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哥说安全/说烟花爆竹"一刀切"式停产是否合法值得商榷/

安全工程师张铁明

<h3>  □文/张铁明□<br></h3><div> 某些地方,一厂出事故,所有厂都停产,用停产的方式来"举一反三、引以为戒“,此法是否妥当,值得商榷。以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为例,此举是否合法,下面试作深入分析思考。</div><div> </div><div> 花炮生产企业依法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再依法工商注册登记,那么他就是受法律监督保护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身份合法。对身份合法的企业,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对他的生产安全状况、产品质量、环保等法律有规定的,有监督监察执法权;其他的行业管理部门只是为他提供服务和帮助。前者是强制性的,后者是服务型的。但监督监察执法是要按法定程序依法办事的,不是任性妄为。 </div><div> </div><div> 安全生产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都有明确规定,在进入企业执行监督监察、检查时,不得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在启动立案执法程序之后,在办案过程中,执法部门应具有该企业的违法事实,并证据确凿;同时,保障企业依法拥有请求权、听证权、陈述权、申辩权、知情权、参与权、平等权、申请复议权和提起行政诉讼权等权利;照此程序之后,执法部门对照相关法律,符合予以停产停业整顿的行政处罚裁量要求的,才有权对该企业实施停产。并应遵守停产时限的法定要求,和一事一案、一厂一案的规定,不能搞千篇一律或重复执法。</div><div><br></div><div> 若遇特殊敏感期或其他非常时期,必须局部或全部停产歇业的,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应依法组织听证或以谅解形式告知,征得企业谅解同意后,才可局部或全部停产。若是高温停产也需先行组织听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分类分期分批、有序组织企业停产歇业。</div><div> </div><div> 再说,按行政许可法规定,从法律意义上许可机关已经认可了该企业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那么,该企业的生产权利就应依法得到保护,不能以"这厂出了事故,那厂跟着要停产"为理由,这是有失法律公允的。</div><div> </div><div> 无可非议,对出事故的企业予以包括责令停产在内的行政处罚,甚至是更严厉的法律制裁,都不为过,是理所应当的、合法的。某些地方以一厂出事故,全部都停产的处事态度,是不是考虑欠妥?从法律层面来讲,是侵犯了其他企业的合法权益;如果只是想以此来"举一反三"代替教育他人,也未免有些草率、偏颇。</div><div> </div><div> 当然,有事实证明某厂确有类似于出事故企业的"事故隐患",应该断然对该厂予以包括停产整顿在内的行政处罚。 </div><div> </div><div> 所以说,由于一厂出事故,一味将该地局部或全部企业都停产,这一做法是不合法的或不妥当的,大家应该深思反省。我们还是应该对法律多一份敬畏,对花炮传统产业多一份尊重,对行业现状多一份思考。</div><div><br></div><div>(作者张铁明,安全生产学者,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国字号安全专家,某市市级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长期在基层一线从事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潜心研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走访调研20多个省市,专著多篇专业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上。应邀到各地公益讲学。创立“安全哥说安全”。微信号 z15979289895 )</div><div>(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