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生活总是在不经意间遇见美好。这个深秋,遇见北山。</h3><h3><br></h3> <h3> 有人说,爱情就是在对的时间遇到知心的人。而对于远行的人,完美的旅行就是在对的季节邂逅最美的风景。又到了一年中最多情的季节,一段北山之恋正等着我们来收获,一场无尽之旅等着我们来开启。</h3> <h3> 本次旅行的主要目的地就是位于青海东部的互助北山森林地质公园,坐落于祁连山脉南麓的东端,平均海拔1800米左右。距离乌海779公里。</h3> <h3> 途经古浪县。古浪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乌鞘岭北麓,腾格里沙漠南缘,东接景泰县,南依天祝藏族自治县。</h3> <h3> 车子一路向西,秋意渐浓。飘扬的雪花伴着五彩的山色,远处的山峦雾气缭绕,美景如画,别有一番韵味。</h3> <h3> 路边随处可见停车拍照的游客。我想他们一定也和我们一样,有着经历了一季的酷暑后难得遇见如此清凉的欢畅心情。</h3> <h3> 不时的遇见羊群悠哉的过马路,这些生长在藏区高原的主人,仿佛早已习惯了我们这些贸然闯入他们生活空间的不速之客。</h3> <h3> 路旁随意生长的格桑花,为高原的色彩妆点出绚丽的画面。不需要你去呵护,在农舍旁、小溪边、田野里、路边都能看见它的身影。</h3> <h3> 偶遇一户土族人家,热情的土家夫妇向我们展示土族的传统蒸制月饼,类似汉族蒸饼,在发面上撒豆子,加上清油等佐料,再用各种面花点缀制成。</h3> <h3> 庭院中几株卷丹百合开的正旺。它的花瓣像卷曲的红霞,花蕊果断的伸出来,感知着外面世界的温度。那花蕾,低着头,若有所思,慢慢地张开红花。红色的花瓣上散布着紫色的斑点,低调而不浮华。</h3> <h3> 天祝本康的红色山崖,峡谷中全是红色的丹霞地貌,以本康丹霞为主。沿着村旁边的一条崎岖小路驶入沟里,一条宽阔的山沟映入眼帘,中间是整齐的麦田,两边是山峰,一面是茂密的森林,另一面是千奇百怪的红色山崖。</h3> <h3> 路旁村民支起的一口大锅,升腾起的热气飘散在空中,锅底的柴火燃的正旺。灶台上炊烟袅袅的样子,让人觉得很安心,满满的家的味道。</h3> <h3> 第一次见到村民自制的独特的草药烘干装置,很是稀奇,大伙上前仔细研究了一番。</h3> <h3> 苏醒哥揭开塑料苫布取出的一只柴胡,很配合的拍照留念。</h3> <h3> 具有悠久历史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名寺——天堂寺,座落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与青海互助北山藏区相连,地处大通河北岸。</h3> <h3> 此处山青水秀,风景如画,海拔2049—2200米,气候宜人,是甘青罕见的风景区之一,俗称“华锐小江南”。</h3> <h3> 天堂寺门前是占地很大的寺院广场,广场当中一座雕塑,大象背托一个猕猴,猕猴手捧白兔,白兔头顶百灵,这就是象征万物苍生和睦相处的“四瑞和谐图”雕塑。</h3> <h3> 离开天堂寺向南行驶二十公里,就到了北山的主景区之一扎龙沟。</h3> <h3> 车子行至沟口,遇见一队重装徒步的驴友,身着色彩缤纷的服装由远及近,扎龙沟的秋色也因为他们的加入而更加生动起来。</h3> <h3> 进入扎龙沟,延一条小溪顺流而上,步行到达药水泉不到三公里,对于沉醉于其中的游客,美景才刚刚开始就要折返,难免有点失落。</h3> <h3> 沟里的秋叶黄的绚烂,红的浓烈,不同深浅的黄,不同程度的红,还夹杂着一些说不清的颜色,都在这里聚会,成就了这盛大的秋事。</h3> <h3> 连绵的群山被深深浅浅的黄色红色所染。