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马明: 甘南州美协副主席;中国油画写生俱乐部会员。 创作的油画作品多次获省、州奖励或展出。 油画《洮河之子》入选甘肃省中学美术教师美术作品展,被评为二等奖:油画作品《俄界会议旧址——毛泽东旧居》入选"会师魂*陇原情"第三届甘肃省十四市州美术作品联展;油画作品《百年藏寨》荣获吉祥甘南——美术作品展三等奖:油画作品《人间仙境——扎尕那》,《花格村的早晨》入选全省第二届少数民族书画摄影唐卡展;油画作品《痕迹》荣获甘南州庆祝建党八十周年一等奖。 2008年荣获甘肃省中小学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课题一等奖。 2014年4月成功举办了《马明甘南风景风情油画展》。<br><br><br><br>打造自己,重塑自我。不流俗,不趋炎附势<br></h3> <h3>百年藏宅——尼巴写生记。对于尼巴的印象是15年前路过尼巴到迭部,那时还年轻,到了尼巴穿过密密麻麻的架杆,来到层层叠叠的藏宅,仿佛来到了世外,經幡,麻尼石——刻经,麻尼房……凝聚成一种古老的,神秘的,具有传奇色彩的藏族文化气息。 尼巴,背靠光盖山——是进入岷山腹地扎尕那的要塞,这座山常年积雪,地势险峻,是冰川时代形成的产物,加上雷击滚石下落形成陡坡悬崖,自然景观非常独特,植物有高山杜鹃,菊科植物,动物有野狼,黑熊,梅花鹿等珍奇野生动物。扎尕那是 探险家的乐园,摄影家的天堂,画家的福地! 江迭公路是连接迭部和尼巴的重要通道,通车时间只有七、八、九三个月,到十月份开始有雨雪天气,路滑难以行走,过了漫长的冬季 尼巴村,依山而建,利用山势构建的藏族村落,建筑用材一般有石头松木和古柏,铺路,架桥和建筑房屋,尼巴人主要的交通工具是牦牛,主要生活资料用牦牛拖运和人工背负上山,车辆无法运行。 尼巴人,是光盖山积雪消融流淌的河水养育的儿女。沿着尼巴河水而建的尼巴寺院群落,依山傍水,金塔林立,金堂金顶在阳光下生辉闪耀。背靠雄伟高山,又有雪水清流的滋养,积淀了丰厚的藏族文化底蕴的藏家儿女热情好客, 到尼巴写生是我多年的心愿。此次到尼巴写生感触良多,人文环境变化很大,当地老百姓在党的惠民政策照耀下大兴土木,修建了新的居住房屋,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 老的百年藏宅依旧保留,作为老的藏族古宅具有极高的文化历史保存价值,而且作为特有的藏族古建筑它的旅游,考古,审美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当地政府已经下拨专项资金进行维修和保护。</h3> <h3>《尼巴的送别》</h3> <h3>《尼巴的早晨》</h3> <h3>《尼巴的古桥》</h3> <h3>《深山秋色》</h3> <h3>秋高气爽车巴沟</h3> <h3><br>画一条线,<br>太阳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从东到西;<br>重复,重复——<br>生命从年轻到终老,<br>我们骄傲的像个王子像个公主;<br>情缘,情缘——<br>我们有过花的芬芳<br>有过鸟的飞翔<br>有过猛兽般的跳跃<br>……<br>复归泥土化作尘终有情未了<br><br></h3> <h3>《秋天的尾声》最近忙的不可开交,看到街道边的树木秋意还在,想出去画几张秋景,就是时间不给力,今天背着画箱遛出了校园。到了目的地,一片萧索,看不到金秋的美丽。失望至极,看到桥头的柳树还挂着少许的叶子,就勉强而为之,算是抓住了秋天的尾巴!</h3> <h3>初冬</h3> <h3>永靖</h3> <h3>尼巴的送别(写生稿)</h3> <h3>青稞熟了</h3> <h3>情侣</h3> <h3>哈岗村的杏花开了</h3> <h3>山涧</h3> <h3>峡谷清流</h3> <h3>博拉</h3> <h3>山村</h3> <h3>车巴沟金秋</h3> <h3>青稞熟了</h3> <h3>美武草原</h3> <h3>母子山</h3> <h3>车巴沟松韵</h3> <h3>白龙江畔</h3> <h3>玛曲草原</h3> <h3>云深不知处</h3> <h3>则岔人家</h3> <h3>峡谷清流</h3> <h3>秋韵</h3> <h3>则岔幽谷</h3> <h3>那迦石门</h3> <h3>森林边上的水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