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按照惯例,先介绍一下洛克线,简单说就是一个叫洛克的人走过徒步线路。可能你会问谁是洛克?关于洛克线的各种帖子及网络上介绍的都很多,我想吃瓜群众也不会去查,就是看了也不一定记得住。所以这用直观的方式来介绍一下。</h3><h3> 话说1928年有一个美国探险家深入中国贡嘎岭地区晃荡了几圈,然后回去把他在滇川西北探险时照片及经历刊登在《国家地理杂志》上。</h3><h3> 5年后有个英国作家叫詹姆斯•希尔顿以这一系列文章和照片资料作为素材,创作了著名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h3><h3> 如果你没听说过这本书也不要紧,那你肯定听说“香格里拉”和“亚丁”,前一个被称为世外桃源(世界级的),后一个被称为蓝色星球上最后一块净土(地球级的),香格里拉这个词就是因为这本书而横空出世!</h3><h3> 如果你说你也没听过香格里拉……那我劝你洗洗睡吧,下面你就也别看了……</h3><h3> 这所有的一切都起源于那个没事在山里晃荡的美国探险家,他的名字就叫做:约瑟夫.洛克。</h3> <h3>东峰——夏诺多吉,海拔5958米,代表密部主金刚手;南峰——央迈勇,海拔5958米,代表大智文殊菩萨;北峰——仙乃日,海拔6032米,代表大悲观世音菩萨)。</h3> <h3>自从知道了洛克线就一直想着去走一趟,只因起点在云南,终点在四川,不知道何时才能完成这个心愿。庆幸的是没多久就有大神召集,很快凑成一小分队,完成了这个心愿。近距离见到了向往的雪山、蓝天、白云……还有一种情怀</h3> <h3>全程徒步海拔平均在4500m左右</h3> <h3>28号一大早出发,一路住水墨上里、然后318国道过泸定、康定、新都桥、理塘转217国道到达稻城亚丁,住景区门口附近阿玛民居摄影主题酒店。一路上经过就省略了,简单附上几张图片。</h3> <h3>水墨上里古镇(不建议去,么意思)</h3> <h3>偶遇贡嘎神山。本来抓拍的挺好,中间那俩红字咋就那么扎眼呢……</h3> <h3>折多山垭口回望来时的路</h3> <h3>新都桥住的小院满院子的花</h3> <h3>稻城红草地</h3> <h3>入住景区附近酒店(当天还不是国庆,房价300,出山的时候涨到800了……)所以说放假出行一般你占国家高速免费的便宜,都双倍给酒店了……</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原本和包车约好的九点来酒店接我们去登山起点,后来改成七点,再然后晚上打电话说早上五点,后来直接变为三点酒店出发,说因为来的路在修,封了,不让走,和搞工程的说了,要赶在天亮之前通过。结果就是三点多大家就已经收拾好东西在酒店院子了,抬头看见满天的星星,奇葩的是,上车没走几公里,刚要出镇子一辆车爆胎了!然后这几个藏族小伙子开始换胎,无奈的是换胎完了没走多远,前车又停了,司机下车说车轮不稳,检查一看少螺丝了!换个轮胎能换的少螺丝了,你说~说什么好?而且前车司机不识路,要跟着我们车,最后司机商量的结果是:只能先开着看吧!开车路上我们车司机说,四辆车三个都有问题,比如他这车就只有一个大灯,而且司机当中有穿双“人字拖”的……</h3><h3> 于是乎在满天星光下,在大凉山中,在这是路不是路的黑暗中,四辆车尘土飞扬、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没安全带、没导航,汽油味、烟味、灰土味,电流声(喇叭滋滋的)、高分贝藏曲(类似于广场舞的调听不懂,我被噪音的问能关掉不,司机说他开车一天了,要提神,不然睡着了……)、说话or争执声(家事国事天下事),你也不知道旁边是山崖还是河流。大家可以脑补一下这是个什么情景!?</h3><h3> 那会我突然觉得有个词来形容那个场景最合适不过了,那就是:和谐!