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里话感恩》 加拿大中国高校文学社 2017年第39期(总第69期)

潇潇雨

<h3>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文学社的话题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子才女们透过诗情哲语话人生,遥想当年毕业时,岁月美好立照存。幸移民路上不孤单,艺术诗歌总相伴,又有点滴感动在心头,我们的未来不是梦。</h3><h3><br /></h3><h3>如今人到中年的我们,蓦然回首间,心中难免会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是的,那些美好的青春年华已一去不复返了,但我们心中的愿望和追求,却永不磨灭。我们盼望亲人和孩子平安快乐,我们庆幸自己牢牢把握住了机会,我们感谢上苍的保佑,而最重要的是,我们感激生命中所有帮助过自己的每一个善良的人!</h3><h3><br /></h3><h3>人们都说秋天是加拿大最美丽的季节,秋天既是枫红的时节,也是农作物成熟的时候。Thanksgiving Day,加拿大的感恩节,是在每年10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一。每当这时,人们载歌载舞,庆祝秋收,感恩大自然,感谢上苍让他们平安地度过了又一年。而对于中国人来说,感恩节的意义差不多就象我们的中秋节,都是一个家人朋友欢聚赏景怡情的好日子。 </h3><h3><br /></h3><h3>这不,一年一度的加拿大感恩节就要到来了,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有没有一个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感恩节呢?或温暖,或感动,或慨叹,抑或搞笑的?</h3><h3><br /></h3><h3>来吧,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美好回忆吧!写下你对大自然的敬仰、对生活的珍惜和对恩情的感念。而事实上在我们文学社里,就有这样一群热情洋溢的文友在等着你哟!</h3><h3><br /></h3><h3>本周的主题是"感恩节里话感恩",文章的形式不限,散文、诗歌、评论、小说、回忆录皆可,截稿日期为本周六(10月14日)晚上十点整,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共度感恩节,同叙感恩情。</h3><h3><br /></h3> <h1><b>回忆一个令人难忘的感恩节</b></h1><h3>文/潇潇雨</h3><h3>2017.10.6 于多伦多</h3><h3><br /></h3><h3>尽管今年加拿大的初秋仿如盛夏般炎热,但进入十月份后,我们还是感到了丝丝秋天的味道。在天高云淡之时,多伦多到处都是一派秋天可爱的自然风光,虽然万山的树叶尚未红遍,但随处可见的花草树木,红黄绿相间,格外艳丽动人,都是一幅幅完美的风景画,更衬托出感恩节的丰收,挥洒着北国脉脉的风情。</h3><h3><br /></h3><h3>这个长周末全加拿大人将迎来万众期待的感恩节。周五刚过中午不久,先生就驱车去离多伦多一百多公里的大学接女儿回家过节,我自己下班后也急急赶回家,吃完晚饭后,就在客厅里边看电视边等父女俩。透过桔黄柔和的光影,我仿佛看到了十多年来在加拿大过感恩节的一幕幕景象,是那么的遥远,又是那样的真实。</h3><h3><br /></h3><h3>我对于感恩节的了解,是移民初期,从孩子们带回家的感恩节手工制作品那里得到的:栩栩如生的"火鸡",是节日餐桌的主食;金黄鲜艳的"玉米" 和"南瓜",寓意着又一年的丰收;还有孩子们写满幼稚而温暖话语的卡片,表达了感恩父母的片片心意。那时,闲暇的秋日,我喜欢带儿女去附近农场体验农家乐、去畜牧场骑马、去果园摘苹果。我逐渐明白了,这个在秋天庆祝的感恩节,是一个家家餐桌有烤火鸡和南瓜饼的日子,也是一个充满了印第安玉米和节日游行的日子。</h3><h3><br /></h3><h3>还记得那一年的年初,十二岁的儿子找了一份挨家挨户送报纸的活来干,每天放学后他要先把报纸分门别类整理好,再放进一部小推车里,跟着就可以拉着小推车出门送报纸了。有时儿子也带上年仅四岁的妹妹一起去送。这年的感恩节前夕,一天兄妹俩送完报纸回来,哥哥晃着手里几张颜色各异的卡片,妹妹的小手则各拿着一个金黄色的小南瓜,说是小区里的老婆婆老爷爷送给他们的,感谢小兄妹近一年来认真负责地替他们上门送报纸。</h3><h3><br /></h3><h3>说真的,这些善良的加拿大人对陌生人所表现出来的朴素的感恩之心,对当时我内心的触动是非常深的。通常我们说"知恩图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那也是先有恩、知恩,尔后才能报恩。 比如父母的养育之恩,恩人的救命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上级的提携之恩,施主的一饭之恩等等,这些都是"有恩必报"的典范。