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月亮的夜晚,要心有月光

给土豆搓背

<h3>  <b>1.中秋不见月明</b></h3><h3><br /></h3><h3> 2017年的中秋,在我的时间与空间里,那晚没有月亮,对于有月亮情结的我来说,总体稍微有点失望,但并无大碍,只要看着家人,她们围坐在一起吃着晚饭,已经觉得很知足了。</h3><h3><br /></h3><h3> 我有些感冒,浑身发冷,早早地上了床,被子盖了两床都觉得手脚冰凉,夹膝间始终透着风, 迷迷糊糊睡了几个小时,仿佛做了一个很长的梦,醒过来,却是被窗外落在雨棚上声音给打断了记忆,一时也想不起梦见了什么。</h3><h3><br /></h3><h3> 起身给自己倒了一杯水,睡意却缓和了很多,顺手拿起手机看看,已经是深夜11点。习惯性打开朋友圈,果然很多吟诗弄月的,没有太多重要的讯息,倒是寥寥几个好友发了句"中秋快乐"。</h3><h3><br /></h3><h3> 也许是我姓氏中就带月字,所以我历来有月亮情结。在我看来,月亮大概是这世上最冷寂与缄默的人,睥睨天下,却又默不作声得看尽人间百态。自古以来哪些借月颂景、借月咏怀、借月思人、借月团聚、借月行酒、借月吃饼的……那个不是借着月亮的名义,行着自己的心情,何尝有顾过月亮自己的心意?</h3><h3><br /></h3><h3> 每当会逢人间箪食瓢饮,亦或人间歌罢举杯,高冷的月就寂寞的挂在哪里,摊开他的心,或圆或缺。他是骄傲的,但他知道自己亦是不完美的,更多的时候,他的心总是缺着的,他自身并无光芒,连皎洁的月光都是太阳赋予的,他的职责除了照亮夜行人眼前的路,还承担着包罗万象的思想寄托,以及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随便掬一捧有关月光下哪些你侬我侬。</h3><h3><br /></h3><h3> 就这样,我重新又瑟缩在床上,开始培养睡意,窗外的雨声实在太大了,让人越发清醒,索性拿起手机准备随便点一部老电影来看,中秋节总要做点与月亮沾边的事儿吧,即使看电影亦是如此。</h3><h3><br /></h3><h3> </h3><h3><br /></h3><h3> </h3> <h3>  <b>2.天台亦有月光</b><br /></h3><h3><br /></h3><h3> 随便在手机的视频客户端点了一部老电影,跟月亮沾边,名字叫《天台的月光》。是九十年代的一部港产片。在那个以屎屁尿搞笑为流行的港产片中,是难得一见的清新又轻喜的爱情片。那个时候还没有流行"文艺"这个词,现在看来却可以把它准确划归于文艺派的作品。</h3><h3><br /></h3><h3> 剧情也不复杂,讲述了一个被男人抛弃的傻大姐型单亲妈妈与她同住一幢大厦的善良男人,因在天台上相遇而产生了一段情。</h3><h3><br /></h3><h3> 叶玉卿作为当时著名的肉弹女星一改戏路,没有《卿本佳人》中的撩人功夫,却在片中洗尽铅华,扮演独力抚养一个儿子的傻大姐型弃妇。影片中有一段是叶玉卿为生活赚钱养子去做汽车销售的片段,推销汽车时免不了露大胸亮大腿,这段后来看影评说应该是导演为丰满女主人公的性格,量身定做的镜头,想突出的中心思想是,胸大无脑的女人公在现实而残酷的社会生活中,需要领悟与思考,要成功,靠皮相不行,还是要靠专业过硬。所以在男主人公的帮助下她捧了一大堆书就开始钻研,懂得不依赖男人,开始学习自我生存之道。</h3><h3> </h3><h3> 饰演男主人公的是梁家辉,有着正当的职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还被社会认同的公务员遇到了一个习惯依赖男人没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单亲妈妈。总体上,两个人阶层很接近,不至于像灰姑娘与王子的爱情励志故事,但相形之下,俗世中大众爱情价值观里,这还是属于不靠谱的一类。但电影会让觉得不靠谱的事情合情合理,于爱情,一切皆有可能。</h3><h3><br /></h3><h3> 随着影片中女主人公的丈夫突然回来,男女主人公尴尬的情感开始有了剧情的冲突和起伏。