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片红葉情(九九重阳)

知足知不足

<h3>图文/部分网络收藏 —— 苏东坡:生活是个结,解不开就系成个花儿!《顿悟》</h3><h3><br></h3> <h3>趣真不涉俗,心静自得天。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h3> <h3>世间浮光迷人眼,更有琐屑乱心田。</h3> <h3>形形色色的人,纷纷扰扰的事,一不小心,扭结成结,让人深陷困顿,狼狈不堪!</h3> <h3>一位满脸愁容的生意人来到智慧老人的面前。</h3><div>“先生,我急需您的帮助。虽然我很富有,但人人都对我横眉冷对。生活真像一场充满尔虞我诈的厮杀。</div> <h3>“那你就停止厮杀呗。”老人回答……</h3> <h3>生意人对这样的告诫感到无所适从,他带着失望离开了老人。</h3> <h3>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情绪变得糟糕透了,与身边每一个人争吵斗殴,由此结下了不少冤家。</h3> <h3>一年以后,他变得心力交瘁,再也无力与人一争长短了。“哎,先生,现在我不想跟人家斗了……</h3> <h3>但是,生活还是如此沉重———它真是一副重重的担子呀。</h3> <h3>“那你就把担子卸掉呗。”老人回答</h3> <h3>生意人对这样的回答很气愤,怒气冲冲地走了。</h3> <h3>在接下来的一年当中,他的生意遭遇了挫折,并最终丧失了所有的家当。妻子带着孩子离他而去,他变得一贫如洗,孤立无援,于是他再一次向这位老人讨教。</h3> <h3><font color="#010101">妻子带着孩子离他而去,他变得一贫如洗,孤立无援,于是他再一次向这位老人讨教。</font></h3> <h3>“先生,我现在已经两手空空,一无所有,生活里只剩下了悲伤。</h3> <h3>“那就不要悲伤呗。”生意人似乎已经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回答,</h3> <h3>这一次他既没有失望也没有生气,而是选择呆在老人居住的那个山的一个角落。</h3> <h3>有一天他突然悲从中来,伤心地号啕大哭了起来———几天,几个星期,乃至几个月地流泪。</h3><div><br></div> <h3>最后,他的眼泪哭干了。他抬起头,早晨温煦的阳光正普照着大地。他于是又来到了老人那里。“先生,生活到底是什么呢?”</h3> <h3><font color="#010101">老人抬头看了看天,微笑着回答道:“一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你没看见那每日都照常升起的太阳吗!</font></h3> <h3>不管你经历多痛的事情,到最后都会渐渐遗忘。因为,没有什么能敌得过时光。</h3><h3>苏东坡一生可谓“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h3> <h3>苏东坡是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他一生爱茶,所以对品茶,烹茶,茶史都深有研究,在他的诗文中,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咏茶佳作流传后世!</h3> <h3>在政敌的打击之下,一次次被贬谪,被放逐,从北到南,一次比一次远,一次比一次苦,宦海沉浮,命运无奈,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大赦归来时居然写下:</h3> <h3>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h3> <h3>黄州惠州儋州,这三个贬谪之地,流放之所,本是不堪回首的过去,却被他骄傲地说成人生的功业,因为他早已——</h3> <h3><font color="#010101">看淡是非悲喜 ,在当下的困局中脱身而出,生命放诸于远山长天,把所有跨不去的坎,都化作了人生的风景。</font></h3> <h3>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以62岁高龄被放逐到海南岛,要知道,在宋朝这是仅次于满门抄斩的刑罚。但是苏轼到了海南,却完全没有被贬的觉悟,他把海南当成自己的家乡。</h3> <h3>海南地处蛮荒,文教不兴,在历史上从未有人科举及第,于是苏东坡身体力行,办教育、开学堂。很多人听说苏东坡在海南授课,不远千里追到海南,跟随苏轼学习。</h3> <h3>苏轼还把自己的文集在海南进行整理,饶有兴致和儿子一起抄书背书。在他离开海南不久,海南的姜唐佐就举乡贡,苏轼兴奋地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h3> <h3>真正的智者,在绝境中也可以开出花来,不只是温暖自己,也能照亮别人!</h3><div><br></div> <h3>生活是个结,解不开,就系成个花。