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仙逝三周年祭

红桃老A

<h3>  父爱无言,父爱无边,父爱像一座山。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转眼间已是父亲去世三周年祭日,亲爱的父亲,未及成字,泪已潸然……作为儿子,我们应尽赡养父亲的义务太少,怀着无比愧疚之情谨以拙笔寄托无限哀思,愿父亲在天之灵能够安息! </h3><div> 父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三年的岁月流逝带不走我们对父亲的无尽思念,也带不走我们对父亲的深深敬仰。三年来父亲的音容笑貌,身姿背影,点点往事,仿佛就在眼前。 </div> <h3>  父亲1937年农历10月28日出生于通渭县马营镇黄家岖马坪岔一个穷苦农家,2013年农历3月29日,父亲突发脑溢血重症,虽经多方求医问药,但终医治无效,于2014年农历9月15日11时许去世,享年78岁。 </h3> <h3> 父亲出生在灾难深重的战乱年代,日寇侵略,民不聊生是父亲童年的记忆。由于家境贫寒,再加上祖母年轻时就疾病缠身(父亲无兄弟姐妹,那个年代独生子女很少),父亲十来岁就帮助祖父操持家务,含辛茹苦,未曾进校读书。解放后,参加了村社组织的扫盲识字班,由于父亲天资聪颖,识了不少汉字,并写得一手好字,这为父亲后来的一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h3> <h3>  父亲的青年时代饱经风霜,也造就了父亲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1958年大跃进时期,父亲和村子里许多人一样,被组织安排到改洮河的队伍中,历经磨难。1959年大饥荒开始时,迫于求生的欲望,父亲独自一人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务运输处综合通用机械厂一干就是三年,为祖国的边疆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保住了自己和祖父祖母的性命,也保全了一个家。1960年12月中央西北局兰州会议后扭转了“通渭问题”的局面,期间祖父突发脑血栓,祖母身体每况愈下,1962年夏季,父亲辞工返回了通渭老家,一面照顾年迈的老人,一面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并长期担任生产队长、会计工作,直到上世纪90年代由于年老体弱才辞去此项工作。<br></h3> <h3>  父亲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但在我们子女眼中,也是伟大的一生。在70多年的人生旅途中,他一如既往,勤勉劳动,孜孜不倦,艰辛付出。凡是父亲工作劳动过的地方,无论是领导同事,还是干部群众,都说父亲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是一个好人。父亲一辈子博爱豁达,别人家有什么困难,他总是第一个周济,别人家办红白喜事,他总是第一个帮忙。父亲对上孝敬长辈,对下慈爱子孙,持家有道,教子有方,德泽桑梓,有口皆碑,父亲身虽已逝,德范长存! </h3><div> 在父亲眼里,子女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父亲用辛勤的汗水和博大的胸怀撑起了家中的一片天空。与母结缘五十余春,任劳任怨抚育儿女。正是父亲这种可撑天的魄力和胸怀,致使在经济困难的年代,我们还有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全家大小八口人虽没有解决温饱,但没有过分的饿肚子。我们始终忘不了的是在那么困难的时期,父亲是如何以惊人的撑天之力,赡养老人,抚养子女,担当一家的顶梁柱的。父亲虽没有留下惊人的言语,也没做下盖世的壮举,但在我们家庭而言,留给子女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接物之道,留给子女的是公而忘私先人后己的活人处世之理!</div> <h3>  失去方知珍惜。短促的人生,如白驹过隙,挥手之间,一切都已经过去,一切都成为过眼烟云。父亲走了,留下了对生活的深深眷恋,留下了对我们的深切关爱,留下了和蔼慈祥的音容笑貌,当然在我们心中也留下了许多难以言喻的遗憾。