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 ——杭州象山中心校区

小草

<h1>  若要说杭州建筑最具特色的校园,那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莫属了。</h1> <h1>  整个校园充满艺术气息,建筑错落有致,以中国传统"大合院"的形式呈现,建筑与周围的植被、水景也十分融洽。</h1> <h1>  建筑中的宽大走廊,如路亭般的山旁、水边小屋,都是某种既可步行,又可展览的地儿。</h1> <h1>  学校就坐落在西湖边,周围景色很美也很安静。校园并不大,但利用的特别合理,可以说是物尽其用。别致另类的建筑风格,恰到好处的设计,让现代建筑的美和周遭传统风格融合得非常和谐。</h1> <h1>  11号楼旁,平展着一片碧绿的草坪,上面矗立着一块青石,镌刻着这样一句诗「俯水昂山势绝群」,书体奇崛,笔力雄强。<br /> 此句截取自中国美术学院老院长潘天寿先生的一首题画诗,原诗为:俯水昂山势绝群,谁曾于此驻千军?万家楼阁参差起,半入晴空半入云。</h1> <h1>  从校园的题词中能感受到这所学校的追求,建筑所表达意义追求一种寄情于山水之中,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看自己,这就是艺术的终极意义。</h1> <h3>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国美民艺博物馆,取址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中心地带,在流水环绕的象山半山腰上依山而建。</span></h3> <h1>  因地制宜的建造方式,在不破坏原有山体的情况下,就着斜面来建造,菱形纹样的外观,与水平线融合产生了流动的展示空间,结合建筑大师隈研吾他自己的"负建筑"理念,此馆也有机地融入了原有的山水。</h1> <h1> 美术馆形态与倾斜的地形相结合,对自然并没有侵入感,相反,菱形的建筑形态,创造了流动的展览空间,而交替变换的层高和空隙,则将参观者带到被自然景观包围的户外区域。</h1> <h1>  这些固定在铁丝上,不至于被风刮跑的瓦片都是专门为该民艺馆烧制的。</h1> <h1>有坡度的展览馆</h1> <h1>木制窗格</h1> <h1>石器雕刻展馆</h1> <h1>皮影展馆</h1> <h1>精致的窗格雕刻</h1> <h1>坐具展馆</h1> <h1>精制的鸟笼及制作工具</h1> <h1>精美的剪纸艺术</h1> <h1>剪纸作品</h1> <h1>高难度的榫头制作工艺</h1> <h1>  中国美院民艺馆展出的坐具、窗格和器物,以及大量的皮影、民间陶瓷器、糕模、绣品、工具等,所营造的是一个江南生活的历史片段,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有生活感情的江南乡村工艺。在此体会手艺之精湛、材质之美妙、巧夺天工之神韵,观之,流连忘返其中。</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