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苍蝇

苍耳王小学

<h3> 天气变凉,室内苍蝇骤多,忽飞忽落,成群结队,让人不胜其烦。苍蝇不嫌脏臭,不拒香甜,尤喜温暖(此为室内苍蝇增多根本原因)。许多人对苍蝇深恶痛绝,欲赶尽杀绝而后快。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曾经举国发起过一场“灭四害”运动,苍蝇列首位,用拍打粘杀或喷药之法,虽使大批苍蝇毙命,但其繁殖能力超常,总不能绝也。它具有一次交配可终身产卵的生理特点,一只雌蝇一生可产卵5-6次,每次产卵数约100-150粒,最多可达300粒左右,一年内可繁殖10-12代。如此算来,一对苍蝇夫妇,一年可繁衍后代二千六百六十亿个,其家族数量惊人,若非天敌和人类绞杀或自生自灭,其庞大队伍足以遮天蔽日。</h3> <h3> 古往今来,苍蝇的名声大多臭不可闻,鲜有誉词。今天我讲一个故事,苍蝇的形象或许有些光辉。秦腔剧中,有一《血手拍门记》(又名《血手印》),说的是北宋年间, 林有安之子林昭德聘王桂英为妻,桂英父王春化嫌贫爱富,强逼退婚。林有安遂退,林昭德卖黄莺误入王家花园,遇王桂英,约定当晚给林昭德送银。夜晚丫环送银,遇厨夫皮赞,图财而杀丫环。林昭德至,满手染血,回家拍门留下血手印,被扯入狱问斩。林有安知子冤枉,愤极持刀至王家强逼祭桩。王春化无奈,让女儿祭桩。其后开斩,法场上刽子手见苍蝇护林昭德之项,禀报监斩官。苍蝇何以如此?究其原因,因林昭德年幼时于蜘蛛网救下困蝇,上苍感其德,招致大批苍蝇前来报恩。监斩官见事诡异,取消行刑,收监候审,遂转案开封包拯府。审案之日,苍蝇聚集于堂鼓上,形成一个“赞”字,至今仍记得村里人当初演出这本戏时,王朝马汉和包拯的对话——“禀相爷”,“讲!”“苍蝇于堂鼓之上,走来走去,走了一个‘赞’字!”包拯思忖苍蝇落皮鼓,定有冤屈,乃问:"这附近可有一个赞皮或是皮赞!"因将皮赞提到,问明结果,开铡问斩,同时释放林昭德,为其平反昭雪。</h3> <h3> 在上则故事中,苍蝇们第一次以正面形象出现,有了知恩图报的人性光辉。然千百年来,苍蝇未能因袭,除了干扰人类生活,传染疾病,还增加贪污腐败的顽疾,引得人民群众怨声载道。余窃以为要消灭苍蝇,仅靠喷药拍打,关闭门窗还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降低环境的温度,让其不能生存。如能在其繁衍能力上加以阻止,那是再好不过。</h3> <h3> 苍蝇被彻底消灭的日子,天将更蓝,空气将更加清新,老百姓将欢欣鼓舞,山呼万岁! </h3><h3><br></h3> <h3></h3> <h3></h3> <h3></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