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玉"记(一)--云棋小学开展"磨课"活动掠影之青年教师赵文艳专辑

莲心

<h1><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b>  古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璞玉,需要历尽千磨万击,方能成为大器。""琢玉成器"就是2017年5月3日,习近平主席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对全国广大青年的谆谆叮嘱。这学期,云棋小学开展的"磨课"活动,也是要将每一位教师"琢"成"美玉"!</b></span></h1> <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赵文艳老师是云棋小学的一名80后教师。9月初,作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她暂且放下手上的班务工作和教学任务,在西北大学参加国培计划(2017)名师大讲堂的学习。一个月的脱产学习让赵文艳老师收获颇丰,受益匪浅。</b></h1><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科学的教学策略,打造有效课堂,设计出优秀的教案并将其呈现在真实的教学当中,为其他教师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成为了赵文艳老师必须完成的任务。</b></h1> <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要想上出一堂好课,仅凭一个人的智慧是不够的,它需教者与其他教师进行更多次的磨课。磨课,是指把教者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与集中其他组员智慧形成的教学构思在上公开课之前进行反复推敲、修改、试讲的过程。于是,在赵文艳老师认真研读教材,设计出一份完全体现自己对教材理解与把握的教案之后,难熬的"磨课"过程就开始了。</b></h1> <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首先是同年级老师试听她的原始课堂设计。</b></h1> <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接着是试讲之后年级组成员对这节课的评价与指导。在第一次磨课中,大家发现了很多问题,很多矛盾,很多教学盲点;当然也发现了文艳身上的优势。如何解决发现的问题呢?大家畅所欲言,进行了热烈的交流。</b></h1> <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这次磨课之后,赵文艳老师又对教案进行了重新修改和调整。随后马上进入新一轮的磨课--试讲,听评课。这是文艳老师听取了其他老师交流之后,与畅媛媛老师单独的磨课过程。</b></h1> <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磨过四五次课之后,赵文艳老师又与常盈老师进行了一次更为细腻的探讨交流。</b></h1> <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在赵文艳老师上公开课之前,教研室教研员马慧琴老师又与她进行了最后一次磨课。</b></h1> <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七次、八次的磨课,使赵文艳老师对所教的教案了解得相当透彻,教学要达到的训练目标也了然于心。除了认真听取其他老师对文本的理解及教学建议之外,赵文艳老师自己更是下了十分的功夫去备课、研课、磨课和修课。仅看教案上那红笔蓝笔密密麻麻的勾划与书写,就知道这位年轻的80后付出了多少!</b></h1> <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英国作家耿更斯在小说《远大前程》里说过这样一句话:机会不会上门来找人,只有人去找机会。是啊,机会总是眷顾那些有所准备的人。你看,公开课课堂上的赵文艳老师,面对台下众多的学生与听课老师,显得多么自信!我相信,她的自信,来自于课前一次又一次的磨课经历;她的成长,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琢玉"过程之中!<br /></b><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云小人相信:在未来"琢玉"的过程当中,会有更多像赵文艳一样年轻的老师快速成长起来!</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