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儿时圆

王恒毓

<p class="ql-block"> 月是儿时圆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今年中秋节,老婆不准备做月饼,说女儿又不回来,做了也没胃口吃。我说月饼还是要做的,毕竟是个传统节日嘛,怎能不做呢?给她作了半天的思想工作,总算作通了。中秋节前一天,我俩上街去,买了一些做月饼的原料, 学着小时候母亲做月饼的法子,蒸了两个又大又厚的月饼,准备快递给远在重庆的女儿。但做出的月饼总没有小时候母亲做的好吃,也没有那时的味道。 </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还没到八月十五,母亲就念叨着把本来就少有的白面省下来,等到了八月十五,用来蒸月饼。所以我们兄弟每天就甘愿吃黑面或者是其他杂粮面做的饭,愿意把白面省下来,等八月十五了蒸月饼。 </p><p class="ql-block"> 到了八月十五,母亲早在头天晚上,把面和好,用酵子起上。第二天下午散工回来就开始做。为了不缺碱,也不碱大,母亲在揉好的面团上揪下指头蛋大的一块,递给我,放在灶堂里烧熟,再掰开看。我用炭掀子放进灶堂,等烧得黑乎乎的了,拿出来让母亲看,母亲接过去,吹上一口,掰开一看,再闻一闻,说刚好。然后把看过后的灰蛋子给我吃,我吃完,觉着那味道已经就是月饼的味道了。 </p><p class="ql-block"> 母亲把面揉好,擀开,先在面上倒一缕清亮的油,再撒些绿色的苦兜子,铺上紫红色的桂花,然后揭起面饼的边沿,左右粘接几下,使各种用料分布匀称,然后从一个黑色的木匣子里取出用纸包着的各种颜色,一张面饼一种颜色,有橘黄色,粉红色,淡绿色,最后把几张不同颜色的面饼连同有桂花的那一张叠放在一起,卷成圆卷,再拧绞几下,压平,擀开,有用一张素色的面作表皮,取出黑匣子里的一个铁夹子,夹子的两面都有锯齿样的花牙,在擀好的面皮上夹上一圈或两圈,再用几根小竹棍绑扎成的能印出梅花样的东西,蘸上各色颜色在面饼上印上梅花,还在中间画上一个圆或者桃儿石榴之类的花样,面饼的边沿用手捏成花边,一个厚实饱满的花月饼顿时呈现在眼前,煞是好看。 </p><p class="ql-block"> 母亲围着围裙一丝不苟地做着,我趴在案板边一丝不苟地看着,有时候母亲就无不缺憾的叹一声:要是有些蜂蜜或者核桃花生仁之类的东西多好啊!我听着也就在一旁一同感慨缺憾着,心里却想放上那些东西有什么好的呢?我又没吃过,不知好在哪里?不如赶快放在笼上蒸才是最好的了。 </p><p class="ql-block"> 只要母亲把笼合上,我就狠劲的拉风匣,一会儿热气顺着笼层的缝隙冒出来,母亲就用我写过字的本子,一张一张蘸上水贴在冒气的地方,我不停的拉风匣,急等着蒸好了揭开笼看一眼熟了的月饼是怎样的一幅杰作。不一会儿,就能闻到满屋子飘绕的油味面味桂花味,等到熟了,我急切的要妈妈揭开蒸笼,看看月饼的模样,吃上一块,但妈妈却说,先不能吃,等晚上献了月亮才能吃。我只能咽着口水,用手撩拨着 那种热腾腾喷香的味道作罢,那种急切的等待中飘绕的味道,就是我记忆里八月十五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我记忆最深的是,有一年农业队里大丰收了,八月十五,队长决定宰几只羊,给每家每户分二斤羊肉。 </p><p class="ql-block"> 记得羊是在羊圈门前的平场地上宰的,肉放在一个破旧的门板上,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围了一层又一层,争先恐后的来分羊肉,新鲜而红白相间的羊肉,由队长操刀,每家割一刀,放在秤上一称,多了就割下一大块,少了就一点一点添上去。