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新疆(库车克孜尔喀拉罕烽燧台)原创

光影(赵来清)

<h3>烽燧也称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如有敌情,白天燃烟叫烽,夜晚放火叫燧,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h3> <h3>库车的烽燧约建于汉宣帝年间,也就是西域都护府在乌垒设立之后,完善于唐朝。现存烽燧遗址在库车境内分布有三条线:</h3> <h3>第一条偏北傍山,东起轮台西烽燧,西止盐水沟关垒,是汉朝西域都护府防止匈奴南侵的军事报经线。第二条线东起轮台西烽燧,沿国道314线西行,止于新和县羊塔克库都克烽燧。第三条线从塔里木乡唐王城,沿渭干河西北行,与第二条烽燧线在科西吐尔重合,西接库木吐拉,东北接克孜尔喀拉罕烽燧。</h3> <h3>库车烽燧线虽有三条,但大都成为废墟。烽燧遗址保存最完整的是克孜尔喀拉罕烽燧,位于县城西北十公里处,烽燧平面呈长方形,由基地往上逐渐缩收分呈梯形,高约13米,夯土结构,上建望楼,木栅残迹尚存,是古代西域丝绸之路北道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好的一座烽燧遗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