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探秘秘鲁之失落的城市:马丘比丘。印第安人的圣湖:的旳喀喀湖。
伊瓜苏飞圣保罗经利马转机后来到了位于安第斯山脉的印加古城~库斯科(折腾死我了)
海拔3400米的库斯科古城位于秘鲁的安第斯山脉, 在印加统治者帕查库蒂之下发展成为印加帝国的首都,具有独特的宗教和行政的职能。秘鲁人称其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和“古印加文化的摇篮”。库斯科城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飞机落地后的第一件事儿是抽根烟,主要原因是哥们儿以前没去过高原,想试试高原反应怎么样?听说大多数人一吸烟就高反了。嗯嗯……没事儿。 这个图在库斯科机场拍的,我觉得应该和印加文明有关系,但看来看去也不太像太阳神,谁给哥们儿科普一下,期待…… 库斯科的全景和夜景,遗憾的是在古城的时间太少,错过了太多的当地手工艺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烤豚鼠、古柯叶……擦,下定决心这个地方以后要再来一次 印第安排箫在秘鲁叫安塔拉箫,它与吉他等乐器共同演奏的印第安传统音乐淳朴而热烈。
在我们用晚餐的当地特色餐厅现场聆听了这迷人的民族音乐🎵🎵,还上台共同参与了演奏,一不留神就混入了演艺圈,顿时觉得自己太有才了…… Hotel Libertador一般很少拍一些酒店什么的,但严重推荐这家在库斯科的酒店,没有之一。原因是太出乎意料了,在这么个印加文明的发源地,后来又被西班牙人统治了多年的,混合了印第安与欧洲文化的这么一个地方,居然会有如此具有当代设计风格并融合了现代奢华元素与古典建筑遗风的完美设计。👍👍👍 这副抽象画,描绘的是当年印加帝国,长 6000 公里的印加古道(Qhapaq Nan) 它曾经连接着古代印加王朝的主要城市和村庄。
印加古道在当地语言—盖丘亚语中为 Qhapaq Nan,意为“皇家大道”,它以库斯科为帝国的中心,将整个印加王朝分成四个行政区。
印加古道连接了如今的六个拉丁美洲国家: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
印加古道也是著名的全球十大徒步路线之一,在那里也发生过许多不为人所知的传奇故事。哈哈,在此要特别感谢马刚先生的分享 这就是古代印第安人如何把石材用于建筑的密码了……与我们的祖先有不谋之和的嫌疑 作为原产于南美洲的古老畜种,驼羊1000多年前就成为南美居民的食物和运输工具。
驼羊有亚马、阿尔帕卡、瓜纳科和比库尼亚4个品种。驼羊栖息在海拔高的草原和高原上,最高海拔可达5000米。驼羊喜欢群居生活,一般5~10只组成一群。驼羊毛很昂贵,驼羊的皮毛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被誉为“安第斯山脉上走动的黄金”。
我所知道的此萌物在中国的名字,大部分人称之为~草泥马。遗憾的是这次没吃到草泥马肉…… 印加可乐,号称秘鲁第一饮料。
这种由草药制成的黄颜色的汽水,有点菠萝香,味道甜甜的,与秘鲁人的生活紧密相连,没有任何一种饮料能超越它在秘鲁人心目中的地位,号称是秘鲁的“国饮”。
在秘鲁无论走到哪儿,大城市的餐馆,或者是普通人家的餐桌,甚至穷乡僻壤的山沟小镇,都能见到印加可乐的身影。世界软饮巨头可口可乐,在秘鲁市场都不是印加可乐的对手,最后只好把印加可乐整体收归旗下了。
这个配着烤草泥马肉,绝了……可惜😢😢😢 再推荐一个酒店,著名的胶囊酒店(后两张照片是借用了我们途中偶遇的一位驴友的图)。位于秘鲁乌鲁班巴河溪谷一个叫神圣峡谷崖壁上,需要攀岩才能入住的酒店,据说每个胶囊的独立卫生间都压缩在各自的床里,当然还能享受到精美的早晚餐和红酒,360度全景玻璃,高121.92米。每晚房费大约1000美金。
