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记忆篇】</h1><h1>杭州自古名闻遐迩,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公元1138年宋王朝南迁在此建都,时称临安。</h1><p class="ql-block"><br></p><h1>杭州虽然离上海很近,现在乘高铁也就一小时零一点的时间。但是杭州往往又让我们容易忽略的地方。我去过杭州不少于十回,其中有三次是去看望女儿的,因为那时女儿在杭州上大学。</h1><p class="ql-block"><br></p><h1>还有几次是出差联系业务去的,记得是到杭州香精厂,杭州一家制药厂,还有啤酒厂等等。但是每次都是来去匆匆,无暇停留,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33年前的一次杭州之行。</h1><p class="ql-block"><br></p><h1>1984年6月上旬,那时还在安徽绩溪小三线工作,厂里通知我和另一位绍兴籍的老付去杭州疗养,时间为一个星期。</h1><p class="ql-block"><br></p><h1>于是在6月15日乘汽车到上海,17日上午8点去江西中路215号169室,“后方基地驻沪办事处”报到,18日上午在北站乘火车去杭州。</h1><p class="ql-block"><br></p><h1>下了火车,专门有大客车来接我们一行,大客车直接把我们送到“上海市总工会屏风山工人疗养院”,一进疗养院,院方还给每一位休养员进行体检。</h1><p class="ql-block"><br></p><h1>在这里我们待了一个星期,并且每天都有安排去杭州各景点游览,西湖、灵隐寺、岳坟、三潭印月、西泠印社、钱塘江大桥、六和塔、还有去离杭州80公里路的瑶琳仙境等。</h1><p class="ql-block"><br></p><h1>这一个星期也真带我们去了不少的地方,如今虽然33年过去了,但是过往的杭州给我留下的印象还隐约记得。</h1> <h1>这是当年我在绩溪上海小三线时(卫海机械厂),拿到的一张休养通知,也就是凭着这张通知去报到的。真没想到过了33年后,居然这张通知被我在一本书中找到了,实属意外,现将通知抄写如下,一方面也看看30多年前的财务制度是如此的一丝不苟,严格把关。</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通知</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同志</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现批准你参加上海市总工会屏风山工人疗养院第23期。(编为18小组)休养日期:自6月18日(星期一)至6月23日,共六天,6月24日休息一天。请你于6月18日上午七时零分前凭本通知去北火车站广场西北角报到,持火车票,集体上车。风雨无阻,过时不候。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随带各费用</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 休养伙食费每人每天一元八角,国家补贴一元一角,本人自付七角。本人应自带伙食费四元二角,游览费(游船及门票)一元三角左右,共计约五元五角左右。</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 来回火车票八元,伙食补贴费六元六角,休养费(游览交通费和日常费用)二十二元八角,共计三十七元四角,此项费用交付给屏风山工人疗养院后,凭收据向本单位报销(在企业基金或利润留成基金中报支)。机关、事业单位按三十二元六角交付(其余四元八角由屏风山工人疗养院解决),凭收据在“职工福利费——其他福利费”中列支。此款在赴杭前可向本单位行政暂借。</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二、随带全国粮票七斤和毛巾、肥皂、牙膏、牙刷、雨具等生活用品。</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三、出发当天早膳自行解决。</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上海市总工会生活部</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九八四年六月 日</span></h1> <h1>当年交付给杭州屏风山工人疗养院的37元4角人民币(阳光收藏)</h1> <h1>另外又按通知交付其中的全国粮票七斤(阳光收藏)</h1> <h1>这张屏风山工人疗养院全景照片,我是在疗养院小卖部购得。</h1> <h1>我参加的第23期休养,这是当年发的休养证,时间是1984年6月18日~6月23日(休养时间六天)。</h1> <h1>当天一到疗养院,全体人员在大楼前拍了唯一的一张集体照,这些都是来自后方各单位和机关的同志,其中有不少年纪稍大的同志,这些当时有50多岁的同志,现在最起码在80多岁到90岁左右,33年过去了,不知这些照片上的同志都还好吗?也很记挂他们。</h1><p class="ql-block"><br></p><h1>我和老付以及后方厂一位68届中专生,我们三人住一个房间,房间很宽敞,因为在山上,所以从窗外看去风景格外美,空气也很好,6月天虽是夏天,那年代房间没空调有吊扇,但不觉得热。</h1><p class="ql-block"><br></p><h1>(照片后排左5是老付,左7是与我们同住一房间的那位68届中技生,(好像是宁国那边某厂的)第二排右6是阳光)遗憾的是,在我写这篇美篇时,老付已经离世好多年了,谨以此段杭州回忆,来纪念这位老同志。