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left;">活动的logo</h1><h1 style="text-align: left;">设计者:同学、战友、专业设计师张骊浔先生</h1> <h1> 金秋的池州细雨纷纷。相传,晚唐的杜牧,就是在这样的雨季,在池州的杏花村旁,吟出了脍炙人口的《清明》名篇。1300多年过去,人作古、物成非,大自然的情形却仍相似,令人不胜唏嘘。<br /> 雨季最相思。原第二炮兵第八一一团"硬五连"的老战士们,正是在这个雨季,由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开启了一场再聚之旅、寻梦之行……。<br /> 参加活动的老战士有:殷茂瑚、王仰玉,谢家宾、李强、于兆福、杨光、王建华、谈辉、焦国慧、葛凤根、靳兵强、彭燮明、吴性成、高贤武,高新培、夏仁玉、高峰、马辉、杨俊超,高广孟、潘武、赵世元、付元生、李小刚、王金泉、王建新、成国祥、蒋振华、顾先锋、李宏生、殷为阁、张文建,郑早生、陈鄂平、史文平、井秀林、徐宝民、刘恩桢、丁苏州、袁新明,文光明、赵秋,以及六连杨家前、运修连王宝才和司令部招待所程慧武等45位同志。<br /> 这个"硬五连",就是八一一团1976年至1983年时期的二(三)营五连。她在首任连长白新爱等带领下,树起先进旗帜;在第二任连长殷茂瑚等带领下,成就辉煌业绩。她被原第二炮兵命名为"硬骨头六连式"的连队。虽然这个连队的番号仅存在七年,但却是辉煌的七年、激情燃烧的七年。我们为能在这个时期走进这个光荣的连队而自豪!<br /> 这次活动共3天。第一天游山玩水。游历曾因紧张训练总是擦肩而过的佛教名山九华山,细品曾身处其中却不知其美的牯牛降碧波绿水。第二天看山看水。看当年住过的山沟、尝当年喝过的泉水,吃兵餐,探故地,寻觅青春印记,回忆逸闻趣事,这是此行重点。第三天尽情山水,战友自行安排活动,继续领略皖南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br /> 参加此次活动的战友分布于十多个省市,都在50岁以上,最长者高广孟排长已经71岁。许多同志克服了身体不适、暂推掉家庭责任、调整了工作安排才得以成行。其中,有的驱车1000多公里,有的空地联运、辗转多地,有的连续乘车10多个小时。当然,也有因多种原因无奈取消行程而留下遗憾的。<br /> 活动要选择合适季节,又要避开出行高峰;要找到恰当地点,又只能遥控指挥。因此,需要朋友帮忙、多方协作。在这方面,谢家宾排长作出了最大贡献。正是由于他的努力,才使我们在时间紧、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安全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活动,基本达到预期目的。</h1><h1> 活动的重头戏是再回故地。在我们曾经工作生活的地方,全体战友在"寻觅青春印记,再聚第二故乡--硬五连战友皖南行"横幅下合影,在高新培排长手书的"硬五连"条幅旁相拥。高新培排长现场朗诵的长诗《密坑坞,我们想念你》,将活动引向高潮……。</h1><h1> 老连长殷茂瑚、老指导员王仰玉始终参加了活动。殷连长在活动之初发表主旨讲话,回顾"硬五连"艰难困苦的峥嵘岁月,详叙同志间难忘的殷殷之情;王指导员在活动结束时作总结讲话,概括"硬五连"团队精神,强调新时代传𠄘意义。老战士井秀林、杨光、赵世元、刘恩桢和焦国慧,也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h1><h1> 活动是短暂的,也是紧张热烈的;友谊是长久的,也是难分难舍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大家洒泪相约,10年内再相聚。</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7年10月16日,池州下了一天雨</h1> <h1>不是清明胜清明,杏花村里总难晴。