如果你够胆量,那么就能在南美洲的悬崖绝壁上,喝着红酒,看着美景,享受生活了。我享受不了,根本上不去!!! 神圣峡谷是另一个游览印加文化的必到之地。她是库斯科北方15公里开外的乌路班巴河谷的别称,这儿的海拔比库斯科低近600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曾拥有印加时期先进的农耕技术,是印加帝国的农业中心。零星分散其中的几个小村庄,如比萨卡(PISAC)和欧兰塔坦伯(OLLANTAYTAMBO),因为至今仍维持着印加风貌,所以吸引了大批游客。 马丘比丘(Machu Pichu)是秘鲁著名的前哥伦布时期印加帝国建于公元1500年的遗迹。位于库斯科西北130公里,整个遗迹在约海拔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着乌鲁班巴河,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在克丘亚语中为“古老的山”的意思。
由于独特的位置、地理特点和发现时间,成了印加帝国最为人所熟知的标志。1911年耶鲁大学教授Hiram Bingham发现了消失的300年的马丘比丘,所以被称为失落的城市。至今当地文物的去向都还是争论焦点。
古城发现以后,全球的旅游者慕名而来,对古城遗址的保护造成了严重困扰。还面临着山体滑坡的危险,随时有可能毁于一旦。科学家建议当局采取多种保护措施,抢救性保护印加古城,保护马丘比丘。 印第安人原来也有日晷…… 当地特有的岩兔 印加古道徒步路线: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制作秘鲁料理用的炉子,但咱没吃着……下次必吃 这里的人们比较友好,不像巴西和阿根廷,不用提防以上人员,他们只是在户外享受生活。 在马丘比丘山脚下的热水镇逛街时,不经意的路过了一个酒吧,顿时惊叹了起来。门面虽然不大但却立刻吸引了我们的目光,那红色的门上贴满了各种颜色的、各种形状的、不同国家的;或方的、或圆的、或呈三角形的;或红色、或黄色、或蓝色的各种标签。
这时门开了,店主邀请我们进去坐,但由于要坐火车回库斯科,时间不太够喝一杯的,我们就说明情况准备离开,但热情的店主不介意,邀请我们进到酒吧内部参观、拍照。
哇,那是一个名片和纸币的海洋,在墙上、柱子上,窗户上到处都是全世界各国的旅行者们留下的名片以及小面额纸币。当然我们参观后也留下了人民币5元整,签下名字后被兴奋的老板钉到了木梁上。 在库斯科短暂停留一晚后,第二天一早就搭乘飞机来到了海拔3826米的普诺。位于安第斯山脉的高原湖泊-的的喀喀湖就在普诺的边上。
的的喀喀湖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是南美洲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之一,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船可通航的湖泊,是南美洲第三大湖(仅次于马拉开波湖和帕图斯泻湖)。湖中有52个岛屿,大部分有人居住,最大的岛屿的的喀喀岛上有印加时代的神庙遗址,也是印第安人的圣湖。
生活在湖中用芦苇搭建成的浮岛上的乌罗人,常常单人划着用湖中的芦苇和香蒲编织成的一种名叫“托托拉”的小船在水道上出没。这种两头尖翘,轻巧灵便的草船航行在湖光山色之中,构成了的的喀喀湖上的独特风貌。
但是就在我们刚抵达的晚上,哥们儿的偏头疼犯了(一直以来就有的毛病,时不时的疼上几天),这可咋整?吃了止疼片也没管用。这时同行的朋友劝我去酒店医务室吸一会儿氧气,15分钟过去后~~好了!!原来是我高原反应了,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得瑟并且深深的爱上了氧气。嘿嘿,在普诺的两天里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消失在氧气瓶的阴影里(注:船上也有氧气的😊😄)
这些都是我家最高领导---老婆拍的,视角很独特,她最爱拍的题材。但咋没长的好看的腻? 塔西拉岛,的旳喀喀湖中的一个小岛,这里大约有400户人家,他们依然遵循着16世纪的传统生活着,男人负责织布……有图有真相 乘船返回酒店后我们在神秘而又浪漫的秘鲁行程就都全部结束了。再见秘鲁,我们会再回来的!!!还有好多地儿都没去呢!!!
次日清晨我们搭乘飞机从普诺出发转道利马,飞向下一个目的地:智利首都~圣地亚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