最使我们难忘的是2001年农历8月的一天,父亲由于患前列腺增生,小便不出,我和几个亲房弟弟用架子车(当时村里就连农用三轮车都难以找到)将父亲拉到十公里外有客车的公路上,坐上了去定西的客车,汽车站距离医院较远,当时的定西还没有公交,我和父亲步行到了医院,让父亲在医院门口等待,自己急忙托熟人找大夫,当我办妥了一切来到父亲面前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父亲在医院门口的水泥地板上被尿憋得直打滚……大夫来了,父亲的痛苦减轻了,脸上又露出了一丝笑容,丝毫没有责备儿子的意思。这件事在我心上始终未能消失,一想起此事我就心痛,定西城区当时是没有公交,可是出租车有啊,赶到医院后,在病情紧急的情况下应该先看急诊,而我还停留在托熟人看病的思路上,心里老是责问自己,怎么会在已经赶到医院后仍然让父亲承受那么多的痛苦呢?</h3><h3> 2013年农历3月29日,父亲突发脑溢血而卧病在床,怀想父亲最后患病卧床的两年生活,作为子女更是心如刀割,因为我们所尽的赡养义务太少,父亲的吃喝拉撒、起居生活基本由母亲一人承担,由母亲来悉心照料。父亲常对母亲说“我走后你哪里也别去,就在老家里蹲着,城里车多,你聋天瓜地的,过马路很危险”,父亲啊,您这分明是放心不下母亲而对母亲的担忧和牵挂啊!父亲永远的走了,但父亲生前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我们永远铭记在心!家里庄院面山而居,庄前是深沟,庄后是土崖,祖父时期在土崖下面就钻了窑洞,土崖上面的荒坡上长满了天然林-椿树,父亲卧病睡床的两年常常念叨:“有两件事我始终放心不下,一是荒坡上有几棵大点的椿树趁小没砍,越大砍起来一有闪失就会掉在客房屋顶上;二是庄后的土窑被椿树根涨破了,未及时处理,以后你妈进去取东西很不安全”。 </h3><h3> 亲爱的父亲:儿子知道您还有很多牵挂,母亲的身体和生活,子女的事业和家庭,孙辈们的学业和成长等等,我们深信,远在天国的您依然会深情地注视着母亲和您的儿女子孙们,我们的平安、健康、快乐、幸福将是您永远不了的心愿。您在天之灵就放心吧!今天我们可以欣慰的告诉您,那几棵大树我们已经砍了,土窑洞我们也封了,孙辈们都健康快乐的成长着,学业也稍有成就。</h3> <h3> 父恩如山,父恩如海,父恩儿女何时报?有道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如今难睹父亲音容,未尽子女孝道,空余愧恨!欲想念只有闭上眼睛静思,真是孝顺不及时,想孝父难留啊!记得父亲临走前两年躺在床上口里常念叨的一句话“其实人的一辈子快得很啊”,这话虽朴实简短,可是是父亲对他一辈子所有生活的总结,既有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有对不如意生活的辛酸和泪水!是的,人的一辈子真的是太快了,而今父去黄泉路,从此生死两茫茫,纸钱八斗燃坟前,哭断肝肠也枉然……纸短情长,笔拙意远,道不尽父亲滴水之恩,万千泪水难报父亲养育之情!这辈子做您的儿女还没有做够,下辈子您依然是我们慈爱的父亲!</h3> <h3>  </h3><h3> 慈父已驾鹤归去,儿女空怀拳拳心。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意。兽犹如此,人何以堪?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对父亲的怀念,也说不完父亲走后我们的愧疚之情!父亲永远活在我们儿女的心中,儿女深信逝去的只是您衰竭的躯体,升华的却是你永恒的灵魂。我们会继承您的遗志,牢记您的谆谆教诲,孝敬好我们的母亲,照顾好母亲的生活,让母亲安度晚年!我们兄弟姐妹间一定会和谐相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教育好您的孙儿孙女,维护好我们的和谐家园。我们也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以实际行动来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告慰您老人家的在天之灵,做无愧于您的儿女! </h3><h3> 父亲大人在天之灵安息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