</h3><div><br></div> <h3>苏轼用他的乐观与豁达,把崎岖坎坷的一生,活得洒脱而精彩。</h3> <h3>苏轼被贬黄州时,曾与友人出游,路上遇雨,未带雨具,同行皆狼狈,独独苏轼浑然不觉,吟咏自若,缓步而行。</h3> <h3>不久,云收雨歇,东坡作词记之。</h3>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div>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div><div>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div><div>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div><div><br></div> <div><br></div><div>世事难料,生命中的大雨总是不期而至,倘若已身在雨中,不妨且歌且行。</div> <h3>苏东坡不仅写作诗文非常讲究,喝茶也一样讲究,因此苏东坡饮茶有三绝,即盛水要用紫砂壶,茶叶要阳羡唐贡茶,水要金沙寺里金沙泉的水,三者缺一不可。</h3> <h3>其实紫砂壶,茶叶都好办,就是金沙泉的水要经常去挑。因此,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苏东坡调换水符的故事。</h3> <h3>苏东坡闲居蜀山时,家里常常高朋满座,大家一起品茶论诗,谈天说地,十分开心。因为金沙寺里的金沙泉水质清冽甘美,所以苏东坡经常派小书童前去金沙寺挑水。</h3> <h3>蜀山离金沙寺有十多里远,山道弯曲,上岭下坡实在很辛苦。如果碰上刮风下雨,天寒地冻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日子一久,小书童不免有些厌倦。</h3> <h3>有一年夏天,苏东坡家里来了几位朋友,想请他们喝茶,于是叫小书童快去金沙泉挑水。由于时值盛夏,暑气逼人,小书童全身汗如雨下,脚步也越走越慢。就在离金沙泉还有四,五里时,小书童感觉实在太累了,不想到金沙寺挑水。</h3> <h3>一追问,小书童只得说出实情,苏东坡听后,心想天热偷个懒也是情有可原,教训他一番就算了。</h3> <h3>他知道不远处有条河,河水清澈见底,心想一样澄净的水,主人不可能喝得出来。于是就装了两桶水挑回来。不料,水挑回来后苏东坡沏茶品尝,马上发觉味道不对,茶味没有以前甘醇。</h3> <h3>之后,小书童又犯了几次,用其他的水挑来给苏东坡烹茶。为了防止小书童再犯,苏东坡想了个办法,他取来一节小竹管,一劈为二,再制作成两种颜色不同的竹牌,叫水符,一个给小书童,一个交给金沙寺的老方丈。</h3> <h3>他亲自到金沙寺与老方丈商量,要他帮忙监督小书童,如果小书童去挑水,必须和老方丈调换水符。这样,是不是金沙泉的水,苏东坡一看就知道了,不用等喝茶才知道。小书童每次到金沙泉挑水,都得和方丈调换水符,再也不敢偷懒了。</h3> <h3>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九日登李明府北楼》唐·刘长卿 <br></h3> <h3><font color="#010101">当我老了——我希望自己能够健康,不会成为孩子的负担。还是个温柔、慈祥的老人,拥一颗博大宽容的心。守一方净土,感激每一份温润,与阳光对望。</font></h3> <h3>当我老了——还会有人在心里偶尔将我牵挂和惦念,当我拄着拐,佝偻着背,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微笑地看着周围的一切,还会有人注视和理会我孤独的身影,还会有人愿意陪着我,搀着我,同我散步、聊天。</h3> <h3>当我老了——我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看客,慢下来,静下来,听一听花开的声音,静静地离去。诚然,我的一生是那么平凡,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惊天动地,可我真实地活过,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h3> <h3>当我老了——耳聋、牙缺,头发白,我希望曾经的伙伴还在身边,一起玩耍,回忆我们一起走过的时光,还可以牵着手走在夕阳下,还可以相视一笑,相拥而泣,相互依靠,不会离开!</h3> <h3><font color="#010101">当我老了——我希望我还能生活自理,有时我会在阳光下晒太阳,或在炉火旁打盹,微闭双眼,回忆我一生走过的路,会想起我的亲人、朋友,有时我会微笑,有时会叹息。</font></h3> <h3>当我老了——我希望改变的只是容颜,不变的是我依然有一颗热情洋溢的心,依然希望像孩子一样的天真,可爱,保持一颗年轻纯净的心。不管这一生是痛苦,忧伤,还是失败,这一切,是非成败都已空,爱过的痛过的,都已是过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