儿穿梭着各种不知名的小鸟小兽。</h3> <h3>从海子沟出发到达打尖包,这段路程普通游客随意畅游,但过了这个打尖包就属于军事重地了,没有办理登山许可的人禁止入内,进去之后一切听天由命。</h3> <h3>过了打尖包海拔慢慢接近4000米,途中遇到约三十多组登山爱好者,过了打尖包因为体力、高反的原因很多都折返下撤了,照片中这个哥们我俩一起走了一段路,到了这个大坡他说他坚持不住了让我先上去,他歇一会再继续,就这样到了大本营再无相见,下次记得见面就加个微信,毕竟喜欢雪山挑战雪山的朋友不多,没准什么时候还能一起登个顶!</h3> <h3>离大本营垂直距离还有200多米,可却遥不可及,好在全程晴空万里,一路雪山相伴!</h3> <h3>这两匹马进山之后我们喝水吃饭都在一起,和谐又自然!</h3> <h3>偶遇我最喜欢的苍鹰,像不像三位将军统领这支高山乌鸦部队准备战斗。</h3> <h3>看到这群高山乌鸦时走在悬崖边的小路上,乌鸦突然起飞飞向我后边山坡,拿着手机猛的仰头拍照,差点晕倒,赶紧缓了几秒,高海拔切记不要有太大的动作,尤其蹲下起来一定要慢!</h3> <h3>给协作二哥和他的马儿来个特写。</h3> <h3>这张给光哥拍的最帅,很有探险家的范。前边这个哥们是后期一起冲顶的四人之一,虽然状态一直不好,但一直努力的坚持着。</h3> <h3>这就是海子沟名字的由来,海子就是山谷间的水坑,山谷里全是水坑,那就叫海子沟吧😂</h3> <h3>终于遇到水了赶紧洗洗鞋上的牦牛粪。</h3> <h3>洗得可真是时候,这咋又来个大泥坑🤦‍♂️</h3> <h3>充足的装备,优秀的协作,大约下午三点顺利抵达4200米的大本营,让人惊喜的是抵达大本营准备冲顶的人只有八个,这意味着大本营的房子完全够住,说到房子其实就是石头屋,四处漏风,门关上就很难打开,打开就别想再关上,但是这零下十几度的天气能有这么个遮风避雨的场所再幸运不过了!</h3> <h3>马儿在大本营撒欢儿的跑着,乌鸦在马儿的食盆里挑着剩下的谷子,我坐在屋檐下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从未发生又似曾相识!</h3> <h3>大本营的第一餐,我吃了一盆饭,这可能是晚上睡不着的重要原因!</h3><h3>&quot;这么好的天气只要不高反明天登顶轻飘飘&quot;,协作在旁边冷冷一笑:&quot;一会就变天了,可能会有暴风雪&quot;</h3> <h3>饭后继续喝茶,光哥把荧光棒插满了房间,愣是给石头房变成了KTV。</h3><h3><br /></h3> <h3>真如协作所说,饭后不久乌云压顶,协作通知所有人进屋休息,睡帐篷的做好准备进屋,次日凌晨三点准时冲顶。</h3><h3>说好的星空,雪地,帐篷,灯光,还有划过的流星,在这一刻完全成了想象,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从来没这么近的观赏闪电,雷声好像就在你耳边炸裂!大风吹着石头缝里的尘土满屋飘扬!</h3><h3><br /></h3> <h3>大约这样过了两小时,一回头,我靠,吓死我了!看看光哥这造型!叫了一下,发现光哥也没睡,就这样似睡非睡的到了两点迫不及待的开始整理装备,烧水准备冲顶!</h3><h3>半夜突发,外面露营的一个哥们呼喊着同伴拖着他进了房间,原来是失温加上缺氧,帐篷的通气口又被大雪堵住,其中一个哥们昏迷了,还好发现及时没有生命危险。</h3> <h3>推开木门,眼前一片雪白,雪下是暴雨弄湿的泥巴。在协作带领下慢慢的爬坡,谁也没有说话,都低声的喘着粗气!</h3> <h3>这第一个雪坡出奇的长,雪一直下,根本看不到坡顶,只能沿着头灯照出的光带跟着协作一步一个脚印的慢慢爬行,心如同要跳出来一般砰砰的响。</h3> <h3>终于爬到坡顶,遇到一起到大本营的小伙正在和协作商量是不是继续前行,最后小伙让我帮忙拍了几张照片对我们说他已经尽力了,希望我们能够登顶成功,他先行下撤!</h3><h3>此处介绍一下登山的三支队伍,我和光哥一个协作,另两个小伙各一个协作,一共七人,其余进大本营的几人未参与登顶。</h3> <h3>光哥也冲上了第一个雪坡,看光哥的状态不是很好,但是还是希望他能上到他的极限高度,继续登顶!如果他下撤我还可以随另一个向导登顶,那个向导带的人是个退伍老兵应该没有问题,可万万没想到的结果后面再述说。