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玩——与母亲相隔时空的对话

紫气东来

<p class="ql-block">  生命中,总有不舍的一页,那么深,又那么暖。我把寒凉轻盈在过往的云烟里,把亲情给予的暖安放在我温热的掌心里,即便隔着天上人间,依然清晰可见……。母亲,假如真的有天堂,但愿您能在天堂里永存,远离喧嚣与操劳,远离疾病与痛苦。在天堂的国度里,请您静静的聆听,聆听我们母子之间相隔时空的对话……。</p>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喜欢文房雅玩,是受母亲的影响,小的时候,家中就有一些长辈用过的文房用品,如砚台、水滴、墨盒、笔架等,但当时的我只觉得好玩好看。记不清楚是哪一年开始收藏文房雅玩,但大致可以分为老砚台,老竹雕笔筒、腕搁、镇尺、水盂、水滴,砚山、古墨等几类。最喜欢的当数具考究雕工的紫檀水盂和被古人取为“日日耕作”之意的砚台。</h3> <p>  文房雅玩,不单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更构筑了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母亲,您常与我谈起雅玩的门类及收藏意义,告诉我雅玩与其他收藏门类不同,文房藏品形微体轻,与重器大件相比,实属小器物。然而正是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小器物,却又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知识载体,也是古人为今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文房清玩与中国文人长相厮守,创造出精致、儒雅的书斋文化。文人世界的古物遗珍便是他们的心灵物语,反映了淡泊清远的人文气质。文房收藏于把玩中怡情养心,对个人而言,更是修身养性的最佳方式。每每想起您对我的这些教诲,使我受益良多,真的不知道能为您做些什么? 只能哽咽住泪水在电脑旁轻敲着键盘,写下我的想念与感伤,静静的让风带走我的思念,送上云端,飘向天际……</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书 画</b></p><p><br></p><p> ↑童年的往事依稀而淡泊,唯有家传太老爷的字画和诗词文稿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时您一有空闲就把我拉到身边,向我讲述如何欣赏书画作品及唐诗宋词,让我临帖习画,时常提醒我,临帖是书法学习的必走之路,离开了临帖,书法不能进步。放眼中国书法史,那些学书有成的大家名家,哪一个不是在经典法帖里摸爬滚打出来的。在您的悉心培养下,养成了坚持临帖、读帖的好习惯。此时此刻,万千思绪似乎都不期而至,浓浓的思念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是悲伤,是无奈,更是无尽的追忆……。</p><p> 文房的壁面自然少不了张挂书画作品,闲坐文房时也少不了展玩书画卷、册。书画是文房最重要的内容,且不说在文房进行小品书画创作,题跋眉批,各类雅玩其实都是围绕书画展开的。</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水 盂</b></h3><h3><br></h3><h3> ↑母亲,记得您对我说过:“除了笔墨纸砚,文房还有“第五宝”,就是水盂。水盂是古代读书人用于砚池的贮水小罐。水盂置之文案赏心悦目,伴之笔砚彰显文化张力。 此物因小巧而雅致,最能体现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故在文玩类的工艺品中属于品位较高的藏品。我感激您给予我多方位的教育和呵护,使我获取知识和力量。往后的日子里,对您的思念将不会有丝毫的褪色,因为在我的心中您未曾离开过,更不会在心海中磨灭,不管您在何方,您都会感受到微风中的思念,阳光中的敬畏和月光里的祝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墨 盒</b></h3><h3><br></h3><h3> ↑小时候总是觉得日子过得很慢,总是期待着自己快些长大,那时候从未想到,我们身边最爱的人会老的,会离去的……。</h3><h3> 在童年的印象中,家里有个铜墨盒、铜镇尺和铜的插笔架。记得有一回,我把铜墨盒当鎯头用来砸钉子,是您告诉我这墨盒是外公用过的,很有纪念意义,要我好好爱惜。