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间最美的四月天——意式风情区

沙耶酱

<h3>近代中国看天津。</h3><h3>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h3><h3>图示天津世纪钟</h3> <h3>中文名:天津海河意式风情区</h3><div>所属国家:中国</div><div>所属城市:天津市</div><div>地理位置:天津市河北区光复道39号</div><div>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div><div>占地面积:28.45公顷</div><div>开放时间:全天</div><div>景点级别:AAAA级</div><div>门票价格:免费</div><div>著名景点:马可•波罗广场、意大利兵营、一宫、回力球俱乐部</div><div>适宜游玩季节:四季皆宜</div><div>建议游玩时长:2-3小时</div><div>始建时间:1902年</div><div>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div><div>景点类型:历史建筑</div> <h3>据查阅网上资料可知天津意式风情区历史,如下:</h3><h3> 1902年6月7日,天津海关道唐绍仪与新任意大利驻华公使嗄里纳签订了《天津意国租界章程合同》,划定天津意租界的范围。位置介于天津奥租界与天津俄租界之间,南临海河,北到津山铁路,与天津法租界和天津日租界隔河相望,面积771亩。</h3><div>1902年,意大利首任驻天津领事费洛梯上尉在进行认真勘测和规划之后,利用海河清淤的废土垫平沼泽洼地,修建排水系统,兴建意大利风格的花园住宅并完善相关的服务设施,包括俱乐部、意国花园、菜市和警察局。</div><div>1946年,天津意租界被中华民国政府收回。</div><div>1949年,解放后,名人故居被作为政府办公或分给国营企业和普通居民。</div> <h3>天津意式风情街位于今天的天津市河北区,由五经路、博爱道、胜利路、建国道四条道合围而成,目前保存完整、原汁原味、有百年历史的欧式建筑近200栋,同时还有很多名人故居。</h3> <h3>从南方千里迢迢去北方的天津,一时的温差倒没有让我感觉不适,刚下飞机,一股来自西伯利亚的冷气流带来的寒风席面而来。快速找到酒店入住休息。为明天的意式风情区的采风做准备。</h3><h3> 打的到风情区,下车的地方就位于和平女神雕塑,广场的中心处。往后看就看到了安吉里精品街。由于是国庆期间,人流量大,放眼望去,处处是人。</h3> <h3>介绍天津意式风情区,介绍这个地方的意义很多,与中国其他地区的风景区不同,这个地方的特别就在于它的异域风情,全区以意式为主,包括了建筑、饮食、雕塑、街区等等。</h3><h3>在中国,有些城市,有些街区,实在出人意料。</h3><div> 意式风情区的街道两侧全是欧式建筑,行走其中,对于看惯秦砖汉瓦式建筑的我,无法不生发出一种置身欧洲街道的感觉。</div><div> </div> <h3>马可波罗广场是意大利城市风貌的特征之一,水城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被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当年意大利人在规划天津意租界时延续了这一传统,在街区内两条十字交叉的主干路交汇处专门划出占地2200平方米的广场用地,于1924年建成了马可波罗广场(原称利奥广场)。</h3><div><br></div><div>广场中央是50平方米的圆形台地,设有喷泉和科林斯式石柱,柱顶有和平女神雕像。广场周围是造型各异的意式花园洋房——凉亭圆拱并饰以爱奥尼克式柱廊,楼房顶上俏丽着造型优美的角亭,环绕着广场,成为这一区域的标志和街景的高潮,广场与建筑相互衬托,具有浓郁的意大利情调。马可波罗广场是天津市第一个全部恢复原有风格的欧式广场。</div> <h3>和平女神雕塑,位于马可波罗广场中心。</h3><h3>具体查阅可知</h3><div>  和平女神雕塑是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而建,由意大利著名雕塑家朱塞佩·博尼设计,建成后由意大利途经上海运至天津,广场由和平女神雕塑和6座典型的意大利南部地中海风格别墅组成,主体雕塑包括喷泉水池、基座、罗马柱、和平女神像,高13.6米,全部采用花岗岩石材,其中基座上部装饰了4个欧式人物雕像,柱顶为展翅飞翔的和平女神铜像,手拿一枝橄榄枝,象征着"友谊和平"这一永恒的主题。光建设以暖色调为主,明暗搭配,错落有致,给人一种含蓄、温馨、休闲、安静、舒适的感觉。</div> <h3>马可波罗雕塑:</h3><h3>马可波罗,意大利威尼斯人,旅行家,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因意式风情区有马可波罗广场,故特建立雕像,以纪念这位最早沟通了中意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h3> <h3>丘比特和普绪克雕塑</h3> <h3>飞狮许愿池</h3><div>  坐落于天津意式风情区的飞狮许愿池,与远在欧洲大陆的因《罗马假日》而闻名的意大利洛马特莱喷泉遥相呼应,黄昏时分,在灯光和昏黄的天色映衬下,飞狮许愿池更添一份柔和之美。