</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老领导们最先到,仿古亭堂叙真情。</h1> <h1> 李强、陈卾平、史文平。40年后再相逢。</h1> <h1>2017年10月16日晩,天水湾大酒店三楼群英厅。</h1> <h1> 于兆福、夏仁玉。你来自河南,他来自山东,我们都是人民的子弟。</h1> <h1>文光明、王建新、王金泉。河南、湖南战友会。</h1> <h1>王建华、葛凤根。一省战友也难相见。</h1> <h1>"我是第五次来皖南了",高新培排长如是说。</h1> <h1>葛凤根、吴性成、王建华。"来,咱们三个老乡照一张"。</h1> <h1>顾先锋、潘武、蒋振华。咱都当过八班长。</h1> <h1>赵世元、李宏声、王金泉、张文建、付元生。咱们都是七班的。</h1> <h1>殷连长发表主旨讲话。</h1> <h1>一排的干杯!"没我啥事",新培排长在旁边说。</h1> <h1>二排的干杯!"这是咱的事",新培排长大声说。</h1> <h1>三排的干杯!"就咱人最多",广孟排长骄傲地说。</h1> <h1>四排的干杯!"史文平没有喝"。</h1> <h1>连部的干杯!"咱的人也不少呀",殷连长高兴地说。</h1> <h1>李强、程慧武、王宝才、史文平。山西战友干杯!</h1> <h1>工作人员来助兴。"咱也尽情地喝"。</h1> <h1>杨家前、高贤武、刘恩桢、殷为阁、高峰。天津战友干杯!"高峰别洒喽"。</h1> <h1>杨光、杨俊超、潘武、夏仁玉、付元生。河南战友在一起,真的都没喝。</h1> <h1>张文建、王建新、李宏声、李小刚。你们是准备跳《四只小天鹅》吗?</h1> <h1>2017年10月17日晨,阴有小雨。天水湾大酒店门前。</h1> <h1>夏仁玉、马辉、高峰、谢家宾、杨俊超、付元生、王建新。"王建新你往哪儿看?"</h1> <h1>于兆福、谢家宾、潘武。当年的司务长、一排长和三排长。</h1> <h1>2017年10月17日上午,九华山风景区,阴,有小雨</h1> <h1>九华山风景区的迎宾牌楼。</h1> <h1>导游介绍九华山。"同志们好!"广孟排长说。</h1> <h1>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汪涵怎么跑这儿来了?"</h1> <h1>佛门禁地净凡人。</h1> <h1>月身宝殿。</h1> <h1>月亮池。</h1> <h1>小刚不慌张,随意拍一张。</h1> <h1>杨家前、高贤武、殷为阁、顾先锋。"袁新明你蹭上了,杨光、王建新、文光明你们也跑不了。"</h1> <h1>顾先锋和夫人。刚进花甲老顽童,镜头前面秀恩爱。</h1> <h1>史文平、殷为阁。"高峰、家前看点人,我俩拍张合影照"。</h1> <h1>杨俊超、赵秋。"今儿个,今儿个真高兴,高兴!"</h1> <h1>高峰、杨俊超。"嘛事?咱也高兴着呢",高峰说。</h1> <h1>顾先锋、殷为阁。"坐好,排长给咱照像呢",顾先锋说。</h1> <h1>佛祖保佑。</h1> <h1>2017年10月17日中午12点,阴,九华山下五溪山色酒店</h1> <h1>王建新、殷为阁、李小刚在五溪山色酒店门前。</h1> <h1>由青阳往石台。树茂盛了,路更平了,车却少了许多,鲜见兵车行。</h1><h1><br></h1> <h1>2017年10月17日下午5点,阴,石台牯牛降风景区。</h1> <h1>牯牛降,新景区,老驻地。</h1> <h1>老树依然,似曾相识。</h1> <h1>残破的古村落,探访它成新时尚。</h1> <h1>史文平、蒋振华。连队旁当年也有一条这样的河。</h1> <h1>吴性成、杨俊超、高峰。走在乡间的石桥上。</h1> <h1>高峰、井秀林、杨俊超。碧波绿水间。</h1> <h1>王建新、杨俊超、于兆福、高峰、李小刚、张文建、井秀林。"井班长站那么远干什么?"</h1> <h1>清彻的山泉似翡翠。</h1> <h1>2017年10月17日晚,石台牯牛降国际大酒店</h1> <h1>杨俊超、张文建、李小刚、谈辉。"倒上,倒满"。