挨到自家了,大人一边应和着别人的话,一边眼睛死死地盯着秤上的肉。 </p><p class="ql-block"> 我们小娃娃也眼巴巴的急等着给自家赶快分上,然后就活奔乱跳地跑在大人前面回家了。我父亲双手捧着分到的羊肉,边走边说,咱们包饺子吃,我高兴的跑着跳着,眼睛紧紧的护卫着二斤羊肉回家。父亲亲自到地里拔萝卜,挖红葱,等母亲剁好了肉馅,擀好了面皮,父亲和两个哥哥团坐成一圈帮妈妈一起包饺子。 </p><p class="ql-block"> 到了晚上,一轮金黄的圆月从崖畔慢慢腾腾的出来,挂在渺远的天上,妈妈把小炕桌放在院中间,把蒸好原分未动的月饼摆在上面,说是献月亮。我就在小桌旁席地而坐,一边抬头望着月亮,一边低头看着月饼。 </p><p class="ql-block"> 迷离间,好像天上挂着月饼,桌上放着月亮。等月亮到了当空,妈妈才把月饼收了。然后用刀切成方块,层层叠叠的花花绿绿,像一本本厚厚的字典。我们每人分到一块,围坐在一起吃,父亲用双手捧着,边吃边扭头欣赏着,赞叹着,嘴里说着今年的收成。有时候父亲还会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两个梨,一把两把的花嘛枣之类的东西,分给我们几个吃。通常两个哥哥都会把自己的再给我分一点,母亲的那份也给我留着。就是那样一个物质溃泛的节日,我们已经非常非常的高兴快活了。不像现在什么东西都不缺,就是没有那时的快乐感,没有那时的味道了。 </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家当院有个花园,花园比院子高,中间有一棵高大的楸子树,红红的果子一串一串的挂在树梢,花园西北角上有棵桂花树,每年桂花盛开的时候,院子里花香四溢,没进到院子都能闻见桂花的香味。母亲把紫红的桂花摘下来,揉搓一番,撒些白砂糖,放在茶盘子里晒干,装在罐头瓶里,等到了八月十五蒸月饼时,拿出来卷到里面,吃起来就有一股桂花的香味。有时候邻居或亲戚向母亲讨要些桂花用,母亲就从玻璃瓶里倒些出来分给他们。人们都说我家的桂花最香,做出的月饼更香,是最好的。 </p><p class="ql-block"> 我工作以后,住在城里,母亲每年都要蒸月饼,还要烙上几个。母亲说烙的月饼放的时间长,让我拿到城里慢慢吃。后来,每到过节,我也会买些月饼,什么老苗月饼,苏式广式的月饼,什么牌子的都有,就是没有母亲做的桂花月饼好吃爱吃。现在母亲不在了,也没人给我蒸月饼烙月饼了,我越发的想吃那厚厚的花花层层的月饼了,更想看看母亲做月饼的那个过程了。 </p><p class="ql-block"> 今天又是八月十五,小时候看母亲做月饼,等母亲献月饼,陪父亲吃月饼,和哥哥们一起守在月饼旁,看月亮等月饼的情景历历在目。而今,父亲母亲离我们而去,哥哥姐姐们都过自己的日子,大哥去年春天也走了。我连看月亮的心情都没有,只能把对他们的思念装在心里,默默地寄托给明月,愿他们生如当初,情真意浓。高高兴兴地过好自己的中秋。女儿远在他乡,也只能隔屏相对。正如苏子所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p><p class="ql-block"> 恍惚中我总觉得现在的月亮没有那时的圆,也没有那时的明。总觉得那棵桂花树还长在花园的西北角开着繁盛的紫色花,还等着母亲摘了花去做月饼呢。 2021.09.22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