区区一个为赚几个小钱而周围送报的小孩子,何恩之有?又何以言报?</h3><h3><br /></h3><h3>而正因如此,身为异乡异客,当看到自己和孩子的一点努力被人接纳、赞赏和感激时,常使我更加珍惜和感念人和人之间的恩情,以及对人类平等、尊重和博爱之理念的深深尊崇。</h3><h3><br /></h3><h3>今夜月光如水,周围万籁俱寂,淡薄的星云,悄悄地在移动。晚上快十点时,车库里终于传来了熟悉的汽车声响,我知道是父女俩平安回到家了,我也知道未来的几天,我们将会度过又一个难忘的感恩节,去感受周围瑰丽的秋景和多彩的秋叶。这个感恩节,无疑又多了一层亲朋相聚和出行赏枫的意义。</h3><h3><br /></h3><h3>在这个温馨美丽的节日里,我为自己能生活在这样一个没有离乱、生活安定的社会里而感到幸福,真心祝福世上所有的人们,都能象加拿大人那样过上和平富足的生活。</h3><h3><br /></h3><h3>有一树枫叶,</h3><h3>装扮着林中的绚丽,</h3><h3>迎风招展,</h3><h3>谱写出感恩大地的乐章。</h3><h3><br /></h3><h3>有一片彩云,</h3><h3>飘荡于无垠的深邃,</h3><h3>翩跹起舞,</h3><h3>诉说着对蔚蓝天空的思念。</h3><h3><br /></h3><h3>有一种节日,</h3><h3>穿越了时代的云烟,</h3><h3>日久弥新,</h3><h3>传承着隽永温暖的爱心。</h3><h3><br /></h3><h3>有一份感恩,</h3><h3>经历过岁月的风雨,</h3><h3>醇厚无比,</h3><h3>蕴含了浓郁热烈的祝福。</h3> <h1><b>加国秋色奇</b></h1><h3>文/乐天派(杨伟东)<br /></h3><h3>2017年9月24日</h3><h3>加拿大 多伦多</h3><h3><br /></h3><h3>多村盛夏绕,卡村雪花飘。</h3><h3><br /></h3><h3>加国秋色奇,丁酉金鸡叫。</h3><h3><br /></h3><h3>注: 有感于加拿大今年秋天,多伦多的"秋老虎"和卡尔加里的秋雪。</h3> <h1><b>感恩节出行观色</b></h1><h3>文:晓霞</h3><h3>2017.10.8(多伦多于感恩节)</h3><h3><br /></h3><h3>这个感恩节一路向北</h3><h3>心情舒畅烦躁孤寂不翼而飞</h3><h3>难道说大自然的景致是灵丹妙药</h3><h3>为什么走出家门欢声笑语紧随而追</h3><h3><br /></h3><h3>天空蔚蓝白云在林间时隐时现</h3><h3>五颜六色的平原山川弥漫着灿烂如醉忘归</h3><h3>湖光水色伴随着鸟飞雁舞玩味萌生</h3><h3>由远而近座驾蜂拥而至前来观赏的都是谁</h3><h3><br /></h3><h3>秋天让成熟的韵味形成多姿多彩的斑斓</h3><h3>万物争前恐后绽放最后的光辉</h3><h3>那是感恩大地无私奉献</h3><h3>传播美丽泼墨印花留下深刻的精髓</h3> <h1><b>陌生人的善意</b></h1><h3>文/晨露</h3><h3><br /></h3><h3>开始飘雪了。多伦多一夜之间披上了白茫茫的薄衣。第一次见到美丽的雪花,真的很美。对我而言,却不是风景,我仿佛陷落在冰寒的阱锢里。</h3><h3>寒风凛冽,孤零零站在TTC候车亭里,环顾四周,静悄悄的一个人影都没有,只有风吹雪飞的声音。</h3><h3><br /></h3><h3>远远的,远远的公寓里飘来昏黄色的灯光,似乎在悄悄告诉我,天色不早,该回家了,家里的老婆和年幼儿女在等着我回家一起吃晚饭。</h3><h3><br /></h3><h3>那一次踏雪远去的面试,让我刚刚落地异国他乡的心情又增添了一点失落。</h3><h3><br /></h3><h3>远远的一个人慢慢走来,雪地里还能模糊看见他留下的一串串脚印。在郊外孤独的候车亭里,终于有了个伴。此时此刻,对我而言,这个伴是多么的重要。</h3><h3><br /></h3><h3>这个伴,是个黑人老头。对着手吐吐热气,跺跺脚,搓搓手,彼此都没有说话。越是寒冷,等公车越是一个漫长的等待。一段多么难熬的时光。</h3><h3>&quot;小伙子,去哪,这么晚还在等车?&quot; 他打破了沉默。</h3><h3><br /></h3><h3>&quot;回多伦多&quot; 我说。</h3><h3>&quot;来这里干啥&quot; 他的口音很重 。</h3><h3>&quot;去面试一个工作&quot; 我用生硬的英语回答。</h3><h3>&quot;OK吗?&quot; 他问,眼睛紧盯着我。</h3><h3>&quot;No&quot; 我答,声音很低沉,沮丧。</h3><h3>我用的是最简单的回答,而这种最简单的回答,塞满了我内心巨大的失望。</h3><h3><br /></h3><h3>沉默</h3><h3>&quot;大风大雪的,你穿那么单薄,不冷吗? 你没有厚的衣物?&quot; 他盯着我,皱着眉头问。我感觉到了,这是一种善意的眼光,一种善意的询问。</h3><h3>&quot;家里有,出门匆忙,忘记穿了......