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

夏天

<h3>相见欢&nbsp;</h3><h3>作者:牛梓桐 指导老师:保亚玲</h3><h3> 与发簪结缘,纯属偶然。其实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有针对性的去关注发簪这一个行业,而是个人比较喜爱并热衷于汉服。也有曾人问过我,为什么这么喜欢汉服,为什么要买汉服,平时又无法穿出去,就算穿出去,又是否有能力去承受别人奇怪的眼神。对此,我只想说:只是一件衣服的话,那只是他的皮,我刚穿在身上的那一刹那,就是泪如雨下,那一瞬间就是跟我们的祖先,血脉相通的这种感觉。直到有一天终于下定决心买了一套汉服之后又觉得少了什么,便开始接触发簪。</h3><h3><br /></h3> <h3>  &nbsp;起初,在网店上看到的款式并不合心意,真正令我感到惊艳的发饰价格却不是我所能承受的。我就在想:为什么自己不设计,并动手做自己内心所渴望的款式呢?从此便踏上了一条"一入簪坑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的不归路。一开始我做好的成品属于只有造型的那种,如果拿近看,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为了提高发簪的精细程度,专门每天抽半个小时来绕线,练了一个星期,左手食指上磨掉了一块皮。有时眼睛一花,没有注意手指便被铜丝戳出血。等终于可以把线码好的时候,在花片与珠子或料器的二次固定中,遇到了一个非常令我无法忍受的事情:有时热熔胶在粘合过程中会破坏美感,这又不得不让我在这一方面单独训练。有一次在使用胶枪的过程中,温度烧的太高没有留意,后果是手上被烫的起了个泡,现在想想我的手指都隐隐作痛。</h3><h3><br /></h3> <h3>  &nbsp;在这方面投资过高,终于引起了父母的怀疑,一番盘问之下,自是老实交代。父母却认为,每天付出大量时间,投资大量成本去干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并不合算。争执过后,一怒之下便垄断了我的经济。可是一切还要继续,我便把自己的一些成品售出,拿到钱后又继续买材料,父母知道后,也觉得无奈,便由着我去了。我一直不敢告诉他们的是,每次赚一份钱,自己会买两份钱的材料,一直是自己偷偷在垫。感觉是个永远填不满的坑,但从未后悔过。</h3> <h3>&nbsp; 那一年,我学会了用手作发簪来品味岁月沉淀的精华,这也是我的所爱和意义。到了后来,我从未想过自己竟然会成为一名艺术生,其实我是感到非常惊喜,l且自豪的。所以我不会去在意别人对自己身份的看法,或者用有色眼睛去衡量我们所做的事,因为我深深的知道,自己对自己所追求的爱好,梦想又近了一步。</h3><h3><br /></h3> <h3>(文中所有插图的饰品均由作者本人创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