并告诉我,铜墨盒除传统的正方、长方、圆形,还有椭圆、扇形及各种花形。墨盒外壳,用阴文或阳文雕刻花纹,多为书法、治印,也有人物、花鸟绘画。至今我对砚台情有独钟,还是来自儿时您对我的影响。</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墨</b></h3><h3><br></h3><h3> ↑记得最早用砚台研磨墨汁还是您教我的,您告诉我,要用洁净的清水磨墨,不可用茶或热水。磨墨用水,宁少勿多,磨浓了,加水再磨。墨要磨得浓淡适中,不要太浓或太淡,太浓会拉不开笔,太淡导致跑墨;至于加水,最先不宜过多,以免将墨浸软,或墨汁四溅,以逐渐加入为宜。母亲,您对我来说,就像引领我前行在路上的一盏明灯,无论有多少灯熄灭,那一盏永远为我点亮,在我迷失方向,您会照亮我,为我引航,指引我走向光明。</h3><h3> 墨是文房四宝之一,它不仅实用,而且也是一件融绘画、书法、雕刻于一体的艺术品,具有收藏和鉴赏的双重价值,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墨的历史久远,且各种墨品繁多,大致可按照制墨的原料划分为松烟墨、桐烟墨、漆烟墨、油烟墨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印 章</b></h3><h3><br></h3><h3> ↑ 最早接触印章是母亲的一枚牛角印章,那时邮递员送来包裹,母亲拿出来一个黑色小木盒,从里面取出一枚牛角印章在包裹单上盖章签收,每当这时我总会把印章拿过来把玩许久,而母亲也会抓住一切机会向我传授印章方面的知识,并告诉我,印章自古以来就是商之凭信,官之权威,文房之清供,墨客之雅玩。印,方寸之间有乾坤,一方印章就是一方天地,它巧妙地将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融于一体,生动而又多趣,古朴又不失典雅。</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香 炉</b></p><p><br></p><p> ↑记得外婆去逝时家里每天都给外婆上香,那时我不明白,问您为什么要点香,您告诉我:仁者慈孝,给长辈烧香,祭祀亲人,是寄托哀思和孝道的表现。而今,半个世纪过去了,每逢祭日我都给您上香烧纸,在思念中缅怀亲情,在悲思中感受温情。此时,您那聪慧而慈祥的目光,那和蔼可亲的笑脸,总能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母亲,您放心的走吧!我们会彼此搀扶、互相照应,继续着我们漫漫的人生旅途。每当这时,泪水一次次湿润了我的眼眶,悲伤一次次灼痛我的心田……。</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瓷雕 ─ 屈原</b></h3><h3><br></h3><h3> ↑这件瓷雕作品,是80年代初从宜兴购入,在您看到的第一眼时就脱口而出:这是屈原的“天问”,题材来自屈原的楚辞,您又补充说:《天问》是屈原楚辞中的一篇“奇”文,说它奇,不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屈原的其他作品,更主要是从作品的构思到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的“奇”——奇绝的内容显示出其惊人的艺术才华,表现出诗人非凡的学识和超卓的想像力。</h3><h3> 陶瓷雕塑就是瓷泥通过雕塑成型,然后经过高温烧制的三维立体艺术品,简称瓷雕。瓷雕与木雕、石雕、牙雕、骨雕、贝雕、根雕等所有雕塑都不同,它必须经过1300度以上高温烧制而成,经过高温瓷化的洗礼,其造型、颜色、体积、质地等全部“脱胎换骨”,可谓“凤凰涅槃”。</h3><h3> 此瓷雕作品《天问》系当代著名雕塑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则坚先生的作品,高80厘米,宽14厘米,厚24厘米;仅存世三件,另两件各存放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和宜兴紫砂博物馆,艺术及审美价值极高。</h3> <p class="ql-block">   <b>陶雕 弘一法师</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每每看见这两句话,心里总是无尽的坦然与澄净。浅浅念出时,唇齿间似潜藏着萌动的春意,只觉得等一场雨便可生出大片的万紫千红来。本是极为清淡的两句话,在我看来却如同冰雪覆盖的红梅,夏日里雨后浓烂的日光,深山里露出寺庙诸红的一角,是大雨翠荷伞盖下的一抹桃红,有水艳艳的妩媚。