&quot; 我内疚了,说话结结巴巴,不知道他听到了没有,也不知道他听懂了没有。</h3><h3><br /></h3><h3>&quot;小伙子,天寒地冻的,穿那么少,冻坏的是你自己呀! 冬天再长也很短,人生路可很漫长哩,家人需要你! 你要善待自己。自己不爱惜自己,自己都不给自己温暖,谁能陪你走过一个又一个冬季呢?&quot;</h3><h3><br /></h3><h3>他一字一句地说,反复地说,生怕我听不懂,我却把一个字都听到心窝里去了。这是一种陌生人的善意,一种平淡却入心的语重心长。</h3><h3><br /></h3><h3>简简单单的话语,内心却有了一种莫名的感动!简短的几句话,让我感触良多,足以惦记一生。</h3><h3>刚刚落地加拿大这个陌生的国度,碰到了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陌生人的善意关心。</h3><h3><br /></h3><h3>从此以后,每每冬季来临,一些各种各样的善意都让我把寒冷的季节过得很暖和。</h3><h3><br /></h3><h3>一个陌生人的善意,足可以让人温暖一辈子。这个世道需要越来越多的善意。</h3> <h1><b>感恩</b></h1><h3>文/雪缘</h3><h3><br /></h3><h3>感恩所有的遇见</h3><h3>感恩所有的时光</h3><h3>感恩所有的路途</h3><h3>感恩所有的曾经</h3><h3>感恩所有的朋友</h3><h3>感恩生命的美好</h3> <h1><b>【阮郎歸】感恩節</b></h1><h3>文/Sam(展兴)</h3><h3>2017.10.09</h3><h3><br /></h3><h3>层峦青黛染霜红,</h3><h3>辽天雁渺踪。</h3><h3>时晴时雨又时风,</h3><h3>秋情诗意浓。</h3><h3><br /></h3><h3>瓜稔熟,菊雍容,</h3><h3>鸡禽火上烘。</h3><h3>撩人节物庆年丰,</h3><h3>感怀恩义重。</h3> <h1><b>阮郎归 依韵展兴文友</b></h1><h3>文/文侣</h3><h3> 2017.10.12</h3><h3><br /></h3><h3>感恩时节尽丹枫,</h3><h3>秋霜染万峰。</h3><h3>北风万里送征鸿,</h3><h3>湖光山色融。</h3><h3><br /></h3><h3>晨露白,晚霞红,</h3><h3>感恩心意浓。</h3><h3>乡关远隔路重重,</h3><h3>乡情魂梦中。</h3> <h1><b>【阮郎归】依韵展兴,文侣文友</b></h1><h3>文/爱米</h3><h3>2017.10.12</h3><h3><br /></h3><h3>远山秋水碧云穹,</h3><h3>秋花叶落红。</h3><h3>秋随秋雨意从容,</h3><h3>天涯秋色浓。</h3><h3><br /></h3><h3>思故国,送秋鸿,</h3><h3>家园秋梦中。</h3><h3>流年似水水流匆,</h3><h3>秋情词赋丰。</h3> <h1><b>感恩</b></h1><h3>文/丹</h3><h3>2017.10.09</h3><h3>加拿大 2017年 感恩节</h3><h3><br /></h3><h3>感恩让生命纯粹,让名利后退。</h3><h3>感恩让心灵净化,让悲伤抚慰。</h3><h3>感恩让思想聚焦,让快乐相随。</h3><h3>感恩让灵魂崇高,让心安归位。</h3><h3><br /></h3><h3>感恩丰富福祉,上天赠馈。</h3><h3>感恩命理天成,命运眷顾。</h3><h3>感恩风光无限,自然神赋。</h3><h3>感恩多姿多彩,生活勾兑。</h3><h3><br /></h3><h3>感恩 父母给予生命,施于育养。</h3><h3>感恩 子女给予天伦,得于承继。</h3><h3>感恩 爱情给予快乐,益于青春。</h3><h3>感恩 友情给予关爱,利于人生。</h3><h3><br /></h3><h3>感恩曾经拥有,执着坚守。</h3><h3>感恩相伴相携,患难牵手。</h3><h3>感恩心意相通,良师益友。</h3><h3>感恩每一次遇见,记录成长,</h3><h3>感恩每一次错过,得失自留,</h3><h3>感恩每一次美好,时光不会老,</h3><h3>感恩每一次伤害,岁月亦悠悠。</h3><h3><br /></h3><h3>更感恩那些生命里出现的</h3><h3>每一次凉薄、丑陋、卑鄙,</h3><h3>也令人自省自查,</h3><h3>更令人长智慧眼。</h3><h3>感恩一切幸福,</h3><h3>感恩一切苦厄。</h3><h3><br /></h3><h3>感恩似水流年几许愁</h3><h3>没有岁月可回头!</h3> <h1><b>感恩节随笔</b></h1><h3>文/清晨花瓣儿雨</h3><h3>2017.10.09</h3><h3><br /></h3><h3>今年的感恩节,天气出奇的暖和。树木还是浓郁的,枫叶也刚刚红了一半,在绿叶的映衬下,像少女穿着红红的裙子在微风中飘来荡去。清晨,被窗外滴答滴答的雨声叫醒,决定出去散散步。打着雨伞出门,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远方雾蒙蒙的,遥远的城市是模糊的。