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山精神

<h3>在建行上班时购买的宝丽金卡带,让我知道了,罗文的特立独行,Beyond的忍隐坚毅,许冠杰的乐天知命,从他们身上我窥见的香港是上进的,是独善其身的,是偏安一隅的,是人流如炽人人心怀希望的。香港精神是一种刻苦耐劳、勤奋拚搏、开拓进取、灵活应变、自强不息的精神。是香港长盛不衰的力量之源,也是香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多少老一代的香港人身无分文,白手起家,发挥聪明才智,历尽千辛万苦,创造了今天的辉煌业绩。但现在的香港跟这些没有关系了,今天的香港,面临新的创业挑战,正需要这种香港精神。</h3><h3> 著名的狮子山高495米,位于九龙半岛和沙田之间,因其形状貌似一只狮子而得名,同时也记载着港人的回忆及昔日生活的变迁。端坐于香港九龙塘及新界沙田的大围之间,同样端坐于香港人的精神高地,端坐于一条共同血脉的巍峨原点。狮子山在,精神就在,香港就在。狮子山为艰苦打拼的香港精神代言。</h3> <h3>说起香港,除了说"香港精神",还有就是《狮子山下》这首歌曲,没有想到就住在了狮子山下。狮子山中部的"望夫石"爬过2次,去"望夫石"的岔路可以去狮子山,每次说爬上去,都有点怯步。经过来港后的徒步锻炼,尤其去年的这个时候爬过香港第三高峰-大东山(海拔869米)之后,有点登山经验和胆量了,所以这次选择登离家最近的-狮子山。<br /></h3> <h3>这是2014年1月4日带老爸一起的爬上"望夫石"留影</h3> <h3>由港铁沙田围站B出口起步,穿越对面的博康村,经过基督书院,走上前方的梯级后接上水泉坳街。沿水泉坳街上行不久,在路口向左走,再进入右方有闸口的单程路,沿水泥路缓缓而上至马鞍山郊野公园入口。</h3> <h3>这是一部人行天桥,在香港的街边任意拍一个地方都特有味道</h3> <h3>接上山径后除除地上行,途中听到旁边的石涧发出淙淙的流水声。</h3> <h3>经过烧烤场后继续前行,走过一段林荫小径后接上水泥路﹝卫奕信径﹞,左走即来到四通八达的沙田坳。</h3> <h3>为了庆祝香港回归中国,於狮子山上兴建回归亭,供市民休憩之用。回归亭位处於狮子山山腰上,游客可以清楚地俯瞰著九龙半岛的景色。在狮子亭处可远眺九龙的景色,附近有士多可作补给。</h3> <h3>狮子山郊野公园的著名的景点有巍峨峻峭的狮子山、有一段可歌可泣动人故事的望夫石,以及相传可供发放讯息的毕架山。另外,本港著名的长程行山径横走其中,包括麦理浩径及衞奕信径。</h3> <h3>从这里开始要正式登狮子山了</h3> <h3>沿路还可以见到一些之前打小日本的防御设施,军事坐标之类的。</h3> <h3>看到这个标准,儿子开心了,终于要到了,0.5公里不算啥。</h3> <h3>登上「狮子尾」的山峰。</h3> <h3><br></h3> <h3>话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到了山顶,风景绝佳。</h3> <h3>俯瞰九龙半岛</h3> <h3>站在狮子山上,望见我可爱的家。</h3> <h3>在&quot;狮子身&quot;,往"狮子头"出发,爬上最高峰。</h3> <h3>上下狮子头都需要手脚并用,先生说:为什么这段不修一修?也许就是为了有成就感吧。</h3> <h3>下山的路也不轻松,坑坑洼洼,一墩一墩难受。</h3> <h3>  全程路径不算难行,虽然走了不少阶梯才登上狮子山,但于山顶处除了可以饱览整个九龙半岛外,更可揭开"狮子山"的真实神秘面目,近距离一睹这座家喻户晓的名山。</h3><h3> 下次记得要多带瓶水,晚上躺着都觉得腿和膝盖酸的厉害,给喜疗妥打个广告,这药非常有效,行完了狮子山,觉得小朋友棒棒的,走得非常带劲,其实带他出来也是想给他加强锻炼,多了解香港。<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