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西大校园里当年越南育才学校的踪迹

风鸽

<h3> 1951年越南抗法战争胜利在望,越南劳动党和政府要为新解放区培养大批急需干部和为胜利后重建国家准备科技人才。应越南胡志明主席的要求,毛泽东主席同意越南在中国广西南宁设立了一所革命干部学校。学校于1951年10月正式成立,越文名“Khu Hoc Xa Trung Uong”(中央学舍区)。为保密起见,当时对外用中文名称“广西南宁育才学校”, 地址位于现在的西乡塘区心圩街和德村九冬坡。<h3> “育才学校”直属越南劳动党中央和越南政府领导,具体工作由越南驻南宁领事馆负责,中共广西省委对外联络部配合。育才学校学生是来自越南各地的革命干部和青年,由中方提供顾问和后勤保障,由越方管理和教学。除汉语课程外,其它大部分课程由越南教师用越语讲授。1954年育才学校搬迁到现在的广西大学西校园位置,并建立一批教学、办公和学生宿舍。1958年秋 “育才学校”迁回越南。</h3><h3> 下图为当时的教学楼和图书馆,这几栋建筑现在仍然保留着,他们分别为保卫处、基建处办公楼、中加学院办公和教学楼。由此照片也可以看出,那时候,大礼堂前面的镜湖和鉴湖是连成一片的。</h3></h3> <h3></h3> <h3></h3> <h3></h3> <h3> 1958年广西大学在南宁重建,地址就在原来的广西南宁育才学校。经过近60年的建设,校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育才学校校舍大多已经被拆除,少量保留下来的建筑也进行了翻新,但从外观上基本保留了当年建筑的风貌。<h3> 下面我们就来寻找一下这些仍保留的部分建筑。</h3></h3> <h3></h3> <h3> 大礼堂,2003年广西大学75周年校庆后进行了改建。从正面看似乎没有什么变化。<h3> 但仔细查看,原来大礼堂正门的越南国徽换成了广西大学校徽,但周围的装饰图案仍保留了下来,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h3><h3><br></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校长办公楼<h3> 广西大学重建后的较长一段时期,此楼仍然作为校长办公楼使用,直到本世纪初校长办公室才搬到新建的君武馆,后又搬入新建的校长办公楼。现在该楼为发展规划处、“211工程”办公室、新闻信息中心等部门使用。</h3><h3><br></h3></h3> <h3></h3> <h3></h3> <h3>图书馆<h3> 广西大学与广西农业大学合并后,此楼曾作为教务处、科技处、人事处、组织部、研究生处等多个部门办公使用。当年建设综合实验大楼时,学校曾有考虑将这两栋楼拆除。现为中加学院办公和教学使用。</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教学楼(教室)<h3> 现为保卫处和规划基建处办公楼。在这两栋楼北面,是“中越青年友谊林”。</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纵观这些越南育才学校的建筑,除大礼堂和图书馆之外,其余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红砖墙,木地板,人字型红瓦屋顶。这些建筑除上面提到的保卫处、基建处外,还有教育学院(该学院现已撤销)楼,此楼也曾作为资源与环境学院办公楼,机械学院“红楼”实验室,法学院办公楼(后改为学生宿舍,现已拆除)、民主党派等机构办公楼。上世纪90年代,在这些楼栋墙上还可以隐隐看到一些育才学校时期的越南语标语。</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该楼已拆除,在此地址上建成了现在的新闻学院楼</h3> <h3> 校园里也有一些同样建筑风格的楼,如中加学院院子里的学生宿舍,第一幼儿园部分建筑,不知是否是越南育才学校时期的建筑。</h3> <h3></h3> <h3></h3> <h3> 在行政办公楼(北楼)对面也曾经有几栋房子,宣传部、学工处、招就办、校园管理中心、邮局、银行都曾在这些房子呆过。这些房子中的一部分也和育才学校时期的建筑有些相像。</h3> <h3></h3> <h3></h3> <h3></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