街道上静悄悄的,只能听着雨滴落在雨伞上的声音和自己的脚步声。沿着林中蜿蜒曲折的小路,看雨水汇成的小溪由高处向低处急急地流淌,偶尔有鸟儿被我接近的声音打扰,突然从树丛中飞起,吓了我一身冷汗。</h3><h3><br /></h3><h3>一不小心,踩到了一只小蜗牛。我抱歉地蹲下身子,这才发现,路上到处爬满了顶着盔甲的蜗牛们,他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伸展着腰肢,享受着雨水的湿润。</h3><h3><br /></h3><h3>噢,我又遇见了你,那亭亭玉立的披着紫袄的小花儿。其他的野花都枯萎了,你一如既往地淡淡地开着,喜欢你的淡雅和甜美,更喜欢你不随波逐流的气质。</h3><h3><br /></h3><h3>蔷薇花结了红红的果子,在细雨中显得格外醒目。被那娇艳欲滴的红色吸引,驻足观望,果子好似还带着蔷薇花的暗香,淡淡地在空气中弥漫......</h3><h3><br /></h3><h3>童年听妈妈讲故事的时候,我总是急不可待地追问:"后来呢"?"后来,小山羊找到了家,一家人甜蜜地生活在一起",妈妈温柔的声音好像还在耳边回荡......</h3><h3><br /></h3><h3>那时听的故事,大多都有个美好的结局。我在爸爸妈妈编织的童话世界里慢慢长大。离开了父母的保护,我渐渐意识到,其实,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也曾遇到过各种各样悲伤的段子,有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忘了、接受了;有的一直纠结在心底,带着回忆前行......</h3><h3><br /></h3><h3>感谢父母对我的格外呵护,让我眼里的世界永远是明亮的、美好的;感谢这么多年的海外生活,让我学会了容忍、宽容、善待他人;感谢这么多年一直陪着我的朋友们,每次回头,都能看到你们关切追随的目光;感谢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让我拥有一个干干净净的世界。</h3><h3><br /></h3><h3>感恩节快乐!</h3><h3><br /></h3> <h1><b>感恩节随笔</b></h1><h3>文/Diana (岳红)</h3><h3>2017. 10.9</h3><h3><br /></h3><h3>那日好花开,</h3><h3>此时绿叶华。</h3><h3>秋来春又去,</h3><h3>自在且豁达。</h3><h3><br /></h3><h3>家门附近随手拍拍,发现秋色已是十分迷人。走过了许多山山水水,感觉这里的风景就很好,这也是一种幸福的回归吧。季节转换,愿我们的心境常常感恩,时时喜乐。感恩节快乐哦!</h3><h3><br /></h3><h3><br /></h3> <h1><b>感恩节是一个休息日</b></h1><h3>小涟漪<br /></h3><h3>2017.10.09</h3><h3><br /></h3><h3>每到感恩节,就是离圣诞春节不远了。每年的火鸡餐,都是相聚在不同朋友家,我从没有勇气做过一次庞大的火鸡大餐。也许很快尝试做一只。每年圣诞除了出游,都是有一位年长的朋友提前几个月相约,坐东,感谢众多朋友。</h3><h3><br /></h3><h3>妈妈每次视屏都心猿意马。视屏中,同样是蓝天白云背景下的巴黎,她悠闲地在院子溜达,孙子孙女都很独立,可以自己弄早午餐,尽管她也常露上几手擅长的那些牛肉包子,韭菜盒子,还是觉得很清闲。我总是把满园苹果和硕梨香展示给她,或者把日渐荒芜的花朵显示出需要她来料理的重要性,还把这里有老年中国人与她聊天的美好前景给她描述一番。但她似乎有点心不在焉。还是想回到北京。</h3><h3><br /></h3><h3>在朋友圈感恩生活和朋友,感恩节只是一个休息日,圣诞节或许就是几个休息日的组合。春节在北美还不是一个假日。每到这时刻,与朋友和自己小家相聚。</h3><h3><br /></h3><h3>我愿意当成一个休息日。因为一到节日,就会更加思念远方的亲人。</h3><h3><br /></h3><h3>过了国庆,中秋,每到感恩节,就是离圣诞春节不远了。一年就是这样就过去了。西人的节日越来越成为习惯,糖醋排骨很美味,但主流是大火鸡。朋友开玩笑说,明天同事们肯定都是带火鸡三明治。</h3><h3><br /></h3><h3>我还是答应妈妈,如果她到我这里转转后还是思乡,执意要回去北京,我会常常回去看她,或者干脆也回去了。</h3><h3><br /></h3><h3>每每迁移一个居住地,总思念那最珍贵的口味。我最思念的月饼味道是大学第一年吃到的五仁月饼。美味的火鸡是需要经过几个小时的精心烹饪,在异国他乡,朋友总是把最珍贵的情谊传递到最温馨家庭一桌。</h3><h3>&nbsp;</h3><h3>多伦多吃不吃正宗的月饼似乎已经不重要,回到国内火鸡不常吃到也许也不会遗憾。一大家人在一起那种滋味很甜蜜。</h3><h3><br /></h3><h3>每到感恩节,就是离圣诞春节不远了。今年的假日不多了。我像孩子一样,期待着休息日般的惬意和团聚的大节日。