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维克兰雕塑公园以雕像为主题,园内展出了挪威雕像家古斯塔夫·维克兰的212座雕像作品。公园内的雕像集中突出人类"生与死"的主题,从婴儿出世开始,经过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直到死亡,反映人生的全过程。在众多雕塑中最著名的当属"愤怒的男孩"(Sinnataggen)和大石柱(The Monolith)。</h3> <h3>这是比较出名的一座:愤怒的小孩。</h3> <h3>这就是最负盛名的"生死柱"。</h3> <h3> 公园有 192 座雕塑,总计有 650个人物雕像。这些由铜、铁和花岗石制成的雕像,是维克兰 20 多年心血的结晶。</h3><h3> 公园内虽然雕像比比皆是,但是多而不乱,错落有致。园里有一条长达850 米的中轴线,正门、石桥、喷泉、圆台阶、生死柱都位于轴线上,主要雕像、浮雕分布其间。石桥两侧各有 29 座彼此对称的铜雕。喷泉四角,各有5 幅树丛雕,四壁为浮雕,中央是托盘群雕。圆台阶周围是匀称的 36 座花岗岩石雕,中央高耸着生死柱。全部雕像,形成几幅美丽的几何图案,匀称和谐,浑然一体。</h3><h3> 公园里所有雕像的中心思想,集中突出一个主题:人的生与死。从婴儿出世开始,经过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直到死亡,反映人生的全过程。游人可以看到人生各个时期的形象:孩子们在捉迷藏,少年们在扭打玩耍,情人在窃窃私语,老人们熬度暮年,还所以看到体格雄健的男子、绰约多姿的少女和纯真无邪的儿童,他们有的在尽情地跳舞,有的在谈情说爱,也有丈夫打骂妻子儿女的。</h3><h3> 维克兰在这组雕像群中,穿插了一个新的主题思想:父亲与孩子们在一起。相传 20 世纪初期,在西方男人们的心目中,料理家务、养儿育女和经营"后方"乃是妻子们的事。他们一方面向往成家立业,另一方面却又不甘心陷入家庭生活的网套。他们厌烦婚后的生活,企图挣脱妻子儿女们的纠缠。但现实生活像一团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将他们和家人盘绕在一起。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嚎啕大哭的小男孩雕像,只见他跺着双脚,挥动着胳膊,仿佛寻求父母之爱。</h3><h3> 圆台中心的生死柱,无论在艺术技巧上,或是思想内容上,都算得上园中具有代表性的杰作。它是维克兰花费 14 年心血雕成的。石柱高达 17 米,周围上下刻满了 121 个裸体男女浮雕。柱上死者惨相目不忍睹,有夭折的婴儿,不幸的青年,披头散发的妇女,骨瘦如柴的老人。这根"生死柱"描绘了世人不满于人间生活而向"天堂"攀登时,相互倾轧和相互扶掖的情景。人们有的沉迷,有的警醒,有的挣扎,有的绝望,组成了一个陡峭上升的旋律,令人惊叹不止。</h3><h3> 维克兰雕刻公园位于奥斯陆城内,由挪威著名雕刻家古斯塔夫·维克兰在1906~1943年间的雕刻作品组成,占地80公顷,按几何图形设置,共有192座雕像和650个浮雕。这些雕塑作品绝大部分为裸体,有石雕,也有铜雕,个个栩栩如生。桥的栏杆上装饰着58座青铜雕像。奥斯陆也被称为"雕刻之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