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林泉逢高士 ( 画家介绍 )

钢笔画家话家

<h1>  出世林泉逢高士</h1><div><br></div><div> 程庆拾 ( 古 生 )</div><div><br></div><div><br></div><div> 应该说,与广西南宁的钢笔画家杨世伟神交数年了,对他的作品一直感到有点"另类"和"怪味"吧,也偶有认可者,但不是太多。他的画多绘于A4大小的复印纸上,残山剩水,奇峰怪石,画中常有一宽袍高士,遗世而独立,于茫茫荒岭间踽踽独行,自观山水,寄托情怀。如此景象,真是既凄清空灵,又宏阔高远。山中有路,路旁或树高林密,或独柯临泉,也常见远远近近、大大小小,或丰或枯之飞瀑,越发增加了高古、神秘、幽僻甚至出世之感。特别是他钟爱的断崖古洞,简直是怪诞神秘,横空出世,却气势不凡,观之令人心生脱俗。这样明显带有传统山水意韵,和幽玄禅意的画,偏偏是用钢笔绘就。纸短意长,山巨人微,对于一部分艺术欣赏者而言,杨世伟的画作或许也颇对味口吧。</div><div> 最近,因看了他的一幅这样的新作,感到某些新意,这才悄悄进入其微信空间,希望多找找类似作品,好作点比较性研究,这一看,不得了,发现近一年来,杨世伟执着地画了一大批"残山剩水""出世宽袍"型作品,居然有蔚为壮观之慨。品读了一阵,感到这样的作品其实也自有其特别的意趣与审美价值。</div><div> 别人的画是儒家"入世"型的,而杨世伟则是道家"出世"型的,远离烦嚣人寰,世间烟尘,以小博大,以少抗多,执拗地、坚韧地描绘自己心中一片圣灵之景象,要说也是难能可贵了。这样一个神交日久却暂时无缘面晤的"非主流型"钢笔画探索者,到底有着怎样的人生阅历和品操胸怀,非要画这样的作品呢?</div><div> 杨世伟告诉我,自己因格外喜爱传统山水画,对大自然无比亲近,同时山水风光也是大众所喜欢的景致,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与情怀,故选择了专攻山水风景钢笔画。这些作品几乎均为原创,这几年确实也下了一番大功夫。因为"最美的风景在心中",也因为自己的这类作品既与传统中国山水画,又与普通的钢笔风景画拉开了距离,具有特别的美感和审美价值,他的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好。目前已被二十多个国家的朋友收藏。在国内钢笔画圈,特别是在广西南宁的文化艺术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力。</div><div> 在笔者看来,杨世伟所创作的这类作品,虽然他自己没有太多和太深的创作追求和文化价值方面的解读,但就像山间野鸟偶然啾鸣几声,却能给欣赏者和关注者留下无穷的想象力与音韵美一样,可以听出许多情与意,美与趣来。如果笔者拥有的审美欣赏力与文化眼光还不算太差,则杨世伟的这批难以"归类"的钢笔画,或许存在以下意义:</div><div> 一是小画幅,大境界。A4相当于16开,就算钢笔画也是偏小的,但尺寸虽不大,但其山其岭,其情其意却不小,我确实读出了某种磅礴大气。</div><div> 二是今人出古意,时空跨度大。作为一位当代人,他的作品却颇见幽幽古意,仿佛穿越到汉唐明清,使人生出几许思古幽情。</div><div> 三是古雅凝练,别有意趣。他的画风是古雅而凝练、朴厚而空灵的,见别怀,蕴别趣,观之使人心静如止水,一扫浮凡俗躁气息。</div><div> 四是杨世伟执着于自己的这一追求,借小小钢笔一写心曲。从网络上认识他开始,已经好几年了,但他不但一直痴心不改地画这样的心中之境,而且越来越入味和见功夫,这是令人感动和敬佩的。</div><div> 五是这样的表现技法颇新,虽不古不今,不中不洋,但确有"杨家味",因此他的探索,以及所取的的成绩,所产生的影响,便值得称道和肯定。同时,他的努力也为当代钢笔画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表现图式与艺术语言。</div><div> 这样的作品,观之确有使人回归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山光鸟性"、"朝雾夕晖"般的境界。</div><div> 此外,他的作品诗情画意充盈,仿佛品读一首首唐诗宋词,给人特别的美的享受。</div><div> 他说,为方便邮寄,作品篇幅特意统一设定为80克的A4纸大小,无需卷曲及折叠,也易收藏保存。他的作品,基本上使用普通的1.0和0.5的油性签字笔,少量作品也用B3规格。由此可见,钢笔画好不好,有没有水平与价值,与篇幅大小关系并不大,甚至与所用工具是否高档精美也无关,有没有艺术内涵才是最最重要的。笔者亦然,好几百甚至上千元的钢笔也有,但我往往喜欢用国产英雄牌 007钢笔,才几元钱一支,很好用,墨水也不过是英雄牌高级碳素墨水,虽"高级",却仅仅三四元一瓶,不影响我画一些自认为还不错的钢笔风景画------虽然我的画风与世伟兄的味大不一样。</div><div> 我还发现,从对杨世伟发来的作品大图的观赏分析上看,他处理黑白灰调子时,所出之线很有自己的个性,甚至难以名状,不是排线,不是折线,而是一种既比较随意,又随意中见规矩与严谨的线性模式,或粗或细,或显或隐,个人特征相当鲜明。</div><div> 广西出人才,也出怪才,单说钢笔画界,就有马国斌、滕春任、徐英、黄旭林、苏发辉、韦伟斌等,现在再加上一个杨世伟,同样令人刮目相看。这"二斌"、"二伟",都是个性鲜明的角色。</div><div> 我希望自己这篇文字,能在向全国钢笔画界推出杨世伟和他的"怪味"钢笔画之时,作为当事人的他,能继续深入地沿着这一固有路线探索下去,极有可能会更见高迈清越之风致,也更受欢迎呢!</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2017年10月7日</div><div><br></div><div> 于古西域夕拾轩</div><div><br></div><div>-- -- -- -- -- -- -- -- -- -- -- -- -- -- -- -- -- </div><div><br></div><div>杨世伟,男,祖籍重庆、笔名龙传人。 自幼喜好美术,对传统国画情有独钟,以小人书为师,自创钢笔画仿国画技法,四十余年的爱好成就现在的职业。长年在媒体单位工作,曾在国内多家报社、杂志社、广告公司出任总编及总经理。爱好广泛,跨界领域众多,写过电影、诗歌,参与策划多类大型活动及品牌广告创意,获过美食大奖,创作发表上千条灯谜作品,研究吹画四十余年。现任“中国-东盟书画院”副院长及国内多家国学机构的顾问。<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