</h1> <h1>2017年10月18日上午,阴,石台牯牛降国际大酒店</h1> <h1>高新培排长、谈辉、谈辉夫人。老的、小的,忘年交。</h1> <h1>2017年10月18日上午10点,阴,由石台往西边。</h1> <h1>这里也有个钓鱼台。</h1> <h1>储村远眺。</h1> <h1>2017年10月18日上午10:30,阴有小雨,西边</h1> <h1>团部大操场和礼堂。</h1> <h1>办公楼前集体合影。</h1> <h1>一排合影。</h1> <h1>二排合影。</h1> <h1>三排合影嗨起来。</h1> <h1>四排合影。</h1> <h1>连部合影。</h1> <h1>高广孟排长夫妇与谢家宾、王仰玉、杨俊超、殷茂湖、潘武、刘恩桢等战友合影。"刘恩桢,你怎么一个人站后排,不孤单么?"</h1> <h1>郑早生排长带女秘书(夫人兼)与谢家宾排长合影。"站好喽,别笑!"</h1> <h1>昔日的首长宿舍。</h1> <h1>远眺办公楼。我曾在二楼上班、一楼值班。</h1> <h1>团部大礼堂。当年热闹的活动场。</h1> <h1>大礼堂侧面,也是操场的观礼台。</h1> <h1>大操场。我们曾在这里迈出军营第一步,走出铿锵正步,参加誓师大会,进行竞赛比武。啊,那时的我们,是多么的年轻,时刻充满着青春的活力。</h1> <h1>团部临时来队家属院,己经面目全非。</h1> <h1>办公楼后的水杉,己成参天大树。</h1> <h1>团部小招待所。房子没了,只剩一片平地。</h1> <h1>殷连长讲过去的故事(1)。</h1> <h1>殷连长讲过去的故事(2)。</h1> <h1>团部对面西边小村的谷仓。我们新兵连曾经住过的地方。</h1> <h1>到谢排长老乡家做客。曾经的逃荒者,现在的小康家。</h1> <h1>天津战友在西边。</h1> <h1>杨光独立小村边。</h1> <h1>在连队吃自助餐。今非昔比,己与当年大不同。</h1> <h1>2017年10月18日下午1点,阴有小雨,密坑坞</h1> <h1>全体合影。在当年驻地的沟口,近在咫尺的探访。</h1> <h1>高新培排长现场朗诵自创的诗《密坑坞,我们想念你》</h1> <h1>密坑坞 我们想念你<br>皖南的密坑坞啊!我们想念你,<br>今天,我们当年五连的老战士,<br>不远千里,从全国各地聚在一起来看你,<br>我们朝思暮想,微信聊天每天都有你,<br>我们熟悉密坑坞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br>密坑坞啊!不知你还记得不记得我们?<br>但我们深深的记得你。<br>你四面是高高的山峰,<br>还有一条潺潺长年流水的小溪,<br>群山的中间,有一块天然的平地,<br>它坐落着我们的连队宿舍、车库、伙房和发射阵地,<br>看看吧!你山还是那座山,地还是那块地,溪还是那条溪,<br>没有人陪伴,静静的沉寂在这里。<br>密坑坞啊!三十多年前,这儿可不是这样,<br>这儿曾经朝气蓬勃、生龙活虎、歌声嘹亮,<br>活跃着一支我们的连队。<br>那时,我们是军容整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br>个个都是英俊无比。<br>步调一致,整齐划一,听党指挥。<br>苦练杀敌本领,指挥员一声令下"点火",导弹直冲云霄,消灭中华民族的死敌。<br>密坑坞啊!你曾经留有我们军旅沸腾的热血,<br>留有我们矫健的身影和青春的足迹<br>密坑坞啊!你是我们火箭军高级指挥员的摇篮,<br>也是国家各个岗位出类拔萃人才的初生地。<br>密坑坞啊!多少年,我们硬五连的老兵没有忘记你<br>你将永远永远印记在我们的脑海里。<br>2017年10月18日<br>高新培</h1><h1><br></h1> <h1>第二任连长殷茂瑚与第四仼指导员王仰玉。</h1> <h1>当年"硬五连"的干部们。</h1> <h1>1976年底前入伍的老兵。</h1> <h1>1978年至1982年底前入伍的战友。</h1> <h1>一排合影。</h1> <h1>二排合影。</h1> <h1>三排合影。</h1> <h1>四排合影。</h1> <h1>连部合影。