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参观小李庄(2017.10.4)

细雪

<h3> 军垦小李庄简介</h3><div> </div><div>1.地理位置:</div><div>小李庄位于昌吉州玛纳斯县兰州湾乡境内,距县城西北15公里,距石河子市东北12公里,距兵团农八师一四七团团部十户滩镇东南18公里。位于玛纳斯河中游东岸的河坡上。在夹河子水库和大海子水库(跃进水库)之间。东经 86·08ˊ北纬44·26ˊ 。</div><div>2.名称来历:</div><div>小李庄,原地方村庄名。兰州湾乡有老李庄、大李庄(今不存在)和小李庄,因为小李庄庄主李志勇年龄最小,故庄名曰“小李庄”。小李庄先民为广东籍。林则徐流放伊犁,由迪化途径绥来(今玛纳斯县),下人中有生病者,不能前行,留至该县,后衍为一支,为今之广东地乡。后因关系不和,李姓几家来到北行故道与玛纳斯河东岸,形成居民点,是玛纳斯至阿勒泰北行黄金故道上的第一个驿站。而另一支何仁、张德忠户民则迁到今十户滩一带筑埂种稻,繁衍为屯垦村落。</div><div>3.新中国小李庄军垦:始于1952年。</div><div>a. 1952—1955年:三年创业时期:</div><div> 1952年春天:新疆军区后勤部运输部从玛纳斯县出发,派张志勇、刘三朵等人进行水利土地勘测,筹建军垦农场。</div><div> 6月18日:新疆军区后勤部运输部生产总队在小李庄以北的仲庄成立。</div><div> 9月:两批犯人来到,组建劳改支队。</div><div> 1953年2月,军区从哈密、霍尔果斯、奇台等地抽调“9.25”起义和子弟兵766人到小李庄,组建三十团,团部设在小李庄坡下的祁庄(后来的生产一连)。</div><div> 1953年3月29日:生产总队、劳改支队、三十团由军区运输部归属骑七师。</div><div> 5月1日:在原小李庄村路南坡边空地上修建骑七师师部。至是年11月初完工。6月5日,骑七师奉命改番号为农建第十师,小李庄遂为农十师师部。</div><div>1955年2月:小李庄农十师撤销,与农八师合并。三十团和劳改支队归农八师。</div><div>b. 1955—1956年:三十团团部由祁庄搬到小李庄师部大院内,存在一年。老改支队迁至十户滩新生农场。</div><div>1956年,三十团与劳改支队合并,团部迁至九支渠(人称老团部)。1961年又迁至今十户滩。</div><div>c. 1956---1970年2月22日,小李庄为三十团(1969年7月7日统一改番号为一四七团)一营部(含营部、学校、被服厂三个生产连队等)。</div><div>d.1970---1971年:由农八师下令147团将小李庄移交水工二团,为该团团部。</div><div>e. 1971---1987年:新疆军区驻军17年。先后有疆字910部队、某部炮团、通讯团等。</div><div>f. 1988---2009年3月29日:归属新疆军区后勤部。</div><div>g.2009年3月29日:由新疆军区联勤部正式整体移交一四七团。</div><div>4.小李庄教育18年:</div><div>1953年3月:新疆军区后勤部运输部“八一”子弟校从霍尔果斯迁来部分师生400余人,创办“八一”子弟校部。</div><div>1953年9月:更名为农十师子弟校。</div><div>1955年9月:农十师撤并,小李庄的学校更名为农八师子弟一校。办至1958年7月。</div><div>1958年9月—1960年:小李庄学校为三十团子弟校和莫索湾中学。同时三十团自1956年9月在九支渠团部独立办学,1961年办初中。</div><div>1961---1970年,小李庄学校为三十团小李庄中学和农八师师范。</div><div>1964年9月,三十团在小李庄创办农业中学和半农半读中学。</div><div>1965年9月---1968年7月,石河子“八一”中学师范部迁往小李庄,正式定名为农八师师范学校,是兵团第一个中等师范学校。</div><div>此外,小李庄还组办过三十团红专大学、农八师干部培训班、医护培训班、师训班、文艺培训班等。</div><div>5.军垦意义:</div><div>小李庄军垦之初:</div><div>被周围乡村老百姓称为“小北京”</div><div>集新中国当代屯垦戍边事业中的“军屯”、“犯屯”和“学屯”为一体,铸就兵团创业的辉煌。形成伟大的精神:屯垦玛河,艰苦奋斗,播撒知识,培育人才。</div><div>子弟兵与“9.25”官兵共同打造的玛河东岸军垦圣地。</div><div>新中国首批犯人改造的基地与成果。</div><div>修建大海子水库,开荒修路。农林牧副渔果,机械全面发展。</div><div>支援地方建设,为地方大做好事。军民团结的光辉榜样。</div><div>十户滩的粮仓,鱼米之乡。</div><div>真正的戈壁明珠:早于石河子和玛纳斯用上电灯。</div><div>戈壁滩上最早的花园。苏联集体农庄式的军垦师团驻地庄园。</div><div>兵团最早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理想的地方。</div><div>兵团在玛河东岸的军垦第一庄。军垦教育的摇篮。</div><div>几乎成为全国继石家庄、枣庄之后的又一个以“庄”命名的城市。</div><div>如今全国军垦旧址保存最为完善完整的地方。</div><div>一座军垦事业的不朽丰碑和见证!</div><div> 石尘</div><div>2009年4月22日整理</div><div><br></div><div><br></div> <h3>2013年11月的小李庄</h3> <h3>2015年4月的小李庄</h3> <h3>2012年7月的小李庄</h3> <h3>当年的护士学校遗址</h3> <h3>电视剧《花儿远方》道具</h3> <h3>今年的小李庄面貌一新</h3> <h3>老式公交车,电视剧《花儿远方》道具</h3> <h3>最近热播的电视剧《花儿与远方》的机关办公楼就在这里取景。</h3> <h3>一楼房间的门牌和墙上的图片文字都是电视剧《花儿远方》的道具。</h3> <h3>二楼墙上的字画、锦旗也是电视剧《花儿远方》的道具,这间最大的办公室是“吴团长”的办公室。</h3> <h3>雄伟的大礼堂</h3> <h3>礼堂内看展览。电视剧《花儿远方》战士们在这里“开大会”。</h3> <h3>原大礼堂房梁</h3>