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一一图文龙江</h3> <h1> 马纳斯鲁峰大本营选址在一个很舒适安全的位置,从早上的晨曦到黄昏的落日,每一刻都变幻着极致的景象,虽然天气的变化捉摸不定,恶劣多变,但位于腰窝的位置却从来没有受到过狂风的侵扰,相比较其他8000米级雪山的大本营,马纳斯鲁的大本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非常理想的,两天的适应休整,第三天九月十四日进行了登山前的煨桑仪式,整个仪式简洁而庄严,在喃喃的讼经声中,祈祷着神灵的佑护。</h1><h1> 从九月十五日到九月十七日,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适应性训练,十五日的中午午餐后从大本营出发到海拔5600米的一号营地,虽然有800米的绝对高差,除了我以外,其他的队友都是第一次攀登8000米级的雪山,但大家都很轻松,三、四个小时后都顺利的到达了一号营地。 </h1><h1> 简单的晚餐后,三个人一顶的帐篷,虽然有些拥挤,但却很温暖的睡了一个晚上。</h1><h1> 从前一晩的七点钻进帐篷,一泡尿憋到第二天早上的六点,钻出帐篷卸完负担很惬意的抖了三下,一身轻松。</h1><h1> 简单的早餐后,夏尔巴协作收拾好帐蓬、整理好装备,八点三十分我们启程向着海拨6300m的二号营地进发,由于是适应性训练,行进的速度十分的缓慢,走走停停,加之从C1到C2的完全是沟壑纵横的冰川,很多的地方都要借助上升器的攀爬,十分的险峻陡峭,需要格外的小心,巨大的冰壁和冰坡十分的壮美,攀爬在上面的人非常的渺小,远远望去让人敬畏、振憾,刚配的"快枪手"的相机背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五个小时后顺利的到达了C2营地。一个小时后其他的队员也陆陆续续的到达了营地,随着太阳的西沉,快速的换上了连体羽绒服进行保暖。</h1><h1> C2营地的位置建在一处相对平缓的冰埂上,二个人一顶的帐篷显得宽敞舒适了许多,晚餐的抄饭是夏尔巴索纳从大本营做好后背到二号营地,简单的加热后,配着热水快速的吞进了胃里,晚上的休息有些队员出现了轻微的高反,我和同帐的老许状态还不错,伴着其他队员的哀叹声进入了梦乡……</h1><h1> 又是一个晴朗的早晨,简单的方便面早餐后,整理好装备,今天的安排是从C2向上再行进三百米海拔折返回到大本营,一部分有高反的队员没能再往前走,直接从C2营地下撤,只有五个队员继续往上前行了三百米</h1><h1> 后折返向大本营回撤,而无氧攀登的何静则继续往三号营地适应。</h1><h1> 下撤的速度异常的迅速,三个小时后回到了大本营。</h1> <h1>每个清晨萨马贡上升的雾气把周围的雪峰衬托的仙逸飘渺</h1> <h1>大本营背后的山体形成了天然的屏障,阻挡了肆掠的狂风</h1> <h1>飘动的经幡祈祷着神灵的佑护</h1> <h1>生活就象这一束阳光。面对阳光和背对阳光时的两种心情完全由心境掌控。当你迎着光向前看,满眼光明,身心温暖,让人倍增力量和信心;而当乌云遮住阳光你看到黑暗,就满目黯然,暗自神伤。境由心生,换个角度完全是另外一种境界……</h1> <h1>大本营旁的千万年的冰川时时都在崩裂垮塌</h1> <h1>冰川融化形成的溪流,流经过多彩的石头,幻化成多彩的纱丽</h1> <h1>惬意的大本营生活</h1> <h1>煨桑仪式的庄严肃穆,让此刻的心境充满了对雪山的敬畏和虔诚的祈祷</h1> <h1>一直跟随我四处流浪的泰迪公仔🐻</h1> <h1>煨桑台飘扬的蜂鸟旗</h1> <h1>煨桑仪式后队员和夏尔巴协作的合影</h1> <h1>马纳斯鲁峰巨大的山体</h1> <h1>三天的高海拔适应性训练,不同的目标,出发的心情完全是另外一种感受</h1> <h1>国旗前的祈祷</h1> <h1>向着6400m前进的队友</h1> <h1>身背滑雪板准备登顶后滑雪而下的天津老任</h1> <h1>4950m的雪线</h1> <h1>纵横交错的冰裂缝</h1> <h1>攀登的感觉永远是孤独和寂寞的陪伴</h1> <h1>茫茫雪野,没有浪漫的情怀,只是有孤独寂寞的攀登</h1> <h1>5600米的(低)一号营地</h1> <h1>阴霾笼罩下黄昏时的最后一缕阳光</h1> <h1>你的生活究竟有多重?想象你正背着一个背包,感受你肩上的压力,把你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装进去,踏上未知的行程。</h1> <h1>5700米的(高)一号营地</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