</div> <h3>在意式风情区内民主路与自由道交口路中央,一座为纪念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开拓代表人物——但丁·亚利基利的雕像,在意式风情区但丁广场正式落成。典型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汉白玉雕像,给意式风情区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氛围。</h3> <h3>花仙子雕塑</h3><h3>在意式风情区内,随处可见。</h3> <h3>意式风情区的建筑群注重环境整体美,如在广场建造纪念石柱、铜人、喷水池和园林小品。楼房均为庭院式、别墅式,并注重美化、绿化、其房顶多为意式角亭。有圆亭、方亭之别,圆柱或方柱划分,并分别由圆拱、平拱、尖拱、连拱与垂柱点缀。这些角亭高低错落,构成优美的建筑空间,勾画出一道“世界建筑博览会”的亮丽风景,是亚洲仅存的一片原汁原味的地中海建筑群。</h3> <h3>意式风情区钟楼</h3><div>  拥有欧式古典艺术风格的钟鼓公园,位于河北区平安街和北安道交口。其标志性建筑是一座高40米、极具欧式古典艺术风格的钟楼。钟楼公园东临意式风情区,西接音乐公园及奥式风情区,周边有袁世凯宅邸、冯国璋故居、奥匈帝国驻天津领事馆等近代建筑。</div> <h3>&nbsp; 安吉里精品购物街,是旅游与购物的完美结合,使意风区成为集餐饮、娱乐、文化、旅游、精品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街区。</h3><h3> 坐落在光复道的安吉里胡同,是典型的“欧式里弄,异域胡同”,具备经典的意式角楼建筑风格。安吉里胡同联结马可·波罗广场与光复道步行街,为意大利式联排住宅。<br></h3> <h3>安吉里胡同里有非常多的店铺,大都具有意式风格,店铺窗户外种着花,我依着人群在里面逛着,街旁有许多小饰品,有花环,围巾,有些地方特色的风铃还有许多的外国饰品店。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小吃,大椰子,小西瓜,天津特色小吃煎饼果子等,还有很多外国饭店,其中以意大利的意式餐馆为主,餐馆内还有驻唱。</h3> <h3>外国女性穿着欧式宫廷服装在安吉里街。</h3><h3>因为是外国人的原因以及服饰的与众不同,引起了许多人的驻足和拍照。</h3> <h3>安吉里街上的意式风格餐厅</h3> <h3>安吉里胡同,从1902开始到现在,安吉里胡同两侧的意式建筑,早已被岁月洗礼,留下的是历史的韵味和时间斑驳的痕迹。</h3> <h3>街旁茶区</h3><h3><br></h3> <h3>天津历史文化展览馆——天津记忆。</h3><h3>位于意式风情区,广场中心处。</h3><h3>由于参观规定,没有拍摄馆内照片。</h3><h3><br></h3> <h3>新天堂电影院</h3><h3> 得名于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于1988年拍摄的经典故事片《天堂电影院》。据说餐厅开业时,朱塞佩·托纳多雷曾专程从意大利赶来剪彩。</h3><div> 天堂电影院共分为三层:一层为电影博物馆、酒吧、餐厅,可为就餐者提供电影故事片、纪录片等放映服务;二层为电影沙龙,是一个电影创作者、发烧友聚会交流的场所,更为影视创意、交流交易搭建平台;三层为影吧,可提供上万部的影片点映服务。</div> <h3>意风区的名人故居</h3><div>  意式风情区是一个有历史的地方,街区内有梁启超、曹禺、张廷谔、曹锟、袁世凯、齐耀珊、张学铭、曾国藩家族、冯国璋、李叔同、汤玉麟、卢鹤绂、王卓然、刘髯公、程克、鲍贵卿、华世奎、易兆云、李廷玉、张鸣岐、李文田、章宗祥、孙良诚、倪嗣冲、段芝贵、王一民、王郅隆、黄郛、曹锐、卢木斋、郑诵先、黎元洪、安文忠、杨以德、齐耀琳、吕调元、靳云鹏、龚心湛等等多处中国的名人故居。更是留下了一代伟人民族英雄蔡锷将军的足迹,蔡锷将军与梁启超先生曾在这里商讨讨伐袁世凯的护国大计</div> <h3>李叔同故居</h3><h3><br></h3> <h3>梁启超故居</h3> <h3>曹禺故居</h3> <h3> 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影视剧如《非常完美》《建国大业》《白银帝国》《风声》《辛亥革命1911》《梅兰芳》《金粉世家》《大上海》《毒战》等等都是在天津河北区的意风区拍摄,而且更多的影视剧也将越来越多的在这里取景拍摄,不仅因为这里很美,更因为这里是有历史的地方。<br></h3> <h3>天津意式风情区,前身为意大利在境外唯一的租界,是天津市河北区的一处具有意大利风情的旅游风景区,亦是亚洲唯一一处具有意大利风格的大型建筑群。</h3><h3>在这样一个具有意式风情的地方,可以让人在中国就能感受到意大利的外国风情,让人接触到意大利的文化风情。</h3><h3>意式风情区就像是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体的美女子,她有着令人忘返的美丽景色,也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h3> <h3>这就是意式风情区,我眼中看到的意式世界,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美到地方。</h3><h3>那么大,你总是要去看看!<br></h3><h3>写于2017.10.5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