记得您与我说过:“天心月圆” 可以解释为李叔同的后半身弘一法师在弘法上的功德圆满。艺术娴熟而成就高超者,大多是“绚烂至极,归于平淡”,而在李叔同的艺术造诣和人生经历上,就表现得更加突出。大师的行为不仅使人们无比敬仰其人格之魅力,同时他的出家也成为猜不透的谜。为什么这样一个有才华的文学艺术大师,在取得辉煌成就时,会投入空门专心佛道弘法?这种天上人间式的人生大起大落,不是任何人都能承受得了的,而且是主动承受而非被动承受的人生抉择。</p> <p class="ql-block">  大师的人生轨迹又正如最后遗墨“悲欣交集”那样,悲,是悲怜众生的苦恼,欣,是自身得到解脱。这就是大师一辈子活得精彩、活得辉煌但又平坦而清净的谢世,这正是极不平凡的一生。</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古 琴</b></h3><h3><br></h3><h3> ↑孩时的我,第一次接触乐器,是您买回来一个竹笛,第一次听您吹起的是“苏武牧羊”。是您告诉我,在许许多多的乐器中,最厚重且优雅的也许只有古琴了。它与凝重的青铜在一起,是那样融洽;与剔透的玉器在一起,是那样匹配;与华贵的丝绸在一起,是那样亲近;与晶莹的瓷器在一起,是那样和谐……。回忆与您生活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那无限慈祥和喜悦的笑容,眼前浮现出童年时家中的一幕幕生活场景,仿佛这一切就发生在昨天,仿佛眼前的您依旧翘首期盼着我早点回家……。无情的现实,只能化作我对您的永久的追忆。是您给了我生命、教会我做人的道理,对我无数次宽容和原谅,一路呵护我健康成长,使我从无知变得懂事。作为您的儿子,我只有怀念,深深地记住并感谢您陪伴我一起走过从前,有您在的时候,阴雨天也时常阳光灿烂;您走了,我心中充满了遗憾和痛楚,有天塌地陷的绝望,有四顾茫然的张皇,有无处容身的凄凉……。而您的笑容单纯与对朋友的赤诚,将是我一生中永远的财富;失去您,是我一生永远无法弥补的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玉</b></h3><h3><br></h3><h3> ↑您常与我讲,做人就要有玉一样的品质,玉文化包含着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干戈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人们对美玉怀有深深的喜爱之情,这不仅仅是因为玉的美丽所致,这样的情愫,还来源于中国悠久灿烂的玉文化的潜移默化和影响熏陶。是您告诉我中国人敬玉、爱玉、赞玉、赏玉、戴玉、藏玉之风历史不衰,玉在世人心目中有着无比美好的形象、有着非同寻常的分量。</h3><h3> 此貔貅手把件,重311克,可称上是个典型的“油疙瘩”,选用上等新疆和田玉籽料,一级白、细度极佳,手感柔润如丝,油润性十足,&nbsp;玉质干净,&nbsp;料性老熟,&nbsp;脂粉浓厚。也是我近年来收藏的玉石上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赏 石</b></h3><h3><br></h3><h3> ↑记得小时候父亲爱在家里摆放着一些假山盆景,因此,对于赏石、石玩艺术的审美观,是在孩时就已奠定了基础并逐渐产生了喜爱。也是您告诉我,奇石本是有情物,与石心语,你会发现它们就像无言的诗,不朽的画,它们尊贵永恒,价值永在。只要你懂得它们的珍贵,它们就会与我们结缘。奇石不仅是一种形象艺术,也是一种心境艺术,心境艺术是赏石艺术的最高境界。人们能够从一块块冰冷的石头身上,联想出人生的各种境遇,悟出宇宙自然界神奇多姿,藉以充实脑海,丰富自我心灵,进而从奇石王国里探索出天然艺术的妙趣和生命自然的本质,这才是钟爱奇石的真谛。在您不失时机的培养教育中,让我吸吮着中国传统文化乳汁,使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多方位的门类产生了浓厚兴趣,以致思想之根必然扎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山 子</b></h3><h3><br></h3><h3> ↑还是您告诉我,在文玩中有一种案头的文房小摆设叫“山子”,它的材质多种多样。文人多喜游历,以增阅历,以广见闻,以弘文思,以富辞翰,所谓 “得山水之清气,极天地之大观” 。山子,是文人案头模拟山石造型的摆件。于濡毫染翰之际,寻章摘句之时,凝视或把玩山子,可凝思虑、助文思,得浩然之气。山子既可用来做摆设,也可作为搁笔之用。案头山子有别于庭院赏石、园林赏石,是陈设于文房书斋的文房雅玩之一。