还有比这更和谐的么……</h3> <h3>半路上停车加油,过程是这样的:我们从图上面左侧的这条小路上来,然后司机对着依着山崖建立的类似于工程指挥所的两层楼上喊啥,出来个人下楼先打开发电机发电,等了会才走到加油站完成取枪、加油、收钱一系列标准动作……这是我见过最奇葩的加油站,没有之一……</h3> <h3>前面塌方了,需要人下车徒步翻过去,然后司机开车过去,人再上车。</h3> <h3> 总之这是我见过的最烂的一条路,还好是晚上,反正几乎啥也看不见,就车的一只独眼龙灯照着前面屁大点地方,时不时还能看见个挖掘机、推土机……</h3><h3>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h3><h3> 后来想想幸亏是二半夜,黑整呢,啥也不知道。要是白天估计很多人车都坐不安稳……</h3> <h3>天亮的时候终于走完了烂路,走上了修好的路,我称之为“大凉山准高速”公路。如图</h3> <h3>旁边这条河叫通天河,当年可真是苦了沙师弟了</h3> <h3>终于到都鲁村口了。</h3><h3>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给前面做个小结,那就是:一帮比较2的人(加上后面赶上来的几个刚好22个人),花了2千2+2千2+2千2+2千2块大洋,顾了2+2个比较2的司机,开了2×2辆比较2的车,2半夜走的比较2的路,还好结果不2,顺利到达徒步起点。</h3><h3> 突然想起一句名言:2是一种精神!(具体那个名人说的?我也不知道……)</h3> <h3>到了目的地写下行李,然后这帮人在这一会摘苹果桃子,一会后面掰几个玉米或者弄俩土豆放灶火里面烤,就连吃那个手抓的窝窝头都说有儿时的味道……看来大家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啊😂</h3> <h3>他们房子分三层,第一层是养的家畜(马牛羊),第二层是客厅住处,第三层是盖半边,类似于仓库,另半边敞着,类似阳台。</h3><h3>厨房和客厅是在一起的,藏式风格,在这里喝酥油茶,吃饭,无意中我发现他们中间供奉(这词也不知道用的对不对)的是Mao主席,对此我很奇怪,我问他们:你们藏民不是信那个转世活佛或者达赖喇嘛什么的吗?咋还供Mao主席,回答是:这三个他们都信,但是他们最信的是Mao主席。看来伟人就是伟人。</h3> <h3>下面开始说正事,如图:左边那人,估计有人认识;右边那人,估计大家不认识,他叫杜基,在介绍杜基之前我先介绍另外一个人。<br></h3> <h3>在我查看的所有关于洛克线的介绍帖子当中,几乎都会有下面这张照片。照片中间的那个外国人就是约瑟夫.洛克,当初他出发时就住在图片上右二那个藏民的家里。同时那人也是木里王的护卫,也是洛克的向导。而杜基就是那个护卫兼向导的孙子,这样说能明白不?这次我们也是住在这里,洛克当年住过的地方。所以想来这里的人,需要记住右边这人,因为他可以给你提供很多帮助(有想去的我可以帮忙给你联系一下)。至于左边那人,就一过客,直接忽略掉就行了。</h3> <h3>和杜基一家的合影。杜基一家人比较淳朴、勤劳。中间那个小女孩是他的女儿,在木里县城上五年级,刚好国庆假晚我们半天到家(木里到都鲁需要越野跑六七个小时,其他车就别想了),小女孩很勤快,也不像一般见到的藏民小孩很拘谨,还兼职她家里和我们之间的翻译,吃饭时帮忙打饭端菜,倒茶搬凳子等等。我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会在这个小女孩身上得到验证。</h3> <h3>晚上九点左右,我们队伍最后一辆车终于也赶到杜基家与我们汇合。他们从西安出发(貌似车上坐着此次徒步最年轻的几位队友),连续狂奔三十多个小时。据他们说从木里过来的路也是超级烂,导航也没路,六七个小时车都折腾坏了,还修了一次。我第二天拍了一张照片,车从前盖子拉了一根铜丝,接了两次然后用胶布粘上,引到后面接上,简直是佩服之至。