此时的女主人公已经不是以前那个靠男人养活的女人,她情感发生了变化,她已经不爱以前的丈夫了,但结束了以前的过往,另一段又会怎样?女主人公在月光下好好思量,开始懂得人生靠自己去争取。同样也呆坐天台上为自己爱情而踌躇男主人公在月光的见证下,处理感情唯唯诺诺的性格也变得果断。当然,剧情最终是以大团圆结局,天台的月光,浪漫地见证了两个人的情感成长。</h3><h3><br /></h3><h3> 不得不说,老电影对我来说,总有种时光逆流的呼啸感,每次看完,我会记起若干年前看这部电影的思绪,然而思绪其本身就像默片一样,没有声音,再对比现在的心态,对老片子又有了许多不同的理解与感悟。</h3><h3><br /></h3> <h3>  <b>3.月光下的幽人</b><br /></h3><h3><br /></h3><h3> 看了看时间快到凌晨1点。因为看过电影后,脑细胞又开始活跃起来,想起另外一个有关月光下的故事,想分享给大家。只是故事的真假无从考证,也无须考证....即使我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发现关于这段故事在时间上和背景上,专家学者并未达成共识。于是,我就把心目中最浪漫的版本讲给大家听。</h3><h3><br /></h3><h3> 这个故事在原文作者笔下,只是在叙述一个历史名人长达一生的正史与野史中,顺带八卦了一下,表述风格也不属于唯美派,甚至语感戏虐,但我看过以后,却不得不佩服自己的想象力,自己被脑补中的画面打动了,以至于担心拿捏不好铺述故事的技巧,怕浪费又一个有关月光的故事。</h3><h3><br /></h3><h3> 故事的开头,原文作者把它总结为这是一个著名历史文人的艳遇故事。</h3><h3><br /></h3><h3> 从前,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天才少年,喜欢挑灯夜读。整天在家里读书,足不出户,却引得佳人自动送上门来。</h3><h3><br /></h3><h3> 这里请自行脑补那位少年,他五官清秀,模样英俊,身着月白色暗纹长袍,衣垂青色玉佩,足踏云履。乌发束着白色丝带,来回在房间里渡步诵读。</h3><h3><br /></h3><h3> &nbsp; 那黄卷青灯下,印照出窗前他流动挺拔的身材剪影,饱富深情地读书声,抑扬顿挫,书声琅琅,声音听上去就像在唱歌。这是摆明了赤裸裸的引人注目呗,也就难怪吸引了邻家一女子夜夜旁听。此时,一个深情的画外音响起:&quot;我故意特殊,只为吸引你一个人的眼球&quot;。</h3><h3><br /></h3><h3> 放在现代,就是一个忧郁的男子拿着一把吉他在窗前弹唱着动情的民谣。 那铁定是吸引周围女生,天天为他挥舞着荧光棒,就像粉丝不拉下偶像任何一次演唱会现场。</h3><h3> &nbsp;</h3><h3> 所以也不足为怪,少年夜夜读,女子夜夜听。隔墙听着不过瘾,她索性爬到墙上。 据说这爬墙的女子模样俏皮,身材灵动,古灵精怪,任性妄为,出身富庶之家,,属于凡事由着性子的那种少女。她骑到墙上,听书也观人。少年读着读着摇晃起来,她也跟着摇晃,由于忘情,摇晃得厉害,一个跟头栽到地上。</h3><h3><br /></h3><h3> 时为深秋,梧桐的叶子掉了,一弯新月挂于疏桐之上。少年听见异常的响动,步入院子。有个人影在墙头,依稀是个女子,一晃就不见了,人耶?鬼耶?少年大概觉得是自己嗜书成痴,读出了书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居然有女人的幻觉了,虽然奇怪,但也留了一份心。</h3><h3><br /></h3><h3> 终于那骑墙的女子没有忍住几个时日,又来听少年读书,不过瘾了甚至潜在少年的窗下。不过她的任性也到此为止,并不敢敲窗入室。但此时少年已经察觉窗下有人,开门出去。女子一惊之下,拔腿便跑。少年只"喂"了一声,他无意惊吓她。女子闻声扭头,两人的视线就相碰了。借着月光,少年认出是邻家的女儿。</h3><h3><br /></h3><h3> 对这位胆大妄为的女子,少年心中所想不得而知,邀请女子进屋,女子一片痴情,总不能让粉丝老是呆在墙上。这里我们又只能脑补这进屋后的场景。</h3><h3><br /></h3><h3> 后来女子又来过几次,她越墙而来,又越墙而去,身形缥缈,来去迅速,可她终于不来了,原因是女子倾情以身相许,却遭遇"少年不纳"。