</h1> <h1>河南藉战友合影。</h1> <h1>2017年10月18日下午2点,阴,城安。</h1> <h1>城安老桥,1966年建成。</h1> <h1>城安,我们回来了!</h1> <h1>刘恩桢、史文平、殷为阁、陈卾平在城安。</h1> <h1>2017年10月18日下午3:50,阴,途经小路口。</h1> <h1>小路口。曾经的"大都市",我们贡献青春的地方。</h1> <h1>2017年10月18日晩,祁门祁红大酒店</h1> <h1>刘恩桢、杨俊超,还有蒋振华。</h1> <h1>王仰玉指导员谈"硬五连"精神及传承。</h1> <h1>杨光敬礼很标准。</h1> <h1>赵世元谈感受。</h1> <h1>焦国慧报告在"硬五连"精神影响下的个人成长历程。</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井秀林同志的发言</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各位老首长、老战友:</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大家晚上好!今天站在这里讲话心情非常激动。首先,感谢潘武、谢家宾排长及殷连长的精心策划和安排。四十年来,密坑坞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老战友是我日思夜想的。这些年来,我经常梦见老连队,那里已是断壁残墙,老战友也改变了模样。这次皖南之行,回到了老部队,见到了老首长和老战友我无比高兴!是潘武和谢家宾排长、老连长搭建这个平台,圆了我四十年的梦,我衷心的表示感谢!第二是感恩。我在部队的时间很短,只有四年。在当兵期间是部队培养和教育了我,使我尽快的缩短了老百姓到军人之间的距离,由一个毛头小子成为了一名军人,使我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尽管有些事情未能如愿,那是客观条件造成的,我无怨无悔。是部队培养了我,锻炼了我,在部队学到的东西使我在退伍后工作中得以发挥,終生受益。部队、首长和战友的恩情我終生不忘。第三是感悟。当兵几年,以致于几十年的回想,我感到部队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懂得了什么是坚强,什么是责任和担当,更主要的是知道了怎样去做人。人们都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我看当了兵要思念一辈子,想念战友,想念军营。明天我们又要分开了,希望战友常联系,愿五连的明天更加美好,部队更加强大。五连官兵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敬礼)</h1> <h1>谢家宾相约10年内再聚首。</h1> <h1> 联系上,因有事未能参加的有:杨绪提、蒋孟龙、苏元善、戈繁新、时国庆、周建华,师庚建、周文武、刘军、杨立刚、顾正林、李勇、李竹见,刘国恩、吴中明、樊明书、钱太东、司生灵、刘再德、戴红军、叶建国,郑孟起、黄长青、常建中,刘遂义、党海军、杨国有、邓文武、司根才、王荣、夏国保、刘天宇、张卫功等。</h1> <h1>活动纪念帽</h1> <h1> 结束了,散场了,一次聚会落幕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好在还有微信,好在还可小范围见面。相互之间道一声珍重,战友之间常保持联系,相约10年内再相聚。快乐的生活吧,战友们,为了美好的明天!</h1> <h1> 感谢给予本次活动大力支持的龙云集团及董事长李正华先生。</h1><h1> 感谢对本次活动倾注极大热情和大量心血的霍修宇、李乐、李堃朋友及龙云集团的驾驶员师傅们。</h1><h1> 感谢带车参加活动并协助保障的谢家宾、高新培、郑早生、赵世元、顾先锋、史文平、丁苏州、谈辉战友。</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