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p> <b>祭念未能回家的兄弟</b></p><p> (谨以此文悼念第三侦察大队牺牲的兄弟并献给全体战友)</p><p> <font color="#ed2308"><b>每一个为国捐躯的先烈都应被敬仰,每一种舍身取义的壮举都应被铭记,每一种精忠报国的精神都应被仰望,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br /> —习近平</b></font></p><p><br /></p></h3> <h3> 人生的记忆随时间流逝,终究如湖水般平静,偶尔风掠过,刺激疲乏的神经,往昔亦如死水般难起涟漪;但有一种触及灵魂的沉重,却让人痛彻心脾,不能忘却,直至终老,那就是深埋于内心的伤痛和渴望。<br> 三十二年魂牵梦萦的那一片热土,从未淡忘,不是因为南疆的奇峰秀水和火红的木棉花;而是在我的灵魂深处,那一段无法磨灭的青春记忆,虽然一次次讲述尤如一次次揭开尘封已久的记忆,不断撕扯着痛苦的神经,不觉间泪已盈眶,如果人的记忆可以剪辑,我愿抹去成年后所有的影像,如一个孩子。<br></h3> <h3> 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发动了对越南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规模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攻克军事要塞谅山市后开始撤军,战争结束后,越南当局不甘心失败,频繁在边境地区对我方进行袭扰;为打破越方战略企图,一九八四年年初,我第十一军、十四军先后收复了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等边境战略要点,越军调集精锐组织大规模的反扑却损失惨重,至此越军才醒悟过来,与中国大部队作战除了自取其辱,没有胜机,越军随即改变战术,在中越边境展开了特种战,对我炮兵、雷达、卫生后勤单位等防卫能力较差的部队采取日夜不停的袭扰战,同时实施绑架、暗杀制造恐慌。<br></h3> <h3> 为了配合我军老山、者阴山主战场作战,保障主战场翼侧和边境安全,打击越军特工的嚣张气焰,中央军委决定“以特对特”各野战军以军为单位组成侦察大队,赴滇参战,从一九八四年七月到八九年一月,我军共组成十五支侦察大队先后参战,取得辉煌战绩。<br></h3> <h3> 84年7月22日,作为首批参战的第三侦察大队(隶属武汉军区54军)共778人开赴前线;其中:一连114人(军直侦察连);二连142人(162师侦察连);三连138人(160师侦察连);四连152(161师侦察连);五连134人(162师团属侦察排);承揽作战区域在八布—金厂一线约29公里正面,三大队共组织渗透侦察87次;进行较大战斗行动11次,取得骄人战绩,逼使越军在遭受重大打击情况下,战线收缩10公里,85年5月28日,第三侦察大队胜利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作战任务,回归建制,8名战友却永远留在了那一片热土。</h3> <h3> 退伍这么多年,每当身边有军人经过,我都会行注目礼,多看几眼,不是因为特别羡慕,而是期望那些生离死别的兄弟有一天会突然出现;光阴如水,悄无声息地流淌,我们这一代人终将老去、逝去,但伤痕累累的记忆将深深刻在历史的遗迹中,化一块冷冷的丰碑,证明一个时代的爱恨情仇。</h3> <h3>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青山有幸埋忠骨,何惧马革裹尸还",在雪松、龙柏掩映下的麻栗坡烈士陵园,我们遥望那高高耸立的纪念碑,遥望兄弟们用青春和生命铸就的热血方阵,墓碑整齐排列,就像一个个身穿戎装整装待发的战士,在这里集合待命,仿佛看见一幅完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就覆盖在碑林之上,心中充满敬意;告别战场三十二年,这场战争已被大多数人淡忘,翟振民、余斌、胡兴龙、程丹芳、张成进、辛学、李军、黄康德….一个个鲜活的名字也似乎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唯有他们的亲人和战友们,在默默的祈祷和深深的怀念,十八、九岁的芳华也永远定格在我们的心底,永远忘不了那熟悉的孩子般灿烂的容颜!</h3> <h3> 因为曾是军人,奉献和牺牲就成了我们的个性;因为曾是军人,青春的回忆就不再寂寞;因为曾是军人,心底便多了一份特殊的牵挂;因为曾是军人,生死危难之际才¬能诠释所有的涵义!<br></h3> <h3> 时隔三十二年,我们这些生死线上的生还者,相聚举杯时,永远会将第一杯酒祭兄弟,永远的话题就是共同经历生死的时光,那些牺牲兄弟的脸庞,时时在战友的梦中摇晃,那一段生死情缘,注定将铭记终生,战友们记忆的深处,永远回荡着的那一首歌《怀念战友》。</h3> <h3> 郁达夫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时隔三十二年,从生死线上走下来的战友,经历了世俗的人情冷暖,经历了生活的困苦艰辛,有的战友由于战争综合症和战场留下的创伤,过早的离开了我们,有的战友仍然挺着残缺的肢体,艰难的面对生活,而唯一不变的,是对牺牲兄弟的深深的怀念。</h3> <h3> 从战场上一起走下来,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军人,军人就得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以舍身忘死、保家卫国为本份;从战场上一起走下来,才明白什么是战友,战友是可以把生命托付给你的人,可以用自己的身体给你挡子弹的人;军人的情感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每一个公民都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而军人只有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面对任何危险慷慨赴死、流血牺牲的权力!