少年安慰她说,此时尚是读书时,待他功成名就之后,一定回头娶她。</h3><h3> &nbsp;</h3><h3> 换成现代的背景,大致的剧情就是,学霸男告诉向他示爱的学渣女,我们高中生不要整天想着谈恋爱,我们还要积极准备高考,待到大家考上理想的大学,我一定不会负你,我们可以在大学里花前月下谈恋爱,待毕业后就成家立业。少男少女信誓旦旦,可能会有缠绵,还是那句话,情节请自行脑补。</h3><h3><br /></h3><h3> 翌日,少年不忘初衷,照样读书,对于他来说,感情还不是必需品。富家女开始约束自己,不复爬墙。她站在月下倾听,躺到床上编织梦想,幻想着少年几年后衣锦还乡,壮马轻轿,迎娶自己。</h3><h3><br /></h3><h3> 殊不知少年在离开当地时隔几年后,娶了别的女子为妻,这件事对她的打击十分沉重。她不死心,父母安排的男人一概不见。十一年后,少年的妻子病逝,女子心中燃起一藤希望的火苗,却殊不知少年又娶了亡妻的表妹。富家女终于绝望了,一病不起,郁郁而终,最后埋葬在少年离开方向的沙洲之畔。</h3><h3><br /></h3><h3> 少年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听到死耗,既悲且叹,不能自已。于是写下那一段著名的诗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h3><h3><br /></h3><h3> 没错,此少年就是历史上一代文豪,苏轼,苏东坡也。</h3><h3><br /></h3><h3> 后来苏轼回到惠州,只见沙洲之畔黄土一堆,曾经钟情于他的那个女人,终于死掉了。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月光下,那任性女子仓皇回头那一幕,只能永远地留在记忆中了。</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  <b>4.梦中的月光</b><br /></h3><h3><br /></h3><h3>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句李白的名句,一语中的是,无论李白,还是苏轼,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无论是过去的你我,还是今天的你我,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曾经共同仰望的同一轮月亮。</h3><h3><br /></h3><h3> 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之前被打断的哪个梦,琐碎的片段拼凑在一起。像是在某个夜里,某个时间段里,我在我的人生驿站,等着一趟列车,我不知道,列车是带我回到过去,还是去将来的将来,我看不清自己的模样,但梦中举止,缓慢的像一个老人在努力行走,每走一步,脚下像灌了铅样,举步维艰,在视觉上,也有点像镜头的帧数放慢几倍,潜意识里,前方的列车就要开了,我要努力去赶上那趟人生的列车,而我却硬生生的挪不动步伐。</h3><h3> 我看见很多人在我周围瞬间移动,来往穿梭,他们面无表情,无视我的存在,没有人拉我一把,顺势带我走,而我眼前的列车终究被速度拉成一块黑色间隔一条白色而飞速运动的线条,而我终究站在原地,月光就这样柔和地撒在我身上。</h3><h3><br /></h3><h3> 在回溯人生的每个阶段,就像生命中每一列行程,你可以回溯或者醒悟,记忆再清晰,带着如今智慧也无法重返那段旅程,无论当时你是错过,还是坐错,你可以懊恼、可以后悔,可以庆幸、可以欣慰,你可以看着呼啸而过的时光,但你爱莫能助。</h3><h3><br /></h3><h3> 是的,你已经看不到那个在旧时月亮下那个纯真皎洁的我,而如今月亮虽然依然是从前的月亮,我却已经不是当年月下的我。</h3><h3><br /></h3><h3> 梦中最后一个片段,是我安静地在月光下,静默地等待下一趟列车的来到。</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