</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合照底版下的杭州西湖照相馆印款</h1> <h1>30多年过去了,不知道当年照片上的这些山友都来自于哪些单位?他们都还好吗?还有后排左七的那位和我同住一起的山友,您还记得我吗?</h1> <h1>集体照是专门由"杭州西湖照相馆"设在屏风山疗养院定点拍摄的,在结束疗养前,照片会分发给每位休养员的。我看了一下封套,才了解这家在杭州岳坟街53号的"西湖照相馆"还是一家老店,只见30多年前,封套上的杭州电话号码印了是5位数的呢,(估计当初也是存货留用的)因为直到2001年5月,杭州才从七位数升至八位数。其实从这电话号码的每一阶段的升位,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和变化。</h1><p><br></p> <h1>那天组织去靈隱寺参观,我们一行进入大雄宝殿,那时靈隱寺重新开放的年份不长,我请了香叩拜主像釋迦摩尼也称如来佛。此时老付请了有9把香,我就随口问老付,你请那么多干吗?表示一下就可以了。</h1><p class="ql-block"><br></p><h1>请完香后,老付对我说,请香一定要到位,你给如来佛请了,那两旁还各有四尊菩萨也要请,就比方我到你班组发香烟,我只发给你一人抽,那你班组其他人会不高兴的,要发就该发一圈。</h1><p class="ql-block"><br></p><h1>听老付这么一说,我觉得他比喻的倒蛮有道理。离开靈隱寺后,记得又乘上大客车去了瑶林仙境游览。从瑶林回疗养院后,我突然高烧发到40度,从小到大可从没发这么高的热度,于是吃了医务室配的退烧药片仍没用,汗出不出。</h1><p class="ql-block"><br></p><h1>此时房间这位同住一起的68届中专生讲,用咱们三条被子盖身上,让他焐出汗来就会好的。于是三条被子严严实实盖了我身上,乡亲们呀,这可是大热天呀,又盖三条被子等于在焐酒酿。</h1><p class="ql-block"><br></p><h1>奇迹出现了,没一会儿,浑身是汗,我连忙下床直奔浴室淋浴,回房间后,顿感一身轻松,服药后,第二天上医务室量体温,只有6分汗热了,我把焐被子出汗跟医生讲了,医生说,这方法不可取,性命交关易出事故。</h1><p class="ql-block"><br></p><h1>疗养结束回上海后,与我母亲说起这发高烧的蹊跷事,我母亲说,这全怨你在菩萨面前乱说话,唉~只怪那时年轻不懂礼数。</h1><h1>(此张灵隐寺资料也是当年原件)</h1> <h1>这是一套当时购买的《南宋杭城风情图》明信片,以此背景,着重刻画纵贯南北的大街(俗称天街)的繁荣景象,以及春季里市民的各种风俗节庆活动。</h1> <h1>该作品由杭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创作,作品全长29.8米,高2.9米,厚1.2米,整件作品洋溢着一派古朴典雅的江南古都风情。此套明信片为5张连片式,共二大张,由十张明信片连接组成《南宋杭城风情图》画面。虽33年过去了,当初带到山里欣赏时,还觉得还特别满足。</h1> <h1>去了岳飞墓参观,买了一本《杭州市岳飞墓(庙)文物保管所》出版的岳飞墓介绍(1980年出版)</h1> <h1>那次去杭州瑶琳,花了三角钱买了一张景区图解,那年头旅游属奢侈消费,凡所到景点,宣传资料都要花錢的,那像现在摆放着印刷精制的景区资料随便取。</h1> <h1>饼干箱,上海人称之谓饼干汀,这只由杭州食品厂出品的饼干汀,是在40多年前购买的,饼干吃完后就放茶叶了。饼干汀有四个画面,分别是杭州西湖、杭州迎宾馆、杭州放鹤亭、杭州云栖。虽经搬家两次,又装修,但这只破旧的西湖饼干汀却没舍得丢掉,这不今天上美篇了。😄😄</h1> <h1>33年前的1984年6月17日(去杭州疗养的前一天)我托朋友到老家附近的老西门第八百货商店,排队买了一台“水仙牌双缸洗衣机”,338元/台,那年头算是花了不少银子哦。杭州疗养结束回上海后,把洗衣机用黄鱼车踏到东余杭路办事处,委托厂车带进山里,几十年过去了,洗衣机也换了好几台,但就是这张发票一直收藏至今。</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嘿嘿~当年带进山的那台水仙牌洗衣机发票还在呢。</span></p> <h1>【靈隱寺篇】</h1><h1>2017年9月,全家去了一次杭州,安排两天的时间,这也是距我第一次去杭州33年后,正儿八经地游杭州,一下杭州的第一站即去了灵隐寺。</h1> <h1>此门票是灵隐寺飞来峰选像永福寺韬光寺门票(不含灵隐寺),想想当年30岁而来,如今俺却享受老人优惠票半价22.5元,这正是:人是物非,感慨萬千。</h1> <h1>灵隐寺需另外购票。</h1> <h1>门票上的灵隐飞来峰造像,就取之于这里的石窟造像。</h1><h3></h3> <h1>【古村篇】</h1><h1>在和灵隐寺一街之分的地方,有一个法云弄,其实这里原来是一个古村落,后来开发商将全村村民迁走,并在原老屋的基础上内外装修,搞成酒店客房,法云弄内还设有酒吧、餐饮、购物等,儼然成为一个高档休闲之地,据说住一晚得花5000元到不同档次的价格。</h1> <h1>【西湖篇】</h1><h1>这里就随拍西湖各处了。</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投宿在西湖的大华饭店</span></p> <h1>这次走马观花式的游览杭州,33年前的杭州记忆已经与现代的杭州脱节了,我已经无法复原留在那些年的杭州印象,因为20世纪80年代初的杭州已经永远留在记忆中了,犹如这辆停靠在新新旅馆前的黄包车,今天的杭州,城市的发展已经日新月異地变化着,快捷的交通被地铁高铁所取代,电子商务的各样平台让人叹为观之。很庆幸这个时代让我们给遇上了!</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