</h3> <h3>今年感恩节夜里的月亮,是我在加拿大见到最大最亮的月亮,天上的月亮都知道如此的感恩,更何况在地上的我呢!</h3><h3><br /></h3><h1><b>感恩节夜里的月亮</b></h1><h3>文/Frank</h3><h3>2017. 10.09 多伦多</h3><h3><br /></h3><h3>感恩节夜里的月亮</h3><h3>表面宁静地挂在天上</h3><h3>感恩节夜里的我呢</h3><h3>表面安静地就像以往</h3><h3><br /></h3><h3>感恩节夜里的月亮</h3><h3>大得超乎了想象</h3><h3>感恩节夜里的我呀</h3><h3>内心掀起了激浪</h3><h3><br /></h3><h3>感恩节夜里的月亮</h3><h3>感恩我们一直的陪伴</h3><h3>感恩节夜里的我哟</h3><h3>感恩幸福就在我身旁</h3> <h1><b>感恩节.秋韵</b></h1><h3>2017.10.09&nbsp;</h3><h3>by Lily Lee</h3><h3><br /></h3><h3>风吹散了云烟,</h3><h3>昏昏红尘现,</h3><h3>望长空细雨绵绵,</h3><h3>只见旅雁正南衔;</h3><h3><br /></h3><h3>一眺秋水连天,</h3><h3>多少炎凉艳,</h3><h3>叹世事瞬息万变,</h3><h3>几经攀折蹉跎愿;</h3><h3><br /></h3><h3>依稀是旧时间,</h3><h3>丹青陈黄卷,</h3><h3>弹指间叶落霾迁,</h3><h3>入地成浊难化仙;</h3><h3><br /></h3><h3>谁人已行桥前,</h3><h3>欲登岚之巅,</h3><h3>看尽这霜枫泣血,</h3><h3>要把它垂染千年!</h3> <h1><b>感恩节时问感恩</b></h1><h3>文/李雪梅</h3><h3>2017.10.10</h3><h3><br /></h3><h3>加拿大感恩节始于我所居住的纽芬兰。在当初欧洲各国争相扬帆寻找东方的时候,英国探险家法贝瑟(Martin Frobisher) 脑洞大开, 想着沿大西洋北部西行,途径北冰洋,或许就能找到一条连接东方的通道,即所谓的西北通道(the Northwest Passage)。 1578年,他误打误撞抵达纽芬兰岛,并在此建立了第一个英国人的定居点。那年秋天,他们举行了一个庆祝生存和收获的盛宴,从此开始了加拿大感恩节的传统。现在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是加拿大人民"感谢万能的上帝保佑加拿大并给予丰富的收获"的日子。</h3><h3><br /></h3><h3>在欧洲人抵达之前,纽芬兰并非无人之地。岛上的原住民是贝奥瑟克人(The Beothuk),是北美印第安人的一支,遍布全岛 。他们处于氏族部落状态,自给自足,尚未使用铁器,在岛上也没有其他族裔的竞争。他们的食物来源主要是野生驯鹿(caribou),海鱼和海豹。早在公元1000年左右挪威的维京海盗就曾抵达此岛, 遭遇过贝奥瑟克人,但没有人知道他们在此繁衍生息多少年了。</h3><h3><br /></h3><h3>英国人一来,什么都开始改变。贝奥瑟克人逐渐失去越来越多东南海岸控制权。同时,与欧洲人做生意的其他土著人也开始迁入此岛,北面有从拉布拉多(Labrador)大陆南下的因纽特人(Inuit),西、南面有从布雷顿角岛(Cape Breton Island)东渡的米克马克人(Mi'kmaq)。这些人都比贝奥瑟克人强悍,因而结果可想而知。贝奥瑟克人只得退守海岛腹地,失去了海鱼和海豹两大食物来源。而过度捕猎驯鹿破坏了生态食物链,导致了前所未有的饥荒。</h3><h3><br /></h3><h3>英国人带给贝奥瑟克人的灾难,不仅是领土的丧失和食物的短缺,还有天花和肺结核等土著人毫无免疫力的疾病。贝奥瑟克人口数量急剧下降,等英国殖民者良心发现想要补救时已经太晚。最后一个贝奥瑟克人,就是图中这个女子Shanawdithit,在被捕获后讲述了她的部落在1811至1823年间,人数由72降到12,随后消失的凄惨故事,而她也于1829年死于省会城市圣约翰斯,也就是我现在居住的地方。这一支人从此就在地球上消失了。</h3><h3><br /></h3><h3>从1578年英国人登陆纽芬兰,到1829年土著贝奥瑟克人灭绝,前后不过250年时间。在土著人灭绝50年以后, 加拿大议会于1879 年宣布感恩节为官方节庆。贝奥瑟克人若上天有灵,不知会作何感想。当年南下入侵的因纽特人大多又回到了拉布拉多大陆,而残留的米克马克人则被赶到了岛南、岛西和岛中几块巴掌大的保留地。 当年为虎作伥者的后代,如今也都日月艰难。感恩,感谁的恩?感什么恩?谁该感恩?有些问题不能多想。</h3> <h1><b>非常非常吝啬的感恩</b></h1><h3>文/王晓云</h3><h3>2017.10.10</h3><h3><br /></h3><h3>刚刚庆祝完中秋节不到一周,我们在加拿大居住的文友们又迎来了感恩节,大家相约写文话感恩。当然,南边的美国由于气候更温暖,收割更迟一些,感恩节要等到11月份了。由于纬度接近,东亚的中秋节(日本,韩国,越南等国也庆祝中秋节)和北美的感恩节在时间上也很接近。