有学汽车修理的同学出来解释一下么?</h3> <h3>插播个广告:有小孩多余衣服的,我可以帮忙联系地址给那的小孩寄过去~</h3> <h3>大家可以猜猜这些人在这干嘛呢?偌大一个村子,移动都可以打电话,但是好像就只有这根杆子旁边两米左右范围内移动有网络信号(学通信信号的同学可以解释一下么?),我就是在那蹭队友热点,发了最后一条信息,然后进入失联模式……</h3> <h3>坐在这根杆子旁边,看过去的风景如图:右边是我们来时的准高速,左边是我们要进山的路,中间呢就是沙师弟的老家通天河。</h3> <h3>第一天:全程徒步7小时左右,海拔从2700到3800。登山口沿河而上,徒步1小时左右,然后拔高约1小时(大部分徒步线路都是沿河走,所以万一有事,找河道是比较靠谱的)</h3> <h3>沿途类似九寨沟一样的几处水瀑~</h3> <h3>马帮过河(其实是骡子)</h3> <h3>第一天营地:满措牛场海拔3750左右。右侧应该是夏诺多吉雪山的崖壁,海拔5958米。帐篷扎满了,全国各地的山友拥了过来,估计有上千人……</h3><h3>图中间那个云雾缭绕的山头就是我们第二天要前进的方向。</h3> <h3>第二天路上回头望昨天的营地方向</h3> <h3>翻过山口,遇到一大片草地,平坦整齐,中间还有河流经过,周围的山峰隐藏在云雾中。</h3> <h3>让自由的红旗再飘一会~</h3> <h3>走过草地看到的景色,图中间同样是前进的方向</h3> <h3>到达第二天的营地,海拔4200,全天徒步6小时左右</h3> <h3>营地旁边的山峰(应该是央迈勇雪山),中间那石块还是红色的,像着了一样,比较特殊。</h3><h3>今天徒步时间短,扎营早,不幸的是,下午五六点就开始下雨……于是乎在帐篷里面不出来一直到晚上然后听了大半夜的雨声……</h3> <h3>第二天早上八点出发,穿着雨衣开始开始徒步。图中间的云深不知处是我们要去的地方</h3> <h3>众山友开始向第一个4800垭口进军,场景煞是壮观,无数个彩色点点向着云雾中进发</h3> <h3>半路回望攀爬的各路诸神</h3> <h3>冲顶的各位大神</h3> <h3>云雾中来,云雾中去</h3> <h3>抵达第一个海拔4800左右的垭口</h3> <h3>旁边两个三角形△的山顶被云雾罩着</h3> <h3>翻过垭口的各种怪石嶙峋</h3> <h3>向着下方的路继续前进</h3> <h3>穿过三道类似的石海到达第二个垭口</h3> <h3>山神的眼泪</h3> <h3>经过石海的时候拍的(这种石海和秦岭的石海没法比,秦岭石海的石头得用丈许来形容,这种石海的石头只能用㎝来描述),同时因为山石的层层剥落形成了石海,感觉整个山体的角度是小于90°的,好像随时要压下来一样……</h3> <h3>回头看的云雾已经是我们走过的路</h3> <h3>到达第二个冲高的垭口,众神继续前进(右侧山峰上的各色小点点)</h3> <h3>登顶垭口抓拍的一个山友</h3> <h3>在翻越这个垭口时,一眼就看上一块石头,觉得简直就是缘分呐,直接袋子一装放背包里了,回来一称五斤半,这是此次徒步唯一的物质收获。(第二天秦岭途中休息时随意坐了一块石头也很酷,可惜太重了,估计的四十来斤……只好拍了张照片留念)</h3> <h3>翻过垭口下降时雨又稀稀拉拉下起来了,抵达第三天的宿营地,今天全天徒步9个小时。刚好中秋节,讨厌的雨,又是在帐篷听了大半夜的雨,都计划第二天早上还不停的话,就得原地等一天了……</h3> <h3>还好早上不下了!并且不一会人品就开始爆发了,最想见的雪山也半遮半掩的漏出真容,我拿起相机就跑对面山头拍照去了,以至于队友拍合影我不在~</h3> <h3>天晴啦!</h3> <h3>出发前的合影,今天全天要六上六下,翻越六个垭口。</h3> <h3>上图吧</h3> <h3>抓拍的山友</h3> <h3>众山友开拔,继续向着左侧云海中的山头进发。