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上)

宝哥

<h3>《岁月如歌》美篇上下集共发照片200张,时间从吉山时期到2009年上半年,现在还能看到这些照片非常不容易。这不是系统的厂史,编排上也稍嫌杂乱,不完全以时间为序,只想通过这些照片,勾起大家对艰苦岁月的回顾,这些照片在当年也许并不觉其珍贵,但现在看来,却是十分难得,尤其是那些筚路蓝缕,草创时期的照片真乃吉光片羽,凤毛麟角也。由于我现在已退休在家,因此只能采用还能找到或曾经翻拍保存的照片来制作这两个美篇,这肯定不能满足所有原水轮机厂职工的要求,我在此只能表示遗憾。对照片的内容,有些因当时受到时代限制,已不符合现在的观念,我们不要用现在的眼光去看过去的事情,不要纠缠于当年的是是非非。另外,对照片的具体内容,因为不全是我拍的,有些我也不太了解,即使我拍的有些也记不清楚了,故此我这里只作有限的提示,不写太多的文字,就让老职工们在回忆中去补充吧。下面这张照片为广州吉山老厂区。</h3> <p class="ql-block">1963年,“韶关水轮机厂”的前身,“广州水力发电设备厂”的领导与先进生产工作者在广州吉山老厂区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1966年秋,广州水力发电设备厂因战备需要及支援韶关工业建设,迁至号称“小三线”的粤北山区韶关,当时因感觉原厂名太长,故改名韶关水轮机厂。迁厂前的筹建工作从1965年起就在保密中进行。</p> <p class="ql-block">新厂在韶关市十里亭动工建设,背后的是黄岗山。</p> <p class="ql-block">当年建厂的地方只有1958年耕耘机厂下马时遗留下的这两幢宿舍楼,后来成了水轮机厂男职工单身宿舍。</p> <p class="ql-block">图中的大道即现在由黄岗通往十里亭大桥的碧亭路。</p> <p class="ql-block">安装吊车。</p> <p class="ql-block">1969年为参加市区庆祝党的“九大”召开游行的彩车。</p> <p class="ql-block">车上载的是即将出口到当时友好国家的水轮发电机组。</p> <p class="ql-block">1969年,为庆祝党的“九大”召开,将本厂自制成功的三米半立车也拉上街参加游行,这是我厂参加游行的队伍行至建国路口傍红星百货大楼时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参加游行的队伍行至现风度路与和平路十字路口时的情景。</p> <h3>忆苦思甜是当时常用的教育手段。</h3> <p class="ql-block">为加強对职工的思想教育,本厂职工还编演了以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的节目。</p> <p class="ql-block">青年职工响应号召,参加了为战备而举行的拉练(长途行军)活动。</p> <h3>拉练中的宣传队员在鼓劲。</h3> <h3>一九七二年年终总结表彰大会。</h3> <p class="ql-block">年终总结表彰大会后当晚进行了文艺表演。图为调速器车间青年职工演出的节目。</p> <p>科室女青年在跳朝鲜族舞蹈。</p> <p>厂托儿所的小演员也登台表演。你们现在在哪里?</p> <p class="ql-block">在劳动竞赛中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调速器车间产品。</p> <h3>调速器车间召开骨干会议。</h3> <h3>线圈车间骨干会议。</h3> <p class="ql-block">一些对学习机床操作技术热情很高的工人自发成立了刀具小组,对机加工的刀具开展研制活动。</p> <p class="ql-block">刀具小组成员对新研制的刀具进行试验。</p> <p class="ql-block">厂刀具小组的一些成员后来成为韶关市总工会下属专门进行技术攻关的骨干,其中李锦池(左一)因有全国重大技术革新成果而成为韶关市著名劳动模范。</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些都是当年随厂从广州迁到韶关的老工人,当时有四百多人,到韶关后后来又陆续招收了他们的子女及亲属近百人。</p> <p class="ql-block">从1969年~1971年,水轮机厂每年都有大量韶关初、高中学毕业生被招进厂,下图为广州师傅在指导韶关徒弟操作机床。</p> <p class="ql-block">厂革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刘庆(韶关市调入厂的干部)在共青团员大会上讲话。</p> <h3>共青团员在进行义务劳动。</h3> <h3>铆焊车间的宣传员在出黑板报。</h3> <h3>张江苏副厂长代表厂革委在会议室向超额完成‘’优选法‘’任务前来报喜的线圈车间职工读贺词。</h3>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中,厂组织青年突击队自制八米立车。</p> <h3>自制八米立车。</h3> <h3>一九七六年九月下旬举行八米立车剪彩典礼。</h3> <h3>韶关市委书记樊志刚亲自出席八米立车剪彩典礼。</h3> <p class="ql-block">市委书记左臂上还带着悼念伟人逝世的黑纱。</p> <h3>党委书记、厂革委主任陈培在八米立车剪彩典礼上讲话。</h3> <p class="ql-block">一九七七年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的气象有了较明显的变化,因为那是打倒“四人帮”后第一年的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会场两侧门柱第一次贴了对联,我选用了小说《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当年春节拟的对联“万里春风抒壮志,百年美梦入长征”。</p> <p class="ql-block">厂画家肖永前为会场大门内的屏风画了一幅《松梅图》。</p> <p class="ql-block">大会会场。为体现新时代的新气象,这次大会的会场布置也比以前更显隆重,当时我主持全厂宣传工作,因此会场设计由我负责,我专为会场主席台订制了十面红旗,主席台上方的横额是我写的,因厂内专职搞宣传的人手不足,故会场两边的对联由我拟好后请工会的干事邹锡坤书写,</p> <p class="ql-block">从那次大会开始,厂在对技术工作、质量工作及技术人员方面,明显比过去更加重视。</p> <h3>陈培厂长在大会上作工作总结。</h3> <p class="ql-block">技术科科长吳乃增代表技术人员在会上发言。</p> <p class="ql-block">参加大会的行政科代表。</p> <h3>大会代表分组讨论。</h3> <p class="ql-block">给当年评出的质量标兵戴大红花。</p> <p class="ql-block">给先进集体代表发奖状。</p> <p class="ql-block">线圈车间被评为先进集体。</p> <p class="ql-block">铆焊车间也被评为当年的先进集体。</p> <p class="ql-block">被评为先进班组的水轮机车间大车组。</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参加大会的部分代表合影,下图为电机车间代表。</p> <h3>科一代表。</h3> <h3>科二代表。</h3> <h3>行政科代表。</h3> <h3>机修车间代表。</h3> <h3>以下是‘’质量标兵‘’的照片。</h3> <h3>第一届厂“七.二一工大”学生。</h3> <h3>工大学生在学校劳动。</h3> <h3>厂饭堂。</h3> <h3>送清凉饮料到车间。</h3> <h3>厂医疗所送医送药到车间。</h3>

车间

韶关

照片

八米

水轮机

立车

职工

会场

代表

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