其实他们庆祝的缘由也是很接近的。其实东西方的很多节日都很类似,当然我们今天就只谈感恩 (Thanksgiving)。但我认为这个词语被用滥了,而且有时这个词语是被绑架了利用了。我们要好好学习探讨一下这两个词,特别是对教育的含义。期冀能把正确的感恩心态传递到下一代。</h3><h3><br /></h3><h3>感恩感的是什么?感的是一份情,一份爱,一份眷顾。感恩也是一份情,以一份情来回报反哺另外一份情。也就是说感恩是个感情范畴的概念。我们往往把感情范畴和业务范畴混起来。的确们也是很难区分的。比如一个善待你的老板或者一个工作中的良师益友。他和你的关系是感情范畴还是业务范畴?但我们也是不得不把他们做一些区分。否则会活得很糊涂很累很苦。感恩,有时候会变成一种网络,一种枷锁。去限制我们的权利,限制我们的自由,限制我们的人格。比如在韩国,年长的就会自动被认为学术职业权威,不只一次造成工业事故。我认为感恩应当主要停留在感情范畴。在职业和业务领域的感恩要非常小心。</h3><h3><br /></h3><h3>&quot;一个过于强调感恩的文化是不可能孕育出民主的,因为无法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平等的关系。&quot; - -黑格尔</h3><h3><br /></h3><h3>我们在进一步谈,感恩和Thanksgiving这两个词对应的很好,既然是give (给予) thanks(感恩),那么这个感谢就是有感而发,是由衷的发自内心的给予,是无条件也是不求回报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候都是两手空空。丰收了,手里有了东西了,我们要感谢上苍,感谢给我们种子的人,感谢帮助过我们的人。这本是很好的心态,但thanksgiving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变了thanks asking (索取感恩),甚至thanks forcing (强迫感恩),把感恩当作一种欺负人压迫人的工具。在这种无形的锁链下,也就出现了thanks faking (假装感恩)以骗取利益。由于这些现象,真正的感恩就如珠宝一样稀缺了。还有,很多我所认识的人做好事时候都期待别人的感恩(Thanks expecting),最后别人的感谢达不到自己期待时候就会很痛苦, 甚至会把这种痛苦加倍给别人。我倒是努力愿意做一个thanks give-up,的人,做好事放弃别人的感恩,无任何期待,但行好事莫问前程。</h3><h3><br /></h3><h3>在我内心深处,我留了一个角落,记住了一些真诚而美丽的灵魂。我为他们献上最吝啬也是最真诚的感恩。对于这个角落以外的人我只愿意多一份理解,或许有一份遇见的感恩。但这个遇见的感恩不是来自于他们,而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神灵。对于生活对于神灵,我会永远感恩,因为他们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塑造我。对于其他事情其他人物,我的感恩很吝啬,很谨慎。</h3> <h1><b>感恩节随想</b></h1><h3>文/June</h3><h3>2017.10.10.于Orlando, FL</h3><h3><br /></h3><h3>感恩生活的点滴</h3><h3>无论风霜雪雨</h3><h3>无论顺境还是逆境</h3><h3>都是人生不同的经历</h3><h3>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前行</h3><h3>感恩所有的相遇</h3><h3>真诚收获满满的友情</h3><h3>来自远方一句轻声问候</h3><h3>都会为之感动不已....</h3><h3>感恩天地</h3><h3>太阳的温暖</h3><h3>月亮伴随着浪漫</h3><h3>星星许下了心愿</h3><h3>生活美好而甜蜜</h3><h3>感恩有他有我有你....</h3> <h1><b>感恩节话感恩!</b></h1><h3>文/雪缘</h3><h3><br /></h3><h3>感恩节这周实在太忙,一直抽不出时间码几个字。不过已经活了以世纪为计量单位的年纪,感恩的东西太多了,总得说几句吧。</h3><h3><br /></h3><h3>第一,要感谢的是我从小不努力,肚子里的墨水太少,到了跨世纪的年龄,想要学的东西真多。写作,唱歌,弹琴,运动,厨艺,女红。。。幸亏少壮不努力,老大有空间。这个空间还很大,我得努力了。你说我老了,会寂寞吗?😜</h3><h3><br /></h3><h3>第二,要感谢我现在还不是大富翁,女企业家,女强人。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小女人。所以听到好歌会开心;看到小花小草会有感触;做了甜点会拿出来炫耀;看了电视剧还会掉下眼泪或哈哈大笑,笑点泪点都低。四体健全,感情丰富。普通的日子,好惬意😜</h3><h3><br /></h3><h3>第三,还得感谢我的智商比较低,不喜欢那些复杂的事物和人际关系,否则我的智力跟不上。