</h3> <h3>行军路线:从右下到左上</h3> <h3>爬到第一个垭口回望昨晚营地</h3> <h3>今天多半时间在这种石子海上流窜……这是翻过第二个垭口后回头拍的</h3> <h3>横切+拔高</h3> <h3>对面的河山</h3> <h3>翻过第五个垭口后,豁然开朗,天气大晴</h3> <h3>顺着左侧进行前进</h3> <h3>以为快到了,仔细一看那各色衣服连起来的方向直通中间远处的白云,继续</h3> <h3>下到下面那个高山海子,然后再上拔,就是最后一个垭口</h3> <h3>高山海子</h3> <h3>抵达最后一个垭口,大美!我们需要下到湖边右行,然后再拔高一点,到达今天的海拔4500的营地,图上彩色的小点点就是露营的帐篷</h3> <h3>右侧的雪山</h3> <h3>营地下面的蛇湖(不是湖内有蛇,而是说湖的样子像蛇,咋个像法我没看出来)</h3> <h3>到达雪山下营地,坐看雪山。今天全天徒步约10个小时。</h3><h3>对着圣山献出了膝盖,跪拜了几下……不过忘了许个愿啥的,估计白跪了😂</h3> <h3>落日下的日照金山</h3> <h3>一大早起来拍星星:月光下的雪山,🌙太亮了(八月十六),拍出来像太阳一样刺眼,星星也没几颗,银河就更别提了……</h3> <h3>第二天一早拔营,背光翻越最后一个垭口,从两座神山间通过</h3> <h3>离雪山很近</h3> <h3>抓拍的山友</h3> <h3>翻过垭口下行,看见牛奶海</h3> <h3>进入亚丁景区,今天大晴天,没有云,没有云的雪山少了很多的神秘与震撼,显得有点孤零零。出山路上游人很多,啥也不带才走一个多小时好像就累的不行了,而徒步过来的都好像脚底生风。也不知道是游客太矫情,还是众山友太彪悍……</h3><h3>今天全天徒步6小时出景区到乘车处。</h3> <h3>该给此次徒步总结一下了,刚好有人问和鳌太比,这一趟下来答案都有了。那就是:洛克和鳌太首先难度上不是一个级别的。景色上洛克线要比鳌太线壮美许多。</h3><h3> 因为鳌太线虽说海拔在3500左右,比洛克线低了1000米,但那是真正的无人区,全靠人力,救援难度也大,且那道梁是真正地理意义上的南北分界线,天气变化复杂,所以鳌太阵亡率也一直高居户外线路之首(珠峰那种专业的户外除外)。而洛克线则一路上除了海拔高外基本没太多难度,我帖子上说的每天徒步时间是指只要你没特殊疾病基本都能轻松走完(高反者除外);下来的总强度一点不比你去香港游连逛五天商场的强度大(女同志除外)。洛克线个人觉得最大的难度是在于如何到达起点水洛乡都鲁村,不管是从云南还是四川过去都需要六七个小时的超级烂路。一般人和车真不好过(柏sir那种硬派越野爱好者除外)。</h3><h3> 最后需要补充一点的是:洛克线还有一大超级武器就是马帮,你完全可以徒步(也可以不徒步,租匹马骑着)时每天吃着火锅唱着歌,泡着28年的普洱,喝着82年的拉菲,前提是你兜里揣着RMB。因为我看见京城来的户外爱好者直接村里买了活羊杀了马帮驼上,还有铁锅、高压锅!唯一可惜的是山里没信号,不然可以背着雪山发个朋友圈,手里端碗铁锅羊肉说:哥无聊的在雪山边上吃炖羊肉呢(绝对的老灶火,还是松木烧的),谁来?</h3> <h3> 最后发张图装一下x,借用驴圈一句话作为结尾:你嘲笑我满身泥浆浪迹天涯,我可怜你从未看过世界........</h3><h3> 我是自由人,来自长安,你呢?我们都应该是自由人!</h3><h3><br></h3><h3> 下一个起点又会在哪里?我也不知道……</h3><h3> 待续</h3> <h3>特别鸣谢队友: 37°🐘、果果、丫头,天籁、大仙、土豆粉、逗妞、木木、盖世豪侠、传说、橘子、大头龙、杨哥维奇、秋千、想出去走、如玥、秦岭 、迈克、山峰 、湖山、沫^O^漓。</h3> <h3>大凉山中的准高速</h3> <h3>雪山风云</h3> <h3>小雪崩</h3> <h3>行走的力量~洛克线</h3> <h3>沿途风景大杂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