青石板的道路一直蜿蜒下去,在视线里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于茫茫的群山之中。</h3> <h3> 金黄的树林布满了后面整个山坡,黄叶在秋风中舞动闪耀。</h3> <h3> 扎龙沟的水美在流动。它顺着光滑的岩石平滑的流过,扯出光滑如丝绸般的动态水面,转瞬又在水潭里跌落,撞击出交响的乐章……</h3> <h3> 一会儿在一处水潭里沉睡,留恋着这美好的时光;一会儿又在碎石中潺潺流动,在小小的落差处唱起歌声,踩着细碎的舞步……</h3> <h3> 扎龙沟的水美在静止。那海子,就是凝固了的油脂,又像碧玉一样有质感。</h3> <h3> 倒映在水中的山峦树木,就像压在玻璃镜子下的彩照。仿佛一个端庄的不苟言笑的大家闺秀,静静地端坐在庭院深深深几许的闺房中。</h3> <h3> 一株不知名的灌木从堤岸上旁逸斜出,用尽全力的将枝桠伸向水面。碧绿的潭水映衬着金黄的叶子,微风徐来,水波潋滟。</h3> <h3> 生命何尝又像这潭溪水,不管是欢乐和平的日子,还是坎坷困顿的时光,终要过去。欢笑和眼泪,如此逝去,不复再来。</h3> <h3> 经过大大小小的七八处瀑布,终于到了源头,水的源头经过盖着厚厚的苔藓,汩汩的从绿色的苔藓中流出,数不清多少个泉眼,也不知积攒了多少的力量,形成一个又一个人字相叠的瀑布,这就是我们徒步的终端――药水泉瀑布。</h3> <h3> 行走在扎龙沟的深秋里,不知应感叹满目萧瑟还是感谢满山丰饶。秋天就是这样一个季节,凋零与收获并存。</h3> <h3> 德仙湖的湖水,清澈见底。碧色的水中,映着秀丽的山色,蓝天和白云。</h3> <h3> 湖边的山坡上,长满了绿色的草儿,而周围的树木上大片大片的黄叶,在风起时,轻轻落入草丛,铺设成天然的彩色地毯,让途经的人总忍不住想要驻足,留下这明媚的片断。</h3> <h3> 在北山的山涧里,大片的白桦和红桦成就了北山又一道盛大的风景。安安静静地踩着簌簌落下的秋叶,走进红桦树和白桦树的世界,放佛进入了童话一般。</h3> <h3> 轻轻地仰起头,闭上眼,站立在铺满秋色叶子的柔软上,静静地弥想着,将红桦树与白桦树之间的爱情传说,在梦里重演,甜甜地微笑......</h3> <h3> 浪世当的清晨,同昨晚刚刚汇合的重装徒步队友再次分别,他们即将开始浪世当到吐鲁沟两天的穿越,而我们也奔赴浪世当的海拔最高处的秘境――位于俄座岭的圣女天池。</h3> <h3> 胡勒沟半山腰中几栋民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融于自然环境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远远望去,充满灵气的山谷中,翡翠般的青草绿树之中,是那沉甸甸的田地和隐在密林深处的寨房,伴着时有时无的潺潺溪流,一幅富有动感的绝妙山寨画卷随之展示在我们的眼前。</h3> <h3> 山脚下是大片的高山草甸,远远望去,山顶淹没在云海,牵着我们的想像走向山那边。目光穷尽之处,一山连着另一山,似乎永无止境。</h3> <h3> 在北山,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写照。沿着胡勒沟向着俄座岭出发,山脚下还是绿草如茵,到了半山坡已经白雪皑皑。</h3> <h3> 匆匆忙忙交付给拦路的村民100元的过路费后,两辆越野车相继驶入了去往圣母天池的山路上。</h3> <h3> 车辆行驶在犹如飘带一般的盘山公路上,穿梭在叠嶂的群山之中,一山接着一山,山山相连,越野车行驶在上面,一会儿壁尽山穷疑无路,一会儿峰回路转道开阔。</h3> <h3> 车子一路攀爬,快到山顶的时候云雾缭绕。变幻飘渺的云朵,时而如哈达般搭在山顶,时而如绵羊般曲卷着身躯。山上云锁雾绕,车子行驶在其中让人领略到云在脚下飘,人在云上行的奇妙感觉。