不开心的事情就尽量忘却,只记住那些美好的,永怀感恩之心,永怀快乐之情😜</h3><h3><br /></h3><h3>第四,还得感谢家人对我的严格要求,殷殷期盼,深切关怀。让我一直走在阳光大道上,不敢有半点松懈。做个好人,做个正直的人,做个善良的人😜</h3><h3><br /></h3><h3>第五,还得感谢朋友们对我的所有回馈。友善的是我的福报,离开的是我的鞭策,未来的是我的期盼。朋友多了路好走,我四体勤快,只希望能够走在康庄大道上😜</h3><h3><br /></h3><h3>第六,还想感谢一下党和国家。可是我使劲儿想啊使劲儿想,发觉够不上。红地毯没走过,大舞台没站过,我拿什么感谢党和国家呢?小同志,还得努力啊😜</h3><h3><br /></h3><h3>后记:写过深情的诗歌,飘逸的散文,精炼的小小说。周末了,来篇调侃的杂文,祝大家周末愉快!开心一笑😜多多点赞👍</h3> <h1><b>自制感恩节火鸡大餐</b></h1><h3>文/爱米</h3><h3><br /></h3><h3>感恩节前的周五,同事们在下班前互致节日的问候,埋头工作了五天的员工们都长舒一口气:感谢上帝,一周能够休息三天的感觉真好。不止一位同事问我:感恩节是否来顿火鸡大餐?我笑着回应:也许吧。</h3><h3><br /></h3><h3>周六我问家人:要不要买只火鸡来过节?孩子们一致回答:YES!那就照办吧。说来惭愧,在北美生活了十五年,我总共烤过两只火鸡。第一次是到美国过的第一个感恩节,凭着&quot;初生的牛犊不怕虎&quot;的蛮劲,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在公寓的烤箱里烤熟了一只火鸡。晚上,我们全家三口去朋友家聚餐,这只火鸡还真露了脸,成为一道主菜。</h3><h3><br /></h3><h3>三年后,我们移民来加拿大,为了庆祝在加拿大过的第一个感恩节,我又烤了一只火鸡,也不知是这只火鸡太大,还是别的什么原因,烤火鸡最后变成了煮火鸡,我们一家三口吃了一个星期才把它消灭掉。从此,我对火鸡大餐敬而远之,虽然,也在餐馆吃过几回火鸡肉,却是对火鸡大餐没了兴致。</h3><h3><br /></h3><h3>如今,我要再烤一只火鸡,不能不特别小心,希望烤出的火鸡不要让人失望。去超市选购火鸡,看着一只只硕大的火鸡,我心有余悸地选了一只最小的雏(Young)火鸡。冰冻的火鸡坚硬得如同一块石头,化冻需要一天的时间。放在阳光充足的暖房里,从早到晚那只小火鸡还没有完全解冻。睡觉前,只好用温水浸泡整只火鸡,生拖死拽,硬是把塞在火鸡腹腔里的内脏、脖颈等取出来,然后,把洗干净的火鸡滤干水,将盐、酱油和八角茴香等佐料均匀地涂抹到火鸡身体内外,再用塑料薄膜将整只火鸡包裹好,酿制起来。</h3><h3><br /></h3><h3>第二天早上,我制做了一大碗土豆泥,把洋葱、香菇和土豆泥混合均匀,塞进火鸡的空腹中。本来还应该弄些干面包屑作为填充料,无奈家中缺货,又不想出门去买,将就着省去了书本上的不少步骤和佐料,只抹些菜油在鸡身和烤盘上。午饭后,预热烤箱到350华氏度,然后,把盛着火鸡的大号烤盘放入烤箱。三个半小时后,见鸡身泛黄,就把烤箱的温度降至185华氏度,又过了半个多小时,用筷子戳鸡身,可以轻易穿入,香味令人馋涎欲滴,可见火候已到。</h3><h3><br /></h3><h3>端出整盘火鸡,加以色彩鲜艳的蔬菜水果点缀,感恩节的火鸡大餐就这样完成了,拿起照相机,拍张照片存念。今年的感恩节,有了这只色香味俱全的火鸡,变得更有滋味。</h3> <h1><b>[ 感恩之旅 ]</b></h1><h3>文 / 维佳. 马列耶夫</h3><h3>丁酉年十月十四日</h3><h3>於安省图龙都</h3><h3><br /></h3><h3>伟大的俄罗斯诗人普希金曾说秋天是忧郁的,但这秋天却使双眸陶醉,有诗为证:</h3><h3><br /></h3><h3>忧伤的季节! 眼睛的陶醉!</h3><h3>我喜欢你道别的美丽-----</h3><h3>我爱大自然豪华的凋零,</h3><h3>森林换上红色和金色的外衣,</h3><h3>林中是风的喧嚣和清新的气息,</h3><h3>天空覆盖着波浪般阴霾,</h3><h3>有罕见的阳光,早来的寒冷,</h3><h3>还有白发的冬天远处的威胁。</h3><h3><br /></h3><h3>离感恩节尚有半月之久,远在安省Kingston附近的农场主同学Molly向居住在安省各地区的厦大校友发出热情之邀请: 欢迎众校友赴其经营农场共度感恩节,往年感恩节期间天气渐凉,有时需要开暖气取暖,然而今年感恩节期间天气异常暖和,可以说是风和日丽,我和其他校友一起驱车飞驰三百五十多公里沿Hwy#401向东,经Hwy#10向北赴校友的农场体验一种久违的生活方式。</h3><h3><br /></h3><h3>农场一些设施正在维修更换期间,全体校友无论男女老少一律设帐篷就寝,帐篷或设在大粮仓里,或设在野外,孩子们可高兴坏了,他们盼望了两个星期,今天终于可以睡在帐篷里了,肯定比睡在家里的床上好玩,如同别人家的饭菜比自己家的好吃一样,所以小脸一个个都兴奋得红彤彤。安营扎寨完毕已是傍晚五点多钟,差不多快到饭点了,校友农场主与她的员工为大家准备了西式菜肴,当然肯定会有火鸡,但是没有酒精饮料,并且友情提示: 勿携带任何酒精饮料进入农场! 