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随笔(110)我的泥土我的乡村

卫功立

<h3> 卫功立</h3><h3> 现代化的生活正在让我们远离泥土,而泥土则是我们灵魂深处的芬芳。灯火酒绿的都市弥漫着各种欲望的膨胀,而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灵魂的田野。父母老了,六十几岁的老人无论如何要把仅存的一块稻田种上水稻。国庆长假,天气很好,近二十年没有干农活的我随着大家一起去收割水稻。金灿灿的稻子在秋阳下笑弯了腰,走进田野,看溪流潺潺,感叹这世间脚步走得太快,已经差点忘了为谁而出发。</h3> <h3>  割稻子是个技术活,镰刀要快,而且动作要狠而快。嫂子和弟媳们动作麻溜一会儿就一片金黄倒在田野,然后就是用打谷机把稻草上的稻谷脱下来。多年来,村里的传统是女人割谷,男人打谷,现在有机器,以往全是人工。那时候的田野,稻穗撞击罐斗的声音在乡村是丰收的战鼓,此起彼伏,高高举起稻穗的汉子臂膀闪烁着古铜色的肌肤,绝对是力量的展示。</h3> <h3>  曾经在吴国盛的《现代化的忧思》中读到他倡导“博物教育”,如今的孩子对于互联网技术学习很快,而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缺乏认知和关注。如果没有这次打谷子,秋收都成了我童年的梦。父母他们一辈子和泥土打交道,他们对泥土的感情已经融入了生活,而我们,仅仅是童年。</h3> <h3>  田边野生着一株“懒豆”,这是好多年不见的农作物。当年许多农作物是野生的驯化而来,如今,许多农作物可能会变成野生。乡土中国已经不复存在,而人却还是没法离开泥土的人。乡村不在梦里,在心里坚守的宁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