</h3> <h3> 车辆行驶到半山腰,路旁不时见到滚落的碎石,路面变得更加狭窄泥泞,不得不弃车徒步。</h3> <h3> 抵达最高点的望湖亭后,再沿天梯下降二百多米至小天池。高原缺氧,体力消耗极大。</h3> <h3> 爬过一道又一道的缓坡,漫长的天梯遥遥无终,终于雪峰下的那一汪清水就在我们眼前,可我连欢呼的力气也没有了。</h3> <h3> “有人说,高山上的湖水,是躺在地球表面上的一颗眼泪。那么说,我枕畔的眼泪,就是挂在你心间的一面湖水。”这面圣母湖水静静的挂在天边,静候着不远千里奔赴而来的人们……此时此刻,我站在它身旁,体会着因为高反而窒息的感觉。</h3> <h3> 返程上升过程,我的高反愈发严重,身体意志经历了最严峻的考验。此时天梯尽头的望湖亭已遥不可及。头昏沉沉,整个身体软软的,心跳的厉害仿佛随时跳出胸腔,歇一下,心里默数登几十个台阶,努力多上几级,再歇一下,再努力……</h3> <h3> 离开圣母天湖与另外两个徒步队友汇合后,在扎龙沟一户农家住宿。</h3> <h3> 又一次品尝到乌海户外“最美厨娘”缘份的厨艺,猪肉勾笨鸡、炖干羊肉、本地的鹿角菜、地皮菜……农户自产的白萝卜更是甘甜爽口,以致大伙打趣要选代表半夜去地里偷萝卜,还是主人比较痛快,算账的时候答应明早儿送几个萝卜给我们。</h3> <h3> 一早去往青海湖的路上,偶遇一片杨树林,这片湖边的杨树林金黄绚丽,光彩夺目,满目的金黄迎面向我们涌来。微风吹过,树叶翩翩,犹如千万只金色的燕子在风中飞舞,尽显秋天成熟静美的韵味。</h3> <h3> 岗什卡雪峰位于青海省门源境内,海拔5254.5米,是祁连山脉东段的最高峰。 在蓝天的映衬下的银白色的雪峰显得格外的庄严和壮丽。山的神奇,山的美丽,让人不由产生敬畏之情。站在那里仰望它,就足以让人产生美丽的震撼和无限的暇想。</h3> <h3> 行走在青藏高原辽阔的大地上,一种神圣而激荡的情绪在天地之间腾然升起,一切浅斟低酌,腼腆脆弱都是那么的不合时宜。成群的牦牛,如黑珍珠一样散落在金黄的草甸里。</h3> <h3> 在青海湖环湖东路,一片金黄色的沙丘群横亘在路的两侧。从沙丘向西徒步一会儿,可以看到沙丘背后蔚蓝的青海湖,金黄色的沙丘和蔚蓝的湖水连接,美轮美奂。</h3> <h3> 因为在青海湖东侧,可以看到青海湖的日落。此时,远处的落日早已进入地平线,余晖照在西面的湖面上,沿着海岸线的曲线,湖水如此平静,寂静的可以聆听风和水的声音。</h3> <h3> 这是一个特别的中秋之夜。我们住宿在青海湖东畔一家藏族人家。男主人的名字叫桑吉,看似藏族,实际上竟是拓跋人的后代,祖上的历史如数家珍,这个小镇上的酒店民宿基本都是桑吉的家族在经营,拓跋人不但尚文,经商的本领也这样了得。妻子卓玛,女儿叫达珠,明年打算去兰州上大学,她的叔叔在兰州大学里任教。中秋夜,我们与桑吉一家共同度过。</h3> <h3> 离别青海湖,再次与重装徒步的队友取得联系,一路飞奔驶向吐噜沟。他们已经成功穿越并在吐噜沟与另外的队友汇合。</h3> <h3> 吐噜沟位于兰州市永登县,与北山同属祁连山东麓。山色又是别样的秀丽多情,让人流连忘返。</h3> <h3> 此时的吐鲁沟,天空是背景,金黄是主题,秋叶是灵魂,宛如一副油画。框内,你在静静等候,景外,是我们漫步山谷的情愫。</h3><div><br></div> <h3> 返程时,路过六盘山小南川。百闻不如一见,在这里,溪水淙淙,风景秀丽,仿佛秋天尚未光顾,气候温暖而舒适。</h3> <h3> 叶子一片片落下,是一场场的别离,也象征着旅程的终止。喜欢北山的风高云淡,欣赏北山的层林尽染,着迷于北山的色彩,忽然对北山又增添了一种情怀:感谢风景中的过客以及同行的伙伴,我说所有的景,都不如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