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行追记之青岩古镇

乐水山人 601359

<h3>  贵州不仅有着奇特的熔岩地貌,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还有着厚重文化和历史。即将前往的青岩古镇,就是历史文化重镇的代表之一。</h3> <h3>  远的不说,抗战时期,贵州曾经是大后方,聚集了大批优秀人才,一些沿海地区的机关、学校、商号、企业纷纷迁入,使贵州的社会经济出现了短暂繁荣;“七七”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封锁了中国对外联系的陆海通道,滇缅公路成了海外援华物资进入中国的唯一通道,而物资到了昆明以后,又必须经过滇黔线才能运往前线,史迪威公路上最著名的二十四道拐,就在贵州晴隆县城不到两公里的山上。历史的硝烟虽然久远,但铭刻的丰碑却历久弥新。</h3> <h3>  依旧是大巴车,依旧沿着山路盘旋行走,依旧是满目青山,层层翠叠。不知什么时候,车窗外雨停了,但天空依旧是阴沉的。高原的春季风和雨并不一定相伴同行,总是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了。<br></h3> <h3>  不知不觉中大巴车驶进了青岩古镇的停车场,导游告诉大家只给一个小时游览时间。话语让人多少有些不快,上午耽搁那么多时间,为什么不留到下午来用?游客的话到了导游那里,就像拳头打到了棉花上,没有任何反应,出门在外和为贵,还是顺其自然吧。</h3> <h3>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29公里处,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据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是贵州省的四大历史文化古镇之首。古镇曾有九寺、八庙、三宫、三阁、一院、一楼,还有石牌坊、城墙等古建筑群。原为土城,经数百年历史沧桑,经多次整修扩建,由土城而渐成街巷纵横交错的石头城。 </h3> <h3>  穿过空旷的广场,登上层层的石梯,一座雄伟的古城墙及堪称青岩门户的定广门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h3> <h3>  站在定广门,环顾四周,古镇依山就势而建,错落有矩,布局合理。门外是巨大的广场和仿古的街坊;门内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古街。 </h3> <h3>  迈过定广门,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的石牌坊,这是一座历经600年风雨沧桑古石牌坊,坊上倒卧的石狮子依然狰狞,仿佛还想守护着什么。</h3> <h3>  走在古镇的青石板路上,遥望历史的天空,古老、深邃、厚重。</h3><div> 贵阳日光少,不缺石头不缺山。山多石就多,石又厚薄不一呈片状,使用极为方便。因此,当地民居多以石片当瓦、石块垒墙。大石屋连着小石屋,青苍苍一片,已然成为当地一道特别的风景。青岩镇依山傍岭,城门城墙全用石头建造成也就顺理成章了,古镇的盎然古意来自苍然青石,恐怕这也是为何称之为青岩镇的原因吧。</div> <h3>  走在古镇的青石板路上,体验的是年代的久远所带来的沧桑。一条条纵横四方的青石板路和弯曲狭长的小巷,分列两旁的、古老的石柜台和木柜台,门窗间精雕细刻的小棂,无不引人发思古之幽情。信步走进一条叫做“背街”的小巷,立即感到一种强烈的时空的莫大距离,青石板铺的路、青石板垒的墙,仿佛是一条石板制成的时空隧道。</h3> <h3>  每到一处,都要提前在网上查阅当地的资料,这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它对后面的行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深体验事物的深远意境;可以改变我们的三观,使旅途的过程不再是简单的体力付出,而变得更加生动有意义。</h3><div><br></div> <h3>  一路走的有点急,但不耽搁眼睛四处搜索。令人诧异的是,小小古镇居然同时有古老的寺庙、肃穆的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即所谓的“三教并存”。站在城楼上远远望去,尖顶的教堂与巍然的百岁坊遥遥相对,东、西方文化矛盾而又统一地在小镇上合理地存在着。据说,初一、十五,这边寺庙里香火不断;而那边周日到教堂做礼拜的人也络绎不绝。这实质是一种当地居民的包容、一种对外来事物的宽容与大度。</h3> <h3>  据说这里民风淳朴,可惜的是时间关系,没有机会与当地居民做更好的交流。据以往的描写:累了,镇民会挪出自己的椅子让你歇歇脚;渴了,会端上一碗清凉的苦丁茶,还要为你说上一段青岩的典故,让你的精神也解解乏。这一切,是可以随意享受的,如果你执意要给钱,一句“随便拿一点就行”的话语更让你从心眼儿里喜欢这个小镇。 </h3> <h3>  古镇上还有在清光绪年间经皇帝殿试,大魁天下,考中第一名状元的赵以烔的府第和清代著名学者周渔潢的故居以及储存他著作的“桐 书屋”,既说明了贵阳地区的人才辈出,更增添了青岩古镇的文化氛围。</h3> <h3>  街道两旁的民宅,依然保留着明清建筑的格局,青瓦石墙、古朴沧桑,但仔细观察,却有着自己非常鲜明的个性和地域色彩。贵州素来有“天无三日晴”之说,下雨,总不能耽误了生意,精明的生意人们经过反复地经验和教训的积累,青岩镇的典型民居孕育而生。即双重檐的门面,这样下再大的雨也不影响做生意。这种独具特色的多功能民居建筑即便放在全国范围看也实属罕见。</h3><div><br></div> <h3>  青岩镇汇聚了贵阳的各色各样的小吃,想尝点贵阳风味的小吃的朋友可千万不能错过。冰粉、玫瑰糖、血豆腐、特色风味的豆腐果、特别是那刚刚出锅的猪蹄子,油亮亮的,香气扑鼻,使人有种想大快朵颐的奢望。走到哪里,买点小吃,可以从中体验一下当地的民俗,解解馋,补充点能量,也还是对当地的旅游业的一种肯定和支持。</h3> <h3>  一帮人正逛的兴致,不知谁说了一句,时间快到了!原本打算从西门进,然后从南门出,再绕道城墙上返回东门,因时间的关系,也只能原路返回了,这对游兴冲击不小,但遇事需宽心,集体行动需保持好步调一致。</h3><h3> 回首望着即将离去的古镇,心有不舍。 这里毕竟留下了我们的足迹,从心底里记住了这座高原小镇,它的名字叫青岩!以后有机会还会来这里,那可要闲庭信步,从容以待,好好体验一下它不曾让我见识的那一面。再见了,青岩!再见了,青岩古镇!</h3><div><br></div> <h3>  大巴车绕过贵阳城向西前行,今晚要夜宿安顺城,下一站是名闻天下的黄果树瀑布,想到这里,我的心豁然开朗起来,天边也似乎明亮了许多。(下集,我在黄果树等你,不见不散)</h3><div> (2017年10月16日 写于漳水河畔)</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