</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紫 砂 壶</b></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煮万山香茗悟人生百味,</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藏一把好壶与岁月同行 。</h3><h3><br></h3><h3> </h3><h3> 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写字台上放着一把紫砂壶,款式很好看,后让家里的大黄猫跳上去带掉地上砸碎了。当时您很心疼,我隐约感到这可能是个好东西,否则母亲不会对此这么惋惜的,当时我问您,这壶贵吗? 您说:“壶并不值钱,也不是名家壶,但跟随我们已近20年了,只是与壶已产生了感情”。您还告诉我,紫砂壶凭借极为丰富的造型式样,典雅恬适的整体风格,与文人们淡泊雅致的审美情趣相得益彰,成为其品茗吟诗的最佳选择。从那时起我就对紫砂壶特别关注,记得我还向您说过,什么时候我的字要能刻在壶上就好了。您告诉我:“只要好好练习,笔耕不辍,一定会的”。如今我已早把我的书法刻在了许多紫砂壶上,而您终究没有看到…………。</h3><h3> 我很怀念母亲生前的点点滴滴,您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以自己质朴善良的人生,演示了世间的真善美。每当我感怀想起,如若在昨天,仿佛母亲还健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扇 子</b></h3><h3><br></h3><h3> ↑第一次知道能在扇面上进行书画创作,是著名书画家、书画鉴定家萧平老师为父亲所作的一幅 «黄山云烟图»,也是您告诉我,自明朝中叶至清初,折扇书画创作达到鼎盛,成为文人士大夫交际应酬、以文会友的风雅韵事,受到各阶层人士的广泛喜爱,以至影响到僧道闺阁、市井商贾。所谓积善(扇)之家必有余庆。把玩折扇,玩的是心气,是风骨,是与世无争参透生死的超脱。而书画与扇子的结缘,使得扇子除了实用功能之外,更赋予其文雅之趣。</h3> <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没有对母亲留下深刻印象,是难以想象的。一个人的成长没有受到母亲的深深影响,也是难以想象的。母亲讲的一则故事,母亲的一个肢体语言,可以让人终身难忘。母亲的一句话,会终身铭记而受用终身。母亲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您用温柔的话语,呵护我的心灵,教给我做人的道理。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您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生命只剩归途。如果有来世,我还愿做您的儿子,再来报答今生没能报答完的养育之恩......。时雨煮酒,花随萧默,心有千千结,情难舍,心难留,魂梦难萦。往事依稀,昔人已乘黄鹤去,只见白云悠悠载千古。</p><p class="ql-block"> 在您仙逝一周年之际,我无以回报,谨以此文纪念您,告慰您在天之灵。感谢您对我的养育之恩和浓浓的爱,也愿您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幸福平安!</p><p class="ql-block"> 期待梦中能与您在天国乐土重逢团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母爱是温热心灵的太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母爱是滋润心灵的雨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母爱是灌溉心灵的沃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母爱是美化心灵的彩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片书法:赵朴初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张煦东</h3>

文房

母亲

雅玩

墨盒

书画

印章

水盂

艺术

山子

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