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枫叶红了的时候

安然【四月天】

<h3>文友们酝酿去看古枫林,那片历经了沧桑的枫林,可是今秋天气渐凉,枫叶还迟迟不生红意。看大家转发的关门山,香山的枫叶都红了,他却淡定,等什么呢?</h3> <h3>其实明知道家乡的枫叶红得晚,可是日子总是像一片片枫叶红火过后翻篇,所以我心里不免担心古枫林的枫叶未及观瞻就凋落了。<br></h3> <h3>15日,叶茂台来消息,枫叶终于红了,我们终于站在了他的面前</h3> <h3>古枫林中一棵千年古树当是魁首,粗壮的树干几个人也环抱不来,树干遒劲,巨大的手臂向上托举,手掌似的分出五指,如观音企及福祉,荫蔽苍生。</h3><div><br></div> <h3>因为日月的辉光,四季的轮转,古枫林大部分叶子失去了水分,并没有太红艳,甚至有些老旧干瘪,大概千百年这片土地的供养,一次次的盛年,现在少了气力,蕴藏的华光不能外展出来了。但,它穿越千年时光,本身就是一部长卷,一本历史大书。</h3> <h3>枫林在古墓的西北,庞大的枫林抵挡着大漠的风沙,护佑着契丹萧氏的墓地的安宁。千百年前,古枫林目睹了公元916年至公元1125年前契丹后族萧氏的至高无上地位和富贵荣华的生活。</h3> <h3>箫义是辽末年的北府宰相,女儿是最后一个皇帝天祚帝耶律延喜的皇妃,站在墓地拱形砖入口处,听刘老师讲解赫赫有名的几座辽代古墓,这座16号墓就是箫义的墓地。圣迹山就是这座墓地里汉文里才确认的。16号古墓头枕着南山,脚踏北面小山,是一处风水宝地。</h3><div><br></div><div>古枫环绕,静卧安详。</div> <h3>小马评书入群不久,曾表示非常愿意回家乡参加群的活动,来时问能不能借到轮椅,我知道是行动不太方便,可是我还是忽略了他的情况。从开始没想到,但友善爱心也是我们群提倡的,浅酒自然地上前把小马从轿车上背起,放到我们雇的依维柯上。到了古枫林,又背下中巴,待不忘初心和清酒等把轮椅组装上,才放下。</h3> <h3>整个古枫林的路时陡时缓,通往古墓的就更难走,浅酒一路把控着轮椅,一段细土面的路非常难走,但他丝毫没有怨言,没有放弃的意思。</h3> <h3>所谓急中生智,我拿出一条为了姐妹们调色的绿纱巾,从轮椅两边穿过,这样前面可以有两个人一起拉动,配合后面推车的人。那是生命的原色,是心底的原生态,这情景本身如诗如歌!<br></h3><div><br></div> <h3>“鸿鹄息谷”风景如画,两旁枫林盛开,路也平坦多了。北山的枫叶红得鲜亮,透明,充满生命的活力,秋风被枫红熏得安暖了,我们的相聚似乎等了很久。</h3> <h3>文友接过轮椅推着,三五成群,各自拍照,有的互拍,有的推车,看着他们何尝不是一路风景?!</h3> <h3>历史的长镜头也会留下这一幕。</h3> <h3>古枫林一树金黄,美得令人心动。<br></h3><div><br></div> <h3>北最后我们凯旋而归,来到酒店聚餐。端起酒杯,仿佛还置身古枫林,那里的枫林一树金黄,美得令人心动。北山的枫红在心里燃起一片火,火苗扯起一面红旗——法库县作协的团队。法库作协的作家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心中有大爱,有故乡,有远方,他们是文章的筋骨和色彩!</h3><h3><br></h3><h3>小马豪情万丈,给大家说了一段精彩的评书,让聚会的气氛到达巅峰!</h3> <h3><br></h3><div>我们左手过往,右手未来,回望所走的路,有自豪,有欣慰,有感动,那些将充盈我我们的回忆,未来,还会一路感动,一路凯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