所以整整二十四小时之久滴酒未沾,对我来讲是一个相当严峻的考验,但我坚持住了,这使我想起列宁同志决定戒烟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quot;人要控制住习惯,而不是让习惯控制自己。&quot; 用完美味火鸡大餐,农场员工开着拖拉机带着校友的孩子们去游览农场,他们肯定是第一次坐拖拉机,一个个大呼小叫的,兴奋异常,想起自己小时候坐三轮车时亦喜滋滋的样子,不由地会心一笑</h3><h3><br /></h3><h3>夜幕降临,月亮被云朵遮住,四周黑咕隆咚,伸手不见五指,我们点起了篝火,当火焰熊熊燃起时,大人小孩齐声欢叫,我们围绕着篝火载歌载舞,如同跳着土风舞原住民一样,尽情地手舞足蹈,吼吼有声,一把火激起了心中无尽的活力。夜深了,一场不告而至的大雨将兴致正浓的人们赶回各自的就寝的地方: 蒙古包,大粮仓,大小帐篷,甚至坐椅放倒的汽车里,这前半夜众人多数都在聆听雨打&quot; 屋 &quot;顶声度过的,直至下半夜才浅浅地睡着了。</h3><h3><br /></h3><h3>天终于亮了,经过一夜的亲身体验,我对乐衷安寝于帳</h3><h3>蓬里各位信男善女表示敬佩万分。经过一夜的雨水洗涤花花草草显得是那么地纯净,空气是那么地沁人肺腑,尽管腰酸背疼,但我从心底里感激我的校友能提供这样的机会,让我们度过了一次令人难忘的感恩之旅。</h3><h3><br /></h3> <h1><b>感恩节感恩感恩馈酒 </b></h1><h3>文/ 汤道夷</h3><h3>2017.10.14</h3><h3><br /></h3><h3> 曹孟德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h3><h3> 麦穗两岐,穰穰满家。仓禀丰实,举杯同贺。中秋感恩,东西皆通。良辰美景,花好月圆也!中土袍泽,肩负希冀。水击重洋,迁徙北美。开疆拓土,扶摇万里。奋斗之余,工作之后,应有玉液相伴。生活闲暇,佳期吉日,理应琼浆助兴。方显豪情万丈,亲情浓烈。然,鹦鹉尚勉强学舌,缘木却无法求鱼。白兰地香醇,不如五粮液柔润,伏特加性烈,不抵二锅头劲爆。黄发垂髫,总角始龀养成中国之胃,品酒口味,却是江山易移,本性难改矣。渴望来自华夏故国之美酒佳酿,瑶池玉澧,乃是延颈鹤望,翘首企足之期盼也!品中国之酒,既能垂延欲滴,口齿留香。又解梦呓乡语,莼鲈之思。身临其境,一举二得。真可谓&quot;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中国心&quot;也。</h3><h3> 因而,东寻西揽,觅迹寻踪,不怕麻烦打听。南下归朋,亲友省亲,腆着老脸相托。只求:觥筹交错,醇馥幽郁香气飘逸那一时。推杯换盏,面红耳赤酩酊大醉这一刻。遥望故土,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一响贪欢,醉生梦死,梦里不知身是客也!</h3><h3> 余之好酒,始于前年。有故友来加旅游,捎带水井坊两瓶。告之曰,此酒甚好,不亚于茅台五粮液。一试,固然所言不虚。幽雅细腻,丰满醇厚,齿颊留香,回味悠长。于是,隆冬严寒,白雪皑皑,泯酒二口,一醉方休饮千愁。周末孤独,慢慢长夜,试口微醺,岁月峥嵘化酒香。从此,美酒惦记,朝思暮想。佳酿牵挂,魂牵梦萦。一发不可收拾矣!然,居住区域华人不众,当地LCBO供应来自中国之酒寥寥。因而,每次路经万锦,世嘉堡,Richmond Hill等华人聚居区,必遍访当地LCBO,搜寻中国酒之品牌,欢天喜地,满载而归也。感恩中国酒商之不懈努力,各种品牌之好酒,陆续进入加国市场矣:泸州老窖,西风酒,红星二锅头,汾酒,沱牌曲酒,洋河大曲等,如若鸿运当头,福星高照,也可买到茅台等名酒也!</h3><h3> 诗经简兮曰: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此地所言西方美人,可以引申美酒也。大酒伤身,小酒怡情。每当周末晚餐:一碟花生,熟食几个,拙荆再热炒二菜,休闲放松之时也。美酒入口,佳肴下肚之时。伴之于阅读文学社群友一周之美篇,精彩之文,抚掌击节,高声叫好。或相随于与群友互动,调侃逗趣,插科打诨,幽默搞笑。尤其喜欢文社翘楚安城之现代诗,在真实与虚幻之间回荡,于远方和苟且之间徘徊,思绪早于飘渺千万里之外,此也是酒之微醺之境地也。</h3><h3> 有莫斯科餐厅群友Alice热心相助,不久将可品尝西风佳酿。有乡党维佳慷慨相赠,来日也能灌肚美国好酒。感恩美女帅哥,老夫这厢有礼了!</h3><h3>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h3><h3>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h3><h3>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h3><h3> 与尔同销万古愁。</h3><h3><br /></h3><h3>浙大电子物理82级 汤道夷</h3><h3>2017年10曰14日于多伦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