</h3> <h3>每走一段等待后边队友的时候协作都会看看每个人的状态,这位老兵的鞋不防水,已经全部浸透,而且鞋底不是防滑底,踩在石头上非常危险。</h3><h3>老兵已经开始明显的高反,脚底不稳,只想凭着一颗登顶的心去冲刺,光哥状态稍好,但体力消耗太大,呼吸较为费力,我一切都还好。</h3><h3>记得确定行程前东哥一直嘱咐装备一定要全要按照他的要求准备,说不定哪一个小失误就下不了山!现在感叹我和光哥两个处女座组合绝对是最好的搭档!</h3> <h3>无尽的雪坡,感觉要到了,再抬头还是那么远,八点前必须赶到山顶,过了八点天气多变,垭口的大风据说能把人吹下悬崖!无需多想,竭力向上!</h3> <h3>此处绝望坡,大小不一的石块铺满近70度的山坡,风雪过后无比湿滑,不小心登山杖就会插入石缝,随着坡度越来越大,整个人只能趴在地上向上爬,风雪还没有一点停下来的意思,这一路能见度只能看到身边雪山的轮廓,说好的壮美景象只能靠想象。</h3> <h3>协作再三叮嘱一定要踩着他的脚印走,注意前方落石。</h3> <h3>协作开辟出一段路就会在那里看着我们,一遍遍叮嘱注意脚下,踩稳了再继续。</h3> <h3>穿过绝望坡,到达一线天,此处的坡度可看图,协作告诉把登山杖收起来吧,这段路不下雪都很难上去,现在石头湿滑松动,注意掉落,大伙奋力的扒着雪地前行,脚下石头咯咯作响。</h3> <h3>此时光哥叫住了我们,很严肃的和大家说这么大的雪,这样的坡度即使上去了可能再也下不来,机会还有很多不建议冒这么大风险去登顶。</h3><h3>属实讲这个结果我已经有所准备,一路上在协作面前一直炫耀着我的体能和状态,让我的协作放心的允许我跟着另一组冲顶,他可以带着光哥下撤,当我提出这个方案,另一组向导直接拒绝,雪山法则不允许,每个协作要保证自己的队员安全返回,如果出现危险他不能确定是不是将我安全带回,因为他还有他的队员,说话间老兵脚下一滑,石头翻滚而下,幸好协作一脚踩住,协作也不希望老兵继续冲顶,老兵的裤子、鞋、衣服已经完全湿透,而且没有准备登山杖,下山会非常难。</h3><h3>此时我又提出另一个方案由我的向导带我登顶,光哥随另一组下撤,这个结果协作同意,老兵却坚持要一起登顶。就这样只有我同意下撤才能解了这个结。</h3> <h3>一线天上去就是著名的垭口,距离顶峰已经不远,无缘日照金山、无缘近距离欣赏幺妹峰、三年的祈盼未能如愿,但看到光哥、老兵挑战了自己的极限也算没有白来!</h3> <h3>止步4845,来年再战!</h3> <h3>正如登山人常说的,冲顶只是攀登的一半,下撤回大本营才是最难最容易发生危险的一段。下撤途中面对着下面看不到底的70度雪坡,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这是我们上来的路吗?</h3> <h3>下撤到最高处的玛尼堆,把依依给我带的吉祥物天池小水怪挂到最高处,为家人朋友祈福!</h3> <h3>雪继续下,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下山,来时太兴奋没感觉有这么远,此时急需一碗热乎乎的泡面!</h3> <h3>光哥说看到一排排的房子,还有蓝丝带在眼前飘舞,这是登山最希望看到的景象吧!可能是人生中最美的画面!可这是高反严重的幻觉,赶紧上前、一起下撤!</h3><h3><br /></h3> <h3>大本营的旗杆终于出现在我们前方,泡碗面热热乎乎,协作整理装备,准备返回日隆!</h3> <h3>到达大本营时只剩下四匹马和我们五个人,我感觉我的体力徒步回去没什么问题,让协作和光哥他们先走了,巍巍雪山下只剩我一人独行,拍拍照、想想事,悠哉悠哉!</h3> <h3>越走越兴奋,走走就跑了起来,也没有换鞋,一路跑着竟然追上了马队!</h3> <h3>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实话讲挺被大家笑话的,爬个初级的雪山就这么多感慨,这要是去个鳌太上个珠峰不得吹一辈子!客观的说四姑娘山二峰只要体力好确实没什么太大难度,但对第一次登雪山的人来讲还是比较有挑战性的,也深深的喜欢上了那种真真切切的征服大自然的感觉!</h3> <h3>最后附上两个视频,同时征集身边的雪山爱好者挑战6000+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