</h3> <h3> 每年5月最后一个星期一,美国纳斯达克股市会休市一天,崇尚自由散漫的美国人,会放假自觉过一天庄严肃穆的生活,美国总统和民众如清教徒一般虔诚出席在阿灵顿国家公墓举办的纪念活动,因为这一天是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是所有美国人纪念并感恩阵亡英烈的日子,总统会说“他们是美国最可爱的人”!</h3> <h3> 2014年9月30前,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这是对为民族独立与解放而前仆后继的人民英雄的永远铭记,也是一个民族对忠魂最深沉的告慰;习近平主席说“<b><font color="#ed2308">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font></b>! </h3> <h3> 三十二年前,在那首抒情、豪迈的《再见吧,妈妈》的歌声中,中国最可爱的人,为了民族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告别亲人,离别家乡,怀着从军报国的青春梦想,怀着"牺牲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信念,在祖国危难之时,义无反顾的走上了杀敌卫国的疆场,慷慨赴死;战友们共同沐浴血雨腥风、枪林弹雨,共同见证硝烟弥漫、血肉横飞、共同经历炮火连天、生死一线,300多个日夜与死神的对决,大伙高唱着《血染的风采》,披挂着花环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故乡;而八名兄弟,却把青春镌刻在冰冷的石碑上,带着爹娘的哽咽和妻儿的哭喊,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生命的留恋,永远留在那一片土地!</h3> <h3><p align="left"> "风潇潇兮,清水寒,兄弟一去兮,不复返"!三十多年过去了,中越两国实现高层互访,双边关系正朝着建设命运共同体的方向不断努力,战争早已远去,硝烟早已散尽,和平带来了灯红酒绿,发展带来了幸福繁荣!我们诅咒战争。但如果没有战争,人们怎能理解和平的可贵,我们惧怕死亡,可没有众兄弟当年血洒疆场,又怎么会有今天祖国人民的乐享天伦。<br /></p></h3> <h3> 三十二年,弹指一挥间,时光悄无声息地流趟,却永远带不走深埋于家人和战友们内心的伤痛和渴望,如今枪炮声停歇了,可永远不能停歇的是亲人和战友们对你们无尽的哀思;从兄弟倒下的那一刻起,可怜无助的父母妻儿就注定了今生的泪水相伴;他们永远不甘心也不会相信,含辛茹苦拉扯大的你就这么没了,连烧柱香的地方都仿佛在天的尽头……;“妈妈、假如我在战斗中光荣牺牲,你会看到美丽的茶花,啊,山茶花会陪伴着妈妈”当年,我们意气风发,被《再见吧妈妈》感动的热泪盈眶,如今才知道,妈妈的心被掏空了,山茶花有什么用啊……!</h3> <h3> 兄弟们啊,我无法想像,当呼啸的炮弹撕裂开你的躯体、当罪恶的子弹穿透你的胸膛,当你从千丈崖上如一块巨石轰然坠地,五脏六腑的碎裂是如何的痛入心脾,但我可以想像,你望着祖国和故土的目光是如何的不舍和眷念,你面对父母妻儿无法报答和尽孝怀着怎样的愧疚。<br> 兄弟们啊,你们义无反顾地走了,留下的是无尽的伤痛和思念,三十二年了,战友们已是年过半百、鬓发如霜,很多当了爷爷外公了,你们在那个世界还是青春的样子吧!没有战争已经很多年啦,再也听不见枪炮声,闻不着硝烟味了,如今,战友们虽然为了生活日夜奔波,却始终难忘战友情谊,更未忘却长眠的兄弟,因为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啊!</h3> <h3> 兄弟们啊,三十二年啦,我们的祖国不再像以前那么弱小,现在是国家昌盛,人民幸福,军队更加是日益强大,是你们不屈的灵魂承托了祖国的强大,民族的尊严,奠定了共和国的繁荣昌盛,是你们一腔热血守护着祖国的祥和安宁,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br> 战友们,为了国家利益和祖国的安宁,我们从不后悔付出的一切,南疆火红的木棉花,是兄弟们的鲜血和战友们壮丽的青春染成!让我们怀着对长眠南疆兄弟们的思念,珍惜并静静的走好我们的一生!<br><br></h3> <h3> 在国家飞速发展的今天,让我们不要忘了为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英勇献身的英烈和他们的亲人,不要忘了曾为国搏命的这一群老兵!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基本的良知!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br></h3> <h3><p> <b>天堂无战火,愿所有长眠在南疆的兄弟永垂不朽!愿所有为民族大业牺牲的英烈们永垂不朽!愿他们的家人永远快乐、健康、幸福!</b></p><p><br></p><p> 注:由于笔者文化有限,烈士和目前英年早逝的战友资料不全等原因,不能很好表达战友们缅怀之情,深感愧疚,请见谅